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歌
摘 要:語文是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的學科,而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打開語文殿堂大門的鑰匙。為了能夠讓學生全面獲得語文素養的提升,就需要從閱讀教學入手,提升閱讀教學質量,引起學生對語文課程的興趣,進一步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閱讀氛圍;想象能力;減負增效
閱讀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掌握語文基礎知識與技能,同時可以用優美的語言、啟發性的故事來培養學生的思想品質。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學生語文學習道路上的必備要素,也是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在當前應試教育背景下,學生都是以課本為主,很難做到海量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一種民主、輕松的學習氛圍,用活潑、引導式的方式來讓學生從閱讀中得到知識。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總結出一些經驗教訓,下面與業內同仁進行交流與分享。
一、創造民主、輕松的閱讀氛圍
閱讀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以文字、書籍為媒體的感情交流過程。雙方通過對優美文字的鑒賞和對文學內涵的溝通交流,能夠使雙方的思想與情感進行交流,從而實現文學靈感的迸發與語文知識的積累。因此,語文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中創造一種活潑、輕松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發問、積極參加討論,在交流中尋找創新語文學習方法,在溝通中吸收語文知識,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興趣與個性,并以平等的態度來面對每一個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得到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聆聽學生對于閱讀教學的建議,并將與眾不同的見解吸收到日常教學中,使每一個學生的意見得到抒發與解決。對于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教師要進行正確、耐心的引導,使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為學生創造力與理解力的提升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可以舉辦“小組讀書交流會”,讓每個小組推選一名學生推薦自己喜歡的書籍,并講出書籍中值得學習的句子、意義等,讓全班學生學習該書中蘊含的人生意義,并進行思想上的交流。教師可以對該學生所推薦書籍的內容進行講解與分析,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該書籍的印象,以實現文學涵養的提升。
二、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
在語文學習中,文字只是傳遞思維的橋梁,而對文字下蘊含的豐富意義的了解才是語文閱讀教學的真正意義。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為學生的想象力發展創造空間,通過啟發與點撥,使學生認識到閱讀教學的核心意義,并領悟到閱讀教學與語文基礎教學的聯系。例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對百草園景色的描寫部分,文字優美,并運用了大量的比喻與形容,使各種植物與動物的形象躍然于紙上。但是在文字的背后是魯迅對百草園與三味書屋的深深懷念與喜愛之情,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不應只注重文字上的修辭、排比等句式,更應注重文字背后的感情,讓學生從情入手,在閱讀中品味魯迅所表達的感情。在閱讀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探索式的引導,在文章中提出問題,例如,“為什么魯迅會采取這樣的表達方式?”讓學生在探索中發現,在發現中思考,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與自主學習能力。
三、開展豐富的課內與課外活動,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由于應試教育給當前的學生帶來了非常大的學業壓力,很多學生都沒有時間去進行課外的閱讀活動,閱讀量沒有得到提升,額外的閱讀任務也會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學業負擔。因此,為了能夠使學生在學業壓力與課外閱讀中得到平衡,語文教師應積極開展豐富的課內與課外活動,減輕學生在語文基礎教學中的沉重負擔,用輕松的閱讀課程來緩解學生的壓力,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使學生自發在業余時間主動進行閱讀訓練,以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在大量的閱讀中豐富語文基礎知識,激發文學創造力與想象力,探索語文學習的真諦。例如,語文教師可以將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改變以教材為唯一教學內容的現象,在日常課程設置中增加閱讀課程,使學生在沉重的課業負擔中騰出一兩節課的時間進行閱讀與思考,通過自由閱讀、交流與溝通的方式來使緊張的情緒得到舒緩。同時,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為學生推薦文學作品,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并與教師和同學交流閱讀體驗,并指導學生通過互聯網、電子書等多種形式實現閱讀量的提升,為語文素養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提升學生文學創造力、加強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有著重要作用,從根本上使學生愛上語文、愛上閱讀,使學生改變傳統題海戰術的語文學習方式,而用創新方法來進行語文學習。作為語文教師,要積極探尋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新思路,用豐富的教學熱情、耐心的引導,為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奠定堅實基礎,同時也為我國語文教學的發展帶來活力與創新。
參考文獻:
[1]劉晶.立足文本 有效拓展:淺談網絡環境下的語文閱讀教學[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2(1):178-180.
[2]楊生棟.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傳統文化關系的思考[J].中學語文,2012(6):55-57.
[3]蔡春玲.語文閱讀教學改革之我見[J].考試周刊,2010(5):27-28.
[4]徐國倫.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園,2013(29):122.
[5]季晗.芻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切入點[J].快樂閱讀,2013(36):58.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