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吉紅
三國時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年少時就胸懷大志,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時的大政治家管仲和軍事家樂毅。15歲時,為逃避戰亂,他隨家人離開山東老家,輾轉來到湖北襄陽避難,后隱居在城西的隆中邊種地,邊修學,邊靜觀天下,待機而出,人稱“臥龍先生”。
劉備為發展自己的集權勢力,“三顧茅廬”真誠邀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深受感動,向劉備精辟地分析了當時的政治形勢,并提出對策,這就是有名的“隆中對”。隨后,諸葛亮登上政治舞臺,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掌握著軍政大權。他聯孫抗曹,取得著名的赤壁之戰的勝利,并乘機占領荊州,進軍四川,占領益州,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為劉備建立和鞏固蜀漢政權,作出了巨大貢獻。
《易經·系辭下》中有句話:“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諸葛亮的成功,得益于他能夠待機而出,憑借自己的非凡才華,贏得了人生的轉機。
法國18世紀政治家、軍事家拿破侖·波拿巴,原是一名小小的炮兵上尉。1793年,守衛土倫城的法國軍隊發生了叛亂,他前往前線參加了平叛的戰役。
在英國軍隊的援助下,土倫城四面環水,且三面是深水區,英國軍艦在水面上巡邏,只要前來攻城的法軍一靠近,就會遭到猛烈攻擊,而且法軍的軍艦遠遠不如英軍的軍艦先進,因此,叛軍將土倫城守衛得如同銅墻鐵壁,前來平叛的法軍,無論怎么攻打也無法攻下城池。
面對無計可施的尷尬局面,這天,年僅24歲的拿破侖立刻抓住這個機會,大膽向特派員薩利切蒂提出了新的作戰方案,并建議調進100艘巨型木艦,裝上陸戰用的火炮代替艦炮,攔腰轟擊英國軍艦,以劣勝優。
當即,拿破侖被任命為攻城炮兵副指揮,并提升為少校。隨后,他指揮前線將士利用這種“新式武器”,精心謀劃,英勇作戰,所向披靡。僅用兩天時間,英軍的艦艇就被炮火轟擊得七零八落,不得不狼狽逃走。叛軍見狀,很快繳械投降,法軍很快攻克了土倫城。
經歷了這一事件,拿破倫一舉成名,被破格提升為少將旅長。隨后一路飛黃騰達,并最終成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
塞萬提斯說過:“乘著順風,就該扯篷。”拿破侖的成功,得益于善于捕捉機遇,在最關鍵時刻,找到了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使人生走向輝煌。
美國著名的企業家瓦浮基,生于19世紀中期。當時,淘金熱在美國西部悄然興起,成千上萬的人涌向那里尋找金礦。那時,瓦浮基只是一個10多歲的窮孩子,也想去碰碰運氣。但因為窮,買不起車票,只能偷偷坐著大篷車,一路坎坷來到西部一個叫奧絲丁的荒涼地方。
在奧絲丁,到處都是金礦,但因為氣候干燥,水源奇缺,來淘金的人們拼死苦干一天,連一口清水也無法喝到,甚至連滋潤嘴唇的一滴水也無法找到。因此,許多人愿意用一塊金幣去換一壺涼水。
瓦浮基原本年幼,身單力薄,干活兒根本比不過人家,又缺乏淘金經驗,一天到晚疲憊不堪,卻收獲甚微。這天,他突發奇想,如果打口井賣水給找金礦的人,或許比自己找金子更容易賺錢。
說干就干,瓦浮基買來挖镢、鐵鍬,選定位置,挖出一口水井,經過沉淀、過濾,成為清涼可口的飲用水,隨后賣給礦工,短短幾年時間,就賺了一筆數目可觀的錢,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勞倫斯·J·彼得說過:“不要有懷才不遇、生不逢時的想法。只要你是錐子,哪怕是放在口袋里,年長日久,也會冒出尖來。”瓦浮基的成功,得益于緊緊搶抓機遇,有膽有識,不畏艱辛,迅速行動,才使人生有了更大的舞臺。
生活中,只要多留心,就會發現機遇,又要及時抓住機遇,如果坐著等機遇,躺著喊機遇,睡著夢機遇,機遇永遠會像滿天星斗,可望而不可即,最終只能坐以待斃。很多時候,我們缺少的不是機遇,而是沉下心來埋頭做事的韌勁。
人們常說,天上不會掉餡餅,機遇要靠實力去創造。假如機遇擺在你面前,但你卻沒能力去應付,機會就會離你而去。因此,創造機遇,搶抓機遇,永遠是強者的行動指南。一個人只有不斷錘煉自己,執著努力,勇于進取,才能在機遇到來時脫穎而出,贏得成功女神的微笑。
(編輯 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