王順強 王濤
摘 要:本文以計算機系“彩石旅游網”實踐為例,針對社會實踐的開展,從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選題、組織、開展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幾方面,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開展有一點點幫助。
關鍵詞:大學生 暑期社會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a)-0172-01
大學生要了解社會,深入基層,深刻地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實踐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為促進我國社會發展和“中國夢”的實現做出應有的貢獻。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是大學生了解、融入社會、服務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良好方式,是檢驗大學生專業知識學習的一個優良平臺。但是多數實踐活動沒有一個系統的評價體系和完善的指導,導致部分實踐流于形式,往往只在意形成一個漂亮的社會實踐報告,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會實踐對學生長知識、增才干的作用。本文以一個社會實踐案例為例,分析大學生社會暑期社會實踐存在的幾個問題,并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對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開展有一點點幫助。
1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現狀與問題
1.1 社會實踐的體系制度還不夠完善
隨著社會實踐的不斷發展,各個高校都在積極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踐的內容和規模都在不斷擴大。就目前情況,幾乎所有高校都由團委統一安排部署,學生自愿參加。其實踐的經費來源較少,高校教師參與指導較少,沒有調動高校專業教師的力量指導學社開展實踐,學生實踐得不到專業指導。沒有專業的指導,其實踐內容和范圍面窄,不能很好利用專業知識參與到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去。沒有相關評價體系和專業指導,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有待提高,實踐的意義不明確。
1.2 暑期社會實踐的內容形式不夠新
隨著社會的發展,團中央每年都突出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主題。但是各高校在選題和組織開展上還是走老路子,無非就是參觀、訪談、調查等。沒有發揮學生的專業特長,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沒有能體現自身的價值。不能利用自己所學,服務社會經濟建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作用不大,違背了社會實踐的初衷[1]。
1.3 指導教師要發揮其指導的作用
暑期社會實踐是學生去實踐,總體的規劃,實踐過程要有學生去實踐。但是,要有指導老師去指導,在安全上、專業上等要指導老師去幫助。畢竟學生的能力還沒有達到指導老師的水平。在暑期社會實踐過程中專業教師要跟進。
2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過程分析與建議
2.1 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調動師生的積極性
暑期社會實踐可以作為學生的學分,實行學分制,加入到學生在校的學分中。建立學生的獎懲機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各項評優及獎學金的發放過程中,也要看該生的社會實踐學分有沒有達到。可以把學分分為幾個等級。
學生在外實踐,分布地廣、工作量大、管理不方便,只是通過實踐總結報告很難真正全面反映學生的社會實踐的成效。比如可以建立一個分階段的評價體系如分為:前期實踐準備指標、中期開展實踐活動評價指標、后期實踐活動總結評價指標等。如在“彩石旅游網”的實踐活動中,前期由學生選題、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策劃書的撰寫、實踐目的地的聯系、安全措施的保障等都要詳細的安排;中期實踐過程的具體實施,怎樣去開展的實踐,成員中每一個成員的任務;后期包括暑期社會實踐的報告的撰寫,有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等。這些都是彩石社會實踐服務隊的考核的指標。
根據社會實踐取得的成果,評出優秀指導教師。優秀指導老師的評選直接和社會實踐的成果掛鉤。
2.2 選題要和專業知識掛鉤更能體現學生服務社會的價值
在選題上,要根據大學生的專業特點進行選題,在社會實踐過程中能鍛煉學生的專業所學,體現學生服務社會的價值。在“彩石旅游網”建設社會實踐服務隊的選題,即結合了當地需求又能鍛煉學生的專業技能,該實踐服務隊通過自身專業所學幫助地方建設網站,宣傳當地的旅游資源,支持當地經濟發展,充分體現了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目的。
2.3 指導教師要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在各個階段進行指導
社會實踐的指導教師尤為重要,要在社會實踐的各個階段對其進行指導。如在彩石旅游網建設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實踐過程中,我就對其前期的選題,社會實踐策劃書的撰寫對學生一一進行指導,但是不是指導老師具體做,指導學生做,不要嫌麻煩,一遍一遍的指導學生來修改。中期實踐過程中,由學生去聯系實踐地,通過他們去做,鍛煉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后期指導學生寫總結報告、新聞等,這樣鍛煉的學生的文字組織能力,當學生的暑期社會實踐在齊魯晚報和大眾日報報道后,學生自豪感和價值感油然而生。他們真正感受到了暑期社會實踐的價值所在。
2.4 安全保障要到位
暑期社會實踐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安全因素,要充分考慮到實踐中的各個細節。指導老師和學生要一起把安全問題考慮周詳。例如在實踐過程中給實踐的老師和學生購買短期的保險,出行乘公共交通工具,要集體食宿等等。
社會是一所更能鍛煉人的綜合性大學,只有正確的引導大學生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于社會,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使大學生發現自身不足,為今后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2];才能使大學生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并有效的為社會服務,體現大學生的自身價值。今后的工作中,不斷拓展社會實踐活動范圍,挖掘實踐活動培養人才的潛力,堅持社會實踐與了解國情,服務社會相結合,為國家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出謀劃策。堅持社會實踐與專業特點相結合,為地方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為社會創造了新的財富。社會實踐活動給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了解基層的機會。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系起來,才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參考文獻
[1] 吳小英.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南方論刊,2011(2):82-83.
[2] 李業宵.社會就是一所大學堂[J].歲月(下半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