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堅
摘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促進了公路工程的快速發展,并取得了很大成果。而在公路工程中,瀝青路面因具有養護簡便、安全性高、表面平整度高、有利于降低噪音等優勢而成為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路面形式。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公路的使用性能,因此,需掌握公路瀝青路面的施工技術要點,以保證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本文圍繞公路瀝青路面展開論述,分析了瀝青路面的常見問題,并探討了瀝青路面施工的技術要點。
關鍵詞:公路工程;瀝青路面;問題;施工;技術要點
前 言
近年來,公路建設中的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得到很大提高,并成為我國公路建設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路面形式。瀝青路面施工指的是將瀝青摻進其他材料中而進行的一種施工工藝過程[1]。與其他形式的公路路面形式相比,瀝青路面具有更大優勢,主要表現在:具有較強的耐久性和防水性,其表面平整度高,能有效提高車輛行駛的安全系數等。路面的外觀以及施工質量對交通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直接關系,因而,對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有一定要求,并需對技術進行規范,以保證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瀝青路面概述
1.1 瀝青路面分類
按照構成不同可將瀝青路面分為嵌擠類瀝青路面和密實類瀝青路面兩類。①嵌擠類瀝青路面:該類型的瀝青路面,主要是由骨料顆粒之間產生的嵌擠力以及內摩阻力共同構成強度的一類瀝青路面。這要求骨料顆粒的尺寸大小必須均勻,以保證路面的穩定性和強度。②密實類瀝青路面:這類路面的強度主要由礦料與瀝青之間的粘結力為主力,并以礦料之間產生的嵌擠力以及內摩阻力為輔力共同構成。這類的瀝青路面按照空隙率的大小,又可分為開式和閉式兩種,其中,開式混合料中的空隙率大于6%,礦料顆粒小于0.5mm的含量比較少,具有較好的熱穩定性。閉式混合料中空隙率小于6%,礦料顆粒中小于0.5mm的含量比較多,這種混合料的具有較強的耐久性,但熱穩定性比較差[2]。
1.2 瀝青路面的特點
與其他形式的路面相比較,瀝青路面有以下特點:①較強的防滑性:瀝青路面能增強輪胎與地面之間的抓合力,即使在雨季,路面也能減少汽車剎車打滑的現象。②柔軟性好:瀝青路面比較柔軟,可有效減少高速行駛下輪胎摩擦強烈而出現爆胎的情況。③投入使用時間短:與其他水泥路面相比,瀝青路面投入使用的時間更短。④維護成本低且施工簡單:傳統的水泥路面比較光滑,汽車在行駛中易出現打滑現象。為避免裂縫和打滑現象,則需要進行一定的特殊處理,這不僅增加了施工的復雜性,而且提高了路面維護的成本。而瀝青路面則能較易避免這些情況,且施工比較簡單。
2 瀝青路面的常見問題
雖然瀝青路面具有其他路面難以企及的優勢特點,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①裂縫問題:瀝青路面出現裂縫現象,大多是由瀝青材質不合格、道路承載超標或者出現沉降等原因造成。路面出現裂縫后,易引起推擁、油包、車轍、泛油、開裂等現象。即使是新建道路,且道路的路基良好也可能會引發以上問題。若在降水較多的季節,瀝青路面的裂縫會越來越大,從而增加路面的含水量,繼而影響路面的使用性能。②水損害問題:瀝青路面的水損害問題是比較常見的路面問題,并具有全球性的特點。瀝青路面的水損害指的是在降水較多或較大、積水較多的情況下,同時受外界溫度較高以及路面承載超標的條件下,路面的水滲透到集料和瀝青的界面上,從而造成較大的滲透壓力,瀝青路面的表面因此出現剝離,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集料間的粘合力,這就是瀝青路面的水損害現象。
3 瀝青路面施工的技術要點
如國道205線源城區白田至嶺子段路面大修工程,施工里程K2853+100~K2859+616.55,全長6.516km,工程為在舊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本人通過該工程的施工管理,總結了幾點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要點:
3.1 公路基層的準備
公路基層準備工作的好壞直接關乎后面的瀝青路面施工質量和進程。因而,需做好公路基層的準備工作。第一步,要檢查基層的質量問題,看其是否符合工程技術實施的標準要求。現在通常選擇使用重型壓路機碾壓基層,在碾壓后若檢查基層未達到標準要求的密實度,則需要再一次碾壓,以使基層達到標準壓實密度為止。在此過程中,可使用自動彎沉儀檢測基層的密實度。第二步,對基層的平整度進行檢查,若基層未達到平整度要求,則可使用瀝青混合料進行壓實和填平。但該方法不適合補平較大的坑洼,而適宜采取設計基層的方法進行補平。在已經變形或者比較舊的瀝青路面上鋪筑新的瀝青混凝土時,為避免瀝青填補過多,可先在路面鋪撒適量的碎石灰炭石,可將多余的瀝青吸附,從而保證瀝青面層的質量。
3.2 瀝青混凝土的拌和及運輸
瀝青混凝土的拌和和運輸是施工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①拌合:瀝青混凝土的拌和就是使用專業的機械設備將一定量的瀝青材料與多個礦料進行加工攪拌的過程。拌和合格后的材料才能送往施工工地用于路面的攤鋪,然后經碾壓后成為路面。在進行瀝青混凝土的拌和時,應先在拌和場將細集料和粗集料分類堆放好,并分開堆放不同料源的集料。同時,隨機抽檢每個料源的材料。拌和操作前,應按照規定的比例要求,對集料、瀝青、礦料等原材料進行配料。注意保證瀝青的加熱溫度處于160~170℃之間,而礦料的溫度則處于170~180℃之間。拌和后,瀝青混凝土的溫度保證在150~160℃之間,混凝土的溫度則保證處于200℃以下[3]。一旦混合料的溫度超過標準要求則不再采用。另外,還應確保將瀝青混凝土運送到施工現場的這段時間內溫度處于140~150℃之間。使用間歇式攪拌機進行攪拌時,注意時間控制在40s左右,可確保混合料攪拌均勻,并有效減少結團成塊、花白料等情況。②運輸:科學合理地運輸瀝青混凝土,才能確保施工的質量。因此,瀝青混凝土的運輸也屬于施工的重要環節。為提升拌和料運輸的時效性,可使用大噸位的車輛或者適量增加運輸車輛的數量進行運輸,以盡量減少拌合料的積壓情況。
3.3 瀝青混凝土的攤鋪
瀝青混凝土攤鋪前,應先檢驗混凝土的質量,嚴禁超溫料和花白料的現象。檢驗合格后再進行攤鋪操作,盡量采取整幅地攤鋪的方式,在縱向接縫處可預留15cm的空隙不攤鋪,而將其作為后續攤鋪的基準面。后續攤鋪時,應進行約10cm的重疊[4]。并注意控制攤鋪的溫度,保證處于130~165℃之間,而施工作業的溫度則不應大于10℃。注意嚴禁在雨天進行攤鋪施工作業。
3.4 瀝青路面的碾壓
攤鋪之后需對攤鋪層進行碾壓。通常采用二輪壓路機進行碾壓。初次碾壓時,注意碾壓的方向與路線保持一致,壓路機的驅動輪則面向攤鋪的路面。碾壓后,技術人員則需檢測路面的平整度,若檢測道路不符合標準要求的,則要求重新碾壓或作出其他的補救措施。初次碾壓后還需進行復壓,為確保路面初次碾壓的平整度,可先使用振動壓路機進行幾次路面碾壓,然后再使用輪胎壓路機碾壓幾次。
3.5 瀝青路面施工縫的處理
對瀝青路面的施工縫進行處理是保證路面平整度是重要環節,因此,需引起足夠重視。對于連續攤鋪施工的路面,應在攤鋪操作之后再處理施工縫,對路面進行反復碾壓,直至路面接縫變得密實和平整。接縫處理時,應十分注意進行切除接頭的操作。操作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造成工作中斷的,則在相應的路面做一橫縫,而不做斜接縫。
4 小 結
公路瀝青路面的施工是一項系統工程,其施工工藝多而復雜,其中任何一個技術環節出現差錯都可能會對整個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造成影響。因而,需嚴格掌握公路瀝青路面的施工技術要點。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質量至上”的原則,嚴格按照規定的施工技術規范進行操作,并加強施工管理力度等消除瀝青路面的隱患,確保公路瀝青路面能夠更加長久、穩定地使用運行。
參考文獻
[1]朱肇基.試論公路瀝青路面的施工技術要點[J].中華民居,2014(3):414.
[2]常衛東,孔志輝.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要點[J].科技與生活,2011(18):126.
[3]王曉磊.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工藝要點探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3(28):94~95.
[4]鄭躍磊.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工藝要點分析[J].投資與合作,2013(1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