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仙 李揚
摘 要:創新不僅代表了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還代表者一個民族的進步。本文就通過對高職體育教育創新的幾個問題進行了分析與研究,并提出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旨在為創新教育的全面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 創新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a)-0203-02
曾聽在我國的某個明白大學生去美國留學時,剛到美國,導師見了他一面,并問了問他的情況就讓他回去了,在這之后導師在沒有理會他。正在他不之所錯的時候,他的導師已經通知學校將其除名了,并退回原有學校,理由就是,這位學生缺乏自主科研的意識,在面對研究時不知如何下手,只期待老師的布置。對于這個現象不光是他一個人存在,大多數都是這種現象,中國的留學生之所以會給人這種印象,就是因為,自身缺乏探究的精神,只是靠教師布置,雖然也能完成的很好,但是他們不會自己發現問題。在各大國際大賽上雖然中國學生也能獲得比較不錯的成績,但是整體缺乏創新能力和探究意識,不善于主動提問,研究能力相對薄弱。
21世紀,世界各國都在重視對人才培養和開發的階段,然而我國屬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怎樣培養出創新人才關系著我國的發展與民族復興。高職院校應當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學生的情況采取有效策略和方法,這樣才能為國家書輸送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體育教學在高校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體育教育的特點是重在學生外部表現,突出個體個性,突出學生展示自我的能力。體育教育是高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所以與其他學科相比,體育教育在創新能力的培養上具有較大的優勢。作為體育教師,在平時體育教學活動中,要緊緊結合體育教材,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主要目的,有意識有計劃的組織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探索創新、獨立自主、拼搏進取等優良品質,促使學生個性的發展。
1 高職體育在創新教育中的作用
1.1 有助于學生創新精神培養
在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中,體育文化以獨特的魅力存在于每一個角落,有大批的同學熱衷于體育活動,在校園體育文化中蘊藏著豐富的德育教育內容,只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就能發揮出巨大的功效。校園體育文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以及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這些思想道德品質對培養創新型人才具有非常大的意義,在他們以后的職業道德建設上有很大的幫助,為他們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2 有助于創新型人才培養
任何體育項目從頭到尾都散發著創新精神,因為任何體育項目都是人類經過不斷的實踐不斷的創新得出來的,體育教育中各種器械都包含著創新的內涵,比如說排球,是一個基督教青年會干事威廉·摩根創造的,它的啟發是:為了讓中老年人有一個像籃球比賽那樣激烈而又不容易受傷的體育運動項目。體育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因此體育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說能為創新教育作出非常多的貢獻,要進行創新教育就必須加大體育教育的力度。因為體育教育可以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方面提供很大的幫助和啟發。創新教育關鍵在于解放思想、開闊思路、敢于向傳統觀念挑戰,而體育教育圍繞著體育創新來充分培養學生,從而使他們的成就感、使命感、自信心大幅度提高,從而更有利于培養學生成為敢于挑戰未來的創新型人才。
1.3 有助于為創新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礎
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身體的可塑性比較強,學校體育教育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身體發育,而且還能為學生塑造一個結實的身體、強健的體魄,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打下了一個堅實的身體基礎,同時,體育運動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活動,學生在運動中身體不僅要承擔一定量的生理負荷,還要接受外界的各種刺激,這就要求學生動腦去準確分析并作出回應,體育運動的刺激有利于人的右腦開發,所以通過體育活動可以為創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體力、智力基礎,使學生精力充沛,頭腦靈活,更有助于學生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1.4 有助于磨練學生的創新意志
體育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智勇敢、積極進取的意志。還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克服自身或自身以外的各種困難和阻力的能力,不斷的讓他們認識自我、戰勝自我,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奮斗的艱難、失敗的痛苦、勇敢的可貴、勝利的喜悅!這些體會會讓學生很快的成熟,讓他們更適應這個社會,同時堅強的意志會讓他們在創新人才的道路上越挫越勇,對他們今后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幫助。
2 高職體育教育中創新能力培養的現狀分析
2.1 體育教學中缺乏民主氛圍
當前,多數高校體育教學都是在老師的精心安排設計下進行的,學生扮演著機械式的配合老師的角色,課堂枯燥乏味沒有一點民主氛圍,民主的教學環境有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條件。創新需要一個開放的空間,給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放開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獨立自主的去積極發問、去思考、去獨立的解決問題,同時也需要教師給學生一定的引導和鼓勵,鼓勵他們大膽想象,對于出現錯誤的現象,教師不要否認,要多做引導,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必須打破傳統,營造一個民主自由的課堂氣氛。
2.2 體育教師自身缺乏創新能力
高校體育教學中,多數老師按照教案一板一眼的組織教學,缺乏教學能力的創新,常言道:有教育者的創新,才有被教育者的創新,只有教師教學能力的創新才能有利于學生才華的體現和個性的發展。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學習新的體育教學理論知識,有意識的培養自己在教學能力上的創新,完善自己的體育理論水平,和高水準的運動實踐能力,加強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才能為社會培養出大批創新型人才。
3 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
3.1 教學觀念的創新
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所以當務之急教師一定要改革教育思想,首先,教師必須是一個具有個性和創新意識的人,從而感染學生,帶動學生的創新意識。其次,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鍛煉、自主思考的能力,因為創新需要個體擁有足夠多的主觀能動性,所以在教學中體現出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確保每個學生受益。為學生創設寬松、和諧、自由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意識和主體作用,鼓勵他們大膽表現自我、大膽創新。最后,要把學生真正當作教育的主體,真正研究重視學生精神的培養和人格的發展。
3.2 教學內容的創新
體育教學內容應該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根據有限的教學時間,科學的設計教學內容,突出重點。教學內容應該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有利于學生參加的體育運動項目,從學生自身的個性出發,強調教學內容的娛樂健身性,淡化競技性,培養學生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良好心態。教師還應該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蘊含的創新型。例如:準備活動與課堂游戲讓學生自己輪流負責,要相信學生一定能夠做好,這樣不僅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又促使他們去了解更多的課外有益的體育知識。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教學內容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上出發,不可機械化,強求一律。
3.3 教學方法的創新
教學方法包括教法和學法,它們是有機聯系不可分割的整體,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進行教法上的改革。首先,要堅持教師與學生的雙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的主體,教師是教的主體;教師要把學生作為接收和加工信息的主體、認識客觀規律的主體,不斷完善自我的認知結構并獲得自身主體性實現的主體。學生的主體地位是進行教學的出發點、依據和歸宿,是教學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其次,要堅持教法與學法的有機結合;教法與學法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教法的研究有助于學法的研究,學法的研究能促進教法的研究。因此,應該把教法研究與學法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4 結語
創新是知識經濟的靈魂,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級專門人才是高等學校的重要任務。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高等學校教育教學研究的重點問題之一。創新,作為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的永恒話題,是教育面臨的主要任務,學校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前提去實施教學,在教師的教學的過程中要適應時代發展及學生實際情況的需要,抓住時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意識,提高學生發散思維和創造的能力,從而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陳碧華.轉變傳統體育教育觀,塑造新型體育人才[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5):677-679.
[2] 郭鳳,車云波.淺談如何通過創造學習情境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華章,2010(15):64,66.
[3] 韓振華,溫靜.高職院校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0(11):77-78.
[4] 慕莉.加強創新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職業圈,2007(17):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