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聽一位美國朋友感嘆:“你們中國人對老人很孝敬,老人和子孫在一起,其樂融融,令我們很羨慕!”這讓我很吃驚:難道美國人不尊老?
“我只希望他們經常回來看我” 我認識一位名叫馬格的老人,他聽說我對美國老年人的生活感興趣,便邀請我去參觀了一個老年社區。
馬格領我去老年公寓參觀。和馬格熟絡的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太太,讓我參觀了她那50平方米左右的套間,每月租金2179美元,僅含水電、有線電視、班車等費用,不包括三餐。這比社會上的租金高出好幾倍。我問老太太為何選擇住在這里。她說,一是和老人們住在一起,比較熱鬧;二是這里提供24小時緊急服務,萬一有事,也有人照應。我試探著問:“這么大一筆錢,是不是需要孩子們支付?”老太太坦率地回答:“我自己有退休金,還有一些理財的收入,應該夠用。兩個兒子都在外地工作,我不想要他們的錢,只希望他們能經常回來看我。”
社區中心的工作人員說,老人最大的問題不是缺錢,而是寂寞,所以中心經常邀請老人的家屬來探望。
完善養老體制下的孤獨感 盡管美國有較為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來保障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但由于在情感上與后代聯系不多,老人依舊會感到無助。而中國人傳統的生活方式是子孫滿堂,這點很令美國老年人羨慕。
美國《海外校園》雜志曾專門就中美“孝道”的不同展開討論,認為中國文化趨于依賴子女,美國文化贊同獨立。不過,中國實行計劃生育之后,幾代同堂、子孫繞膝的傳統家庭已經越來越少。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一對年輕夫婦往往要照料兩對老人,而兩對老人和一對年輕人住在一起,在客觀上難以實現。中國的年輕人將來注定是要住進老人院的,到時候,我們是不是該羨慕美國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