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筱萌
戒毒之路所面臨的艱辛和希望,同西西弗之路是類似的。
加繆描述了西西弗的故事:西西弗犯了錯,他受到的懲罰是要將巨石徒手推到山上。而當巨石被安置在山頂時,神咒又會讓它重新滾落到山腳。西西弗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復著這個勞動,直到神的寬恕。心癮就像那個咒語,躲藏在最接近成功的山頂,考驗著一個個戒毒世界中的“西西弗”。
在戒毒所里,戒毒老師和學員們共同努力,每天都在不懈地與毒癮進行頑強的抗爭。他們的經歷無數次地證明:毒難戒,毒能戒!讓我們一起分享這些曾經的“癮君子”在回歸家庭過程中的經歷和感悟吧。
遠離“毒友圈”,發現正常的生活之美
小糖是個笑起來很陽光的姑娘,幼時父母離異,她獨自在外上學,在和朋友的玩鬧中沾染了冰毒,20歲出頭的她,成癮已經3年了。馬年春節是她在戒毒4個月后迎來的第一個長假,也是小糖成癮以來第一次在家里過春節。在回家之前,她在戒毒老師的陪伴下和媽媽約定,這個春節她要當媽媽的“小尾巴”,嘗試著遠離以前的環境。
春節假期后,小糖按時回到戒毒所。回憶起第一次在家過年,小糖真實地敘述了自己的新發現:“過年的時候我和媽媽在一起,剛開始很不適應,因為以前年三十、初一我都是在外面和毒友一起過的,所以今年初一的時候我下意識想起了以前的朋友,心里很煩,和媽媽為了一點小事吵了起來。當時我真想找原來的朋友啊,差一點我就要給他打電話了。可是我一回頭,看見媽媽哭了。那時才發現,好像每次我們吵架以后,我都是轉頭就走,從沒有看過媽媽是怎么樣的。不管怎么樣,這一次,我沒有離開家。后來我又到爸爸家過了幾天,7歲的妹妹一直黏在我身邊,甜甜地叫我姐姐,我覺得自己好多了。那些天,我在爸爸家和姥姥家住,和他們聊聊天,感覺這樣的生活真的很好。”
尋求家人的支持,共同抵御“毒癮”侵襲
大湖已經堅持戒毒8個多月了,讓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抵抗心癮的經歷,發生在他剛剛脫毒16天,那時他在戒毒所入住僅3天。因為和妻子的關系問題,大湖回了趟家。在臨近吃晚飯的時候,他突然感到一陣心煩意亂,腦海里出現了吸食的畫面,開始坐不住,冒虛汗。父親問他怎么了,大湖只說了六個字,“爸,我心煩,要壞。”父親連忙建議他回到戒毒所,一家人一起行動,聯系所里老師、聯系車,一起把他送了回來。
如果說之前戒毒是為了給家人有個交代,從那次以后,戒毒對于大湖而言是為自己、為親人更好地生活。毒品,心癮,并不像傳說中的那么厲害,人是可以和它抗爭的。“以前,我和家里人幾乎不溝通,他們很強勢,沒有我說話的份兒。我也擰,挺不聽話的。吸了毒,媳婦要離婚,爸媽也管不了我了。但是那一次,我謝謝爸爸,他關鍵時刻救了我。后來我們一家子一起接受家庭治療,我們的關系緩和了很多,有什么話我都和家里人講,爸媽也幫忙做我媳婦的工作,她也回來了。現在的家才像個家。每周我回家的時候,我都主動和他們聊聊,做做家務,管管孩子。全家人也更支持我,家庭關系好了,我也覺得戒毒更有奔頭了。”
相信自己,直面生活的挑戰
到了今年夏天,夏陽“保持操守”就兩年半了。回顧900多天的戒毒生活,嘻嘻哈哈慣了的夏陽說了一句頗為誠懇的話:認真學習,尋找內心的力量。
“我是真想戒,來到戒毒所以后,每次上課我都特別認真,特別是心理課。我好好地學了半年,下課向老師借書看,主動和他們聊天。我知道,我想戒毒,想改變,得先承認自己身上是有問題的。”夏陽積極地配合所里的治療,請假回家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在逐漸回歸社會的同時,他遇到了新的問題:快40歲的人了,沒有工作、養不起家、老人生病、孩子上學……一系列的問題逐漸擺在了他面前。夏陽也曾為此而迷茫過。一次,戒毒老師和他一起看新聞,里面正在報道老城區改造的問題。報道中,有一大家子人擠在一間10多平方米的小屋子里,老人是藥罐子,小孩還在嗷嗷待哺,全家人靠吃低保維持生計。老師問他看了新聞有什么感覺,夏陽發現自己遇到的問題,和新聞里報道的人家的情況有很多類似之處。在此基礎上,老師引導他認識到,即使是普通人也會遇到生活的各種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恰恰是我們逐漸向正常生活邁進的標志,并不是戒了毒,所有的問題就會消失。夏陽擺正了心態,承認了自己所遇到的問題,表示要積極地去面對生活中遇到的挑戰。
戒毒經驗分享—
1延遲滿足訓練。對集中矯治的成癮者進行延遲滿足訓練,在康復所,咨詢師還通過冥想訓練、情緒調節訓練幫助成癮者覺察自身的情緒變化,控制自身的行為,努力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2結合心理咨詢,斷絕“心癮”。配合認知、行為、家庭、短期焦點等多種心理咨詢技術,引導康復人員探索自身存在的心癮問題,尋找戒毒的資源和力量。
3“喚起—消退”訓練,降低成癮者對毒品的敏感性。在臨近回家的時期,咨詢師還對成癮者采用了應對高危情境的“線索暴露療法”。為他們呈現容易導致復吸的線索刺激物,比如針具、冰壺、錫紙、煙火以及仿真毒品等。在咨詢師的陪伴下,成癮者對這些刺激物所引發的記憶進行“喚起—消退”訓練,逐步降低他們對這些高危物品的敏感性。這種訓練可以幫助成癮者在更長的時間內防止復吸。
誠然,戒毒是西西弗式的:反反復復的失敗容易磨掉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信心;功虧一簣的失落可以輕而易舉地把人打入谷底—有的人選擇放棄,有的人在鼓勵下再次開始新一輪的“推石上山”,以此為契機去探索和審視自己的問題,將戒毒的信念轉化為新的行動。這也是讓我們這些治療者堅持下去的內心動力。 (本文主人公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