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富
摘 要: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沒有大量語文知識的積累,語文能力的培養無疑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更談不上語文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閱讀興趣;閱讀方法;閱讀習慣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就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鉆研的直接動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應從低年級抓起,逐步加以引導,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訓練。平時可找一些趣味性較濃的文章讓學生閱讀,并加以指導,教師對文章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章。最后,教師和學生共同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興趣越來越濃,閱讀能力也會逐漸提高。
二、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一是要學會分析文章的題目,抓題眼。抓住了文章的題眼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點。二是抓住關鍵語句。只有對關鍵語句仔細揣摩,才能準確地理解文意。三是教育學生讀書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先讀篇幅短小的文章。四是教會學生熟練地查字典。有些字或詞語對表達思想有著積極的作用,使得文章豐富多彩,但學生卻往往不能理解其意思。只要學生學會了查字典,就能解決這一問題。五是教學生要一字一句地讀,邊讀邊想,初步理解文章語句意思。六是教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要學會抓文章的動情之處,提高想象力,情與景的焊接點,同時也是意境的落腳點。
三、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自發形成的,而是在不斷的訓練中實現的。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要指導學生進行必要的閱讀訓練,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技能和技巧,培養自覺閱讀習慣;其次,要幫助學生科學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和讀書計劃。教師要與家長相互配合,只有共同督促和幫助學生持之以恒地按計劃學習,才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四、引導學生進行廣泛閱讀
要學好語文,就必須學會閱讀,要學好閱讀課文,就得廣泛閱讀。要廣泛閱讀就應開辟第二課堂,把閱讀擴展到課外去,要求學生積極到學校圖書室借書,每天讀一篇課外文章并定期總結交流,使學生在閱讀交流中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五、開展閱讀競賽
無論什么事情,有了競爭就有了動力。在閱讀中舉行閱讀競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競賽可分為小組競賽、抽簽賽等。小組賽是把全體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來對一篇或幾篇文章的片段進行競賽。抽簽賽是指教師準備許多文章的片段來讓學生分別抽簽,評委為老師和學生。這樣的比賽既調動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主動性,又增強了學生的課外學習動力。
總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內容,作為教師只有多看課外書籍,教學才有源頭活水。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