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大型超市的收款臺前,一名衣著光鮮、戴著一頂優雅帽子的男士正在結賬。從這名男子的臉上看不出絲毫異樣,但是帽子下面,順著額頭流下的過量的液體卻將他出賣了。商場保安注意到了這名男子,然后從他那頂漂亮的帽子下面搜出一只凍雞。從男子頭上流下的那些液體正是肉雞溶化所造成的。
這是波蘭南部城市克拉科夫一家大型超市連鎖店里發生的一幕。那名男子并非慣偷或者是錢包羞澀到連一只雞都買不起,他實際上是一名大學教授,但也是“商場盜賊”。
“商場盜賊”指的是那些在商場里順手牽羊,偷盜商場商品的人。早在10年前,波蘭的“商場盜賊”主要來自“邊緣人群”,或者10來歲的不良少年。而如今,在經濟危機的背景下,商場偷盜幾乎涵蓋了所有社會群體。其中不但可以看到流浪漢、慣偷的身影,大學教授、律師、職業經理人偶爾也會“小試身手”,從商場偷些東西回家。當然“商場盜賊”中也不缺少犯罪團伙。團伙會協同作戰,有人負責吸引保安的注意力,有人打掩護,有人將物品偷出商場。一些犯罪團伙甚至在網上打出廣告,接受預定,然后再“按需盜竊”,最后將偷來的商品交給訂貨人。
“商場盜賊”幾乎已經成了波蘭國內各種賣場不能承受之痛。據統計,每年商場被盜商品的價值達到零售總額的1.4%,約合50億茲羅提,相當于10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