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樓板裂縫是混凝土結構中常見的通病,樓板裂縫產生的原因較多,需要針對問題進行分析,采取切實可行的綜合預防措施。本文對現澆混凝土樓板施工階段裂縫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現澆樓板出現裂縫的施工控制措施。
關鍵詞:裂縫;混凝土樓板;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1 緒 論
混凝土樓板因其較好的整體性、施工方便性在建筑內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樓板裂縫這一通病一直以來仍未能得到較好的控制,在許多建筑內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樓板裂縫輕則影響觀感質量,重則造成滲漏,甚至存在安全隱患,極易引起糾紛,近年來因此而造成投訴時常見諸于報端。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對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樓板裂縫的成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治裂縫的具體措施。
2 樓板裂縫的成因
樓板裂縫的成因較為復雜,涉及到設計、施工、使用等多個層面。任何一個環節都會造成裂縫的產生,常見裂縫的產生主要有設計不當、施工缺陷、使用破壞等原因。施工過程中由于涉及到材料、操作人員、環境等個方面的影響,是裂縫產生的重要環節,本文重點對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樓板裂縫的成因進行分析。
2.1 混凝土質量不當造成裂縫
混凝土生產過程中,由于原材料含泥量高、碎石黃沙級配不合理,容易造成混凝土的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同時未能根據原材料的含水量及時調整混凝土的加水量,易導致混凝土的用水量超過配合比設計給定的用水量,也造成混凝土坍落度過大,在混凝土初凝后,表面容易形成干縮裂縫、塑性裂縫。
2.2 混凝土樓板收縮和溫差造成45°裂縫
樓板裂縫最常見、最普遍和數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離開陽角1m左右,即在樓板的分離式配筋的負彎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側發生45°左右的樓地面斜角裂縫,此通病在現澆樓板的任何一種類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混凝土的收縮特性和溫差雙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處的樓層裂縫往往愈大。雖然樓地面斜角裂縫對結構安全使用沒有影響,但在有水源等特殊情況下會發生滲漏缺陷,容易引起住戶投訴。
2.3 樓板模板拆除過早或堆載過早造成網狀裂縫
過早拆模或在混凝土強度較低時過早堆載,將會加大混凝土的徐變量。混凝土長期受有外力,其變形具有隨著時間的延續而不斷增加的特性,即混凝土的“徐變”。而且這種變形是塑性變形,即變形是不可恢復的,尤其在混凝土的早期強度階段,徐變量很大,以梁、板為例,過早拆模或過早堆載后,在自重及施工荷載的作用下,混凝土受壓區徐變量增加,將導致較大的結構變形(撓度值增加)有時可增至理論變形的2~3倍,這在結構上是不能允許的,這就導致了樓板裂縫的產生。樓板模板拆除過早或堆載過早造成的裂縫往往以網格狀形式出現。
2.4 負筋有效高度不足,樓板鋼筋保護層過厚
現澆鋼筋混凝土板施工中,負筋被人為踩動、壓低,或者鋼筋采用的支撐、馬凳等放置不到位或使用錯誤,從而加大了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這就導致樓板的有效厚度達不到設計要求。另外還會出現負筋綁扎脫落、彎鉤傾斜,甚至于彎鉤朝上的現象,導致板內負筋的作用降低,現澆板的承載力減小。該種裂縫往往出現在梁側30~50cm范圍或出現45°斜角裂縫。
2.5 混凝土澆搗振搗不當造成裂縫
混凝土澆搗振搗不當,過輕,漏振,均會影響混凝土的密實性和均勻性,導致裂縫產生。現澆混凝土二次抹面時間把握不準確,易產生表面收縮裂縫。該種裂縫的產生多表現為較細的裂縫,且長度相對較短。
2.6 預埋管線過密造成裂縫
現澆樓板因預埋管線處應力集中,尤其對較粗管線和多根管線集放處,有的部位預埋管線高度累加甚至超過了設計板厚,其未采用短鋼筋網加強,或未請設計出具變更,是容易導致裂縫發生的薄弱部位。
3 樓板裂縫的預防措施
3.1 混凝土質量控制
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質量,對于含泥量高的碎石和黃沙,要求沖洗后才能使用。嚴格控制混凝土攪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絕對不能大于配合比設計所給定的用水量,混凝土應使用設計允許的最小水泥用量和能滿足和易性要求的最小用水量,設備允許情況下,不要用過大的塌落度。
在混凝土生產過程中,派專人到混凝土廠對攪拌混凝土進行監督抽查其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施工現場設專人對混凝土入模塌落度進行驗收。
3.2 加強養護減少收縮和溫度裂縫
加強對樓板混凝土的養護,對其強度增長和各類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別是早期的妥善養護可以避免表面脫水并大量減少混凝土初期收縮裂縫發生。但實際施工中,往往由于搶工期和澆水將影響彈線及施工人員作業,因此樓面混凝土往往缺乏較充分和較足夠的澆水養護的時間。為此,施工中必須堅持薄膜覆蓋進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濕養護,達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功效,并可避免或減少對施工進度的影響。
3.3 控制樓板堆載和樓板拆模時間
在混凝土澆搗完成后,應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才能上施工荷載,不得因為趕工期盲目堆載。同時必須嚴格控制拆模時間,在樓板模板拆除前對混凝土構件強度進行回彈,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模板拆除,確保拆除樓板強度達到設計要求。
3.4 加強鋼筋質量控制
在樓板鋼筋綁扎完成后,負筋部分的鋼筋應做好支撐,不建議采用塑料馬凳進行支撐,而應選用混凝土馬凳和鋼筋馬凳。在驗收時,應對負筋部分的高度進行重點檢查,對上層鋼筋保護層偏大的應及時增加支撐。在混凝土澆搗過程中,必須使用支撐牢固的泵管凳,不得使用模板、方木等易發生偏移的材料進行支撐,避免泵管震動過程中破壞鋼筋綁扎質量。
3.5 加強混凝土振搗質量
做好混凝土振搗技術交底工作,避免施工過程中發生漏震、欠震、過震等情況。并控制好二次收面時間,二次收面應在初凝時進行,防止在表面水分蒸發后混凝土表面產生干縮裂縫。除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澆搗建議使用混凝土磨光機,其余現澆樓板混凝土澆搗均建議使用混凝土平板振動機。
3.6 混凝土配合比
嚴格控制混凝土攪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絕對不能大于配合比設計所給定的用水量,混凝土應使用設計允許的最小水泥用量和能滿足和易性要求的最小用水量,設備允許情況下,不要用過大的塌落度。
派專人到混凝土廠對攪拌混凝土進行監督抽查其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施工現場設專人對混凝土入模塌落度進行驗收。
3.7 加強特殊部位構造鋼筋設置
在施工過程中,在容易產生裂縫的部位應設置構造鋼筋,在建筑物陽角、形狀不規則的部位應設置45°放射鋼筋;在管線集中、重疊的部位應加設鋼筋網片,通過構造鋼筋的設置,減少混凝土出現裂縫的概率。
4 結束語
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是工程常見的質量通病,它的出現不僅會降低建筑物的抗滲能力,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會引起鋼筋的銹蝕,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響建筑物的承載能力。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上述原因,因此要對混凝土樓板裂縫進行認真研究、區別對待,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種有效的預防措施來預防裂縫的出現和發展,保證建筑物和構件安全、穩定,從而減少業主不必要的投訴。
參考文獻
[1]楊映.現澆混凝土樓板裂縫的施工控制措施[J].建材技術與應用,2010,(08).
[2]王鐵夢,工程結構裂縫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
[3]陳士良,現澆樓板的裂縫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唐平(1982-),男,漢族,湖北荊州人,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