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紅影等
摘要結合伊春2001~2012年的旅游收入和國民生產總值,從直接經濟貢獻和間接經濟貢獻兩個角度并利用一元線性回歸模型分析了伊春森林生態旅游產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從顯性角度分析得出森林生態旅游產業已經成為伊春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從隱性角度分析表明伊春每l元的旅游收入能夠導致伊春GDP增長約為4.273元人民幣,而且發展呈上升的趨勢。
關鍵詞森林生態旅游;旅游產業;經濟貢獻
中圖分類號S181.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05-01840-02
Abstract Combined the tourism income and GDP of Yichun during 20012012, the contribution of forest ecotourism industry to economy development was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rect and indirect economic contribution and using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Forest ecotourism industry has become a strategic pillar industry in Yichun derived from the dominant perspective. Yichun per one yuan tourism revenue can lead to approximately 4.273 yuan of Yi Chun GDPs grow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ssive analysi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is rising.
Key words Forest ecotourism; Tourism industry; Economic contribution
伊春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與俄羅斯隔江相望,是國家的重要木材生產基地。這里森林資源十分豐富,以盛產“紅松”揚名,是亞洲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紅松原始森林,故伊春素有“紅松故鄉”、“祖國林都”的美稱。近年來,伊春高度重視生態旅游的發展,全市各地紛紛確立旅游產業的重要地位,充分挖掘、審視旅游特色和優勢資源,搶抓機遇,加快步伐,以打造“宜游”城區為戰略目標,以“天然氧吧、生態公園、避暑勝地、度假天堂”為定位,突出森林生態旅游地位,全力抓好旅游工作。伊春在傳達保護生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信息的同時,更為伊春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盡管旅游產業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復雜的,但從經濟角度看其經濟影響力的分析重點仍應是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評價旅游經濟影響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旅游產業對地區生產總值(GDP)的影響。因此筆者通過伊春森林生態旅游收入和GDP兩者之間的關系分析旅游產業對GDP的影響程度。旅游者的旅游消費對于經濟系統中旅游企業在產出、收入等方面造成的影響稱為直接影響,而由直接的旅游收入產生的誘導收入和間接收入則構成間接影響。
1伊春森林生態旅游對本地GDP的直接貢獻
目前國內比較流行的計算旅游產業對國民經濟貢獻的指標是“旅游總收入占GDP的比重”。這顯然是把計算統計口徑不同的2個數字硬扯在一起算百分比,這就很容易夸大旅游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程度,從而使人們對旅游業產生過多的期望,對國民經濟增長產生誤導,所以說這種方法是不科學合理的。為了真實地反映旅游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筆者采用了李江帆等在1999年提出的“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的方法來測算伊春森林生態旅游產業對當地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1]。
從表1可以看出,2001~2012年,伊春經濟迅速增長,旅游總收入逐年攀升,旅游增加值占伊春GDP的比重很大,而且比重增長十分迅速,由2001年的0.45%增長至2012年的8.39%,翻了近19倍,平均年增長率達到了30.47%,反映了伊春旅游產業正在不斷的發展壯大,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也逐年增長。
2001~2002年雖然伊春旅游增加值有所上升,但增長的幅度很小,2002年的旅游增加值僅0.69億元,在伊春GDP中所占的比重都低于1%。從2003年開始,伊春的產業結構發生調整,把發展森林生態旅游產業放在了主要位置,所以使得2003年的旅游增加值首次破億,在伊春GDP中的比重也超過了1%。2伊春森林生態旅游對本地GDP的間接貢獻
旅游產業對于目的地的經濟發展影響,除了拉動與之直接相關的6個第三產業部門的產出外,還表現在外源性的旅游花費注入目的地經濟后,通過間接花費和誘導花費引發旅游目的地進一步的經濟產出的增長,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也就是說,旅游增加值對伊春GDP的影響只能反映旅游產業對伊春GDP影響的一部分,它反映的是旅游產業對伊春經濟發展的直接的貢獻或者說顯性的貢獻,而隱性的貢獻它是無法反映的。因此,該研究采用回歸分析的方法來研究森林生態旅游總收入對伊春GDP的間接影響。
回歸方程的擬合優度達到0.958,表明方程很好的擬合了樣本數據,有97.9%的把握說明伊春旅游總收入與伊春GDP存在相關性。方程通過了F檢驗與T檢驗。
由模型(1)可以看出,伊春每1單位的森林生態旅游收入,將導致伊春GDP的增長約為4.273個單位,從這個結果分析,森林生態旅游總收入對伊春GDP的間接影響比較重要。
間接貢獻分析表明伊春每l元的旅游收入大約導致伊春GDP的增長為4.273元人民幣,另外,從旅游總收入對GDP直接貢獻率的發展趨勢上看,其發展趨勢是上升的,2000年伊春旅游總收入是0.37億元人民幣,占GDP的比重為0.51%,而到了2012年,伊春旅游總收入是43.60億元,占伊春GDP的16.77%。13年來旅游總收入增長了100多倍,平均每年的增長率也達到了48.80%。而在此期間伊春GDP增長率的年平均值僅為11.21%,上升的狀況預示著伊春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發展的良好前景,也同時要求政府相關部門更深刻地去思考如何制定伊春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發展及伊春經濟發展的政策,以更好地發揮旅游產業在伊春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3結語
該研究從直接經濟貢獻和間接經濟貢獻2個角度分析了森林生態旅游對伊春GDP的影響程度,結果表明,伊春森林生態旅游產業正在以強勁的勢頭發展。
第一,森林生態旅游產業作為伊春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的經濟地位日益鞏固。從2012年開始,伊春旅游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超過8%,正式由支柱型產業轉為了戰略性支柱產業。
第二,伊春森林生態旅游產業能夠帶動其他經濟部門發展。每1元的旅游收入能導致伊春GDP增長約4.273元,起到改善國民經濟結構的作用。
因此,科學、客觀、系統地評價森林生態旅游產業對經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既為伊春開發生態旅游資源、制定旅游產業發展政策提供依據,更利于促進生態旅游產業與伊春整體經濟協調發展。在此基礎上,可以通過提升旅游產業結構水平、加大旅游基礎設施力度、大力開發特色產品等方式來提高伊春森林生態旅游的競爭力,進一步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付存軍.伊春森林生態旅游開發管理問題研究[J].林業經濟,2012(4):69-72.
[2] 賀建偉.生態文化視域中的森林生態旅游[J].林業經濟,2009(12):60-63.
[3] 李江帆,李美云.旅游產業與旅游增加值的測算[J].旅游學刊,1999(5):16-19.
[4] 鄭榮,伊春市森林生態旅游對經濟增長影響研究[J].林業經濟,2013(5):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