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根據相關部門數據統計得出安徽高職院校存在生源危機的基礎上,分析了導致生源危機的主要原因,最后在分析基礎上提出了安徽高職院校解決生源危機、擴大生源渠道的對策。
關鍵詞:安徽高職院校 生源危機 策略
1 安徽高職院校招生現狀
1999年我國確定實施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政策以來,我國高等學校招生規模和在校生規模連續保持上升趨勢,全國??圃盒S?999年的313所增加到2012年的1297所,到2012年安徽專科院校也已達到74所。但正當高職院校蓬勃發展之際,一場嚴重的生源危機悄然而至。
近幾年,高職院校招生普遍遭受冷遇,招生越來越困難,安徽各高職院校也不例外。安徽現有70余所高職院校,2012年安徽文理科高職計劃招收204905人,實際錄取僅有17.9萬人,近17所院校錄取率不足50%,按報到率來統計,生源不足50%的學校超過三分之一。今后幾年安徽省的高考報名人數還將持續減少,但是招生規模持平并略有增長,錄取率將持續升高,可能會出現招生計劃與線上生源持平的局面。一些高職、專科院校遲早有一天也會和現在的中專一樣,只要報名就能上。
2 安徽高職院校生源危機產生的原因
2.1 適齡人口減少是高職院校生源危機重要因素
對于安徽的高職院校來說,雖然有部分院校也招收省外學生,但其主要生源仍是安徽的考生。但安徽基礎教育適齡人口數量一直處于下降中,學齡兒童數由2005年的549.35萬人減少到2012年的395.59萬人,8年來共減少了153.76萬人,減少了28%,受其影響高中生源絕對數量和招生數量也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全省高中院校由2005年的3948所減少到2012年的3635所,高中生招生數、在校生數和畢業生數也分別由2005年的1554318人、4608626人和1426129人減少到2012年的1129069人、3422963人和1282292人,分別減少了27.36%、25.73%和10.08%。在嚴峻的招生形勢面前,高職、??茖W校錄取將陸續出現“倒掛”現象。
2.2 本科院校連年擴招,搶占了大批生源
通過教育部統計的2005~2012年教育統計數據(見表1)可以看出,2005~2012年安徽省內本科院校的高招人數一直處于增長態勢,總招生人數從2005年的80486人增加到2012年的150215人,增加了69729人,增幅達到86.63%,而專科院校招生數雖然從2005~2008年也增加,但從2009年開始逐年減少,從增幅來看僅有29.29%,遠遠低于本科招生的增長幅度。根據安徽省公布的高招工作統計數據,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三大類十三個批次共錄取新生40.9萬人,其中本科20.7萬人,高職(???20.2萬人,高招錄取率達到80.8%,比2011年提高4.1個百分點。本科計劃增加了。據統計,本科錄取人數比2011年增加了1.2萬人,增幅為6.2%;錄取率為40.9%,比2011年增加4.8個百分點,本科錄取人數首次超過了高職(???錄取人數。其中安徽省內本科院校錄取新生150215人,??圃盒9蹭浫?52821人。
2.3 高職院校教育質量和教學水平不高,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不高
目前,安徽高職院校雖然不斷擴招,以往的辦學質量及教學水平與現代生源特點和生源規模極不適應。專業或學科同質化是現階段制約高職院校特色化發展的一個“瓶頸”,同時也是難以招攬生源的一個限制因素。部分高校的專業設計、課程安排及治學理念與現代市場需要相互脫節,造成畢業生的專業素質和工作能力達不到崗位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源規模的拓展。
3 安徽高職院校擴大生源對策
3.1 優化生源結構,拓寬生源渠道
在中國,大部分高職院校的生源以高中畢業生為主,生源結構單一。為優化生源結構,合理布局,可將招生對象擴大至崗位經驗豐富的工人或轉業軍人和農民,進一步拓寬招生渠道。同時,在進行正規的全年脫產辦學的同時,有條件的高職院校可以加強社會成人考生的技能培訓,以提高其職業能力。在辦學形式多樣化的同時,也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招生形式,除了參加常規的高考錄取,可以繼續鼓勵各高職院校大力發展自主招生,各高職院校根據自身專業的特點,自行擬定招生條件和招生范圍。其實,早在2009年,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就已經開始進行高職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試點了;2010年,安徽進行自主招生的高職院校增加到了3所;2011年,安徽省可以單獨招生的高職院校增加到了8所,共計劃招生3430人;2012自主招生規模擴大到24所,招生人數也達到萬人以上;2013年,安徽共42所高職院校參加自主招生,招生人數也達到2萬人以上。今年,參加自主招生高職院校和招生人數將進一步增加。
3.2 加強內涵建設,全面提升辦學質量和水平
生源危機引發了高職院校之間的生源搶奪競爭。高校紛紛轉移戰略重心,開始將內涵建設作為爭取生源的有效途徑。加強內涵建設有助于全面提升辦學質量和水平,教育教學質量是職業教育發展的生命線。
一方面,專業建設是關鍵,因為專業歷來是學生報考時考慮的重要問題。高職院校是以就業為導向的高等教育,其辦學方向應具有明顯的區域性和地方性,搞高職教育是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宗旨的,因此,安徽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和建設上,要立足安徽、依托行業,緊緊圍繞安徽地緣優勢、行業資源優勢及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結合學校的實際,將人力、財力和物力用在符合本省經濟發展需要專業的合理設置和布局上,以提高學校的綜合辦學實力。
另一方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教師招聘中嚴把進人質量關,對現有教師進行提升學習,對年輕教師實行導師制,進行“一對一”幫助,培養和造就理論基礎扎實,技術應用能力較強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在教學中進行嚴格規范的教學管理,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方法,積極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保證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3.3 提高就業質量,強化就業優勢
就業質量是高職院校爭取生源的一大優勢,也是學生及家長擇校時考慮的首要因素,能就業、好就業則高職院校生源危機問題就迎刃而解。目前,我省高職院校的就業率較高,但就業質量始終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畢業生就業后所從事的崗位通常是一些待遇差、工作時間長、技術含量低的低端工作,職業發展前景令人堪憂。就業率固然重要,但是高校更應關注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應該確立就業為導向的治學理念,將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銜接,要大力開展校企合作,實行訂單式培養,根據目標崗位群進行定向委培,形成具有支撐性、發展性的核心能力,使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具有獨特的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http://www.moe.gov.cn/,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http://www.ahtjj.gov.cn/tjj/web/index.jsp,安徽省統計局.
[3]彭移風,宋雪峰.高職院校生源危機的現狀、成因和對策研究[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8(01).
[4]唐丁方.高職院校應對生源危機的對策[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0(05).
[5]張永紅.高職生源危機的原因和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09).
基金項目:
安徽省教育廳2013年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項目(教學研究項目):《生源危機背景下安徽高職院校的營銷策略研究》。
基金號:2013jyxm439。
作者簡介:
杜小蓉(1978-),女,四川廣安人,講師,研究方向: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