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市場經濟日新月異、不斷發展。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國的建筑項目工程施工管理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項目部作為企業的一個分支機構是企業的分公司,更是一個企業的縮影,它代表著企業的形象和一個企業的實力,是企業在市場的觸點,是企業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源泉。但是在宏觀層面,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管理中還是存在者普遍性的問題。管理創新對于一個企業的發展和生存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文會深入分析項目施工管理創新的必然性,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創新方案。
關鍵詞:建筑;施工管理;創新
1 建筑項目施工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1.1 項目施工管理創新是時代的要求
自古以來,眾所周知,創新至關重要,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沒有進步可想而知對于一個企業一個國家來說是多么的致命。這樣一來,所有的建筑施工企業面臨這一個艱巨的任務和難題,那就是如何走成一條“創新、改革、發展”這樣的有利道路。在國家層面而言,國家是實施了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以及國家在能源、交通、水利設施方面的建設,這些努力對于建筑施工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大好時機。
1.2 日益復雜化的項目管理
企業以一種安全優質和守時的模式向顧客提供產品,與此同時也為了實現企業的效益目標,施工企業在一般情況下都會組織構建集團指揮部、子公司項目經理部及其下屬施工隊的分級管理機構。這樣的管理模式和分機構在企業的施工管理、施工質量監控、施工安全保證及施工期間資金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果,盡管如此也存在諸如管理人員冗余雜亂、施工機械設備和施工資源不能有效配置等問題。因此,隨著企業在施工過程中生產的日益復雜化,項目管理也變得愈加復雜。鑒于此種情況,對于項目管理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這時候就需要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對建筑工程項目管理進行創新,不斷深化施工管理體制改革。
1.3 項目施工管理創新是建筑市場不斷發展的要求
市場是處在不斷運動和發展之中的,企業必須學會適應和迎合市場的諸多變幻莫測和發展要求,只有這樣,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經濟效益,才不會為市場所淘汰。通常所說的效益指的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個方面,社會效益是開拓新市場的關鍵所在,如果一個企業的速度拖沓,辦事效率不快,并且工程質量還很糟糕,這樣的企業可想而知是很難贏得社會的信任在社會中有立足之處的。而經濟效益是企業開拓市場和占據市場的前提條件。兩者可謂缺一不可,相輔相成。
2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創新的原則以及方案
2.1 觀念和機制上的更新和轉換
各個企業通過改革機構組織形式以及企業中各個部門職能,建造完整有效的市場經濟體制,而且,企業還要積極推進項目管理經營機構的轉換。在這樣行之有效的一系列活動中,企業主管要經常向全體職工進行企業發展形勢與企業任務發展教育,逐步建立起廣大職工的市場意識、企業競爭力、企業效益觀念。在機構層面上,企業要設立諸如計劃合同部、施工管理部。這樣做有利于凸顯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并且不斷強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從而也能有效克服合同管理與資金管理相脫離的不利之處。就施工管理部而言,賦予其在合同約束下對現場施工進度、技術、質量、安全、資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協調管理職能。同時最好還要設工程技術部,以此來不斷適應工程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新這一發展趨勢,這樣做也能夠為建設頂級工程和創造最多效益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2.2 建立和完善相關監督和管理體制
企業在大力推進建設首屈一指的工程同時,還要傾力打造一支一流的施工團隊。想要建構一只一流的施工隊伍,企業非常有必要最先建立一套新的競爭機制,即企業可以廣泛實行競爭上崗制度,增強企業員工的競爭力、工作決心,以此來選拔更加優秀的人才。優秀的創新型人才會為企業的發展添加動力。在用人過程中,除了遵循三公,即“公平、公開、公正”的制度的同時,在競爭和淘汰的同時,企業有機會不斷引進優秀人才,為企業的發展和振興不斷供給和填充新鮮血液、從而使機構保持青春旺盛、充滿活力和魅力。只有通過激烈競爭,企業才能提高員工和各個部門的工作和辦事效率,有效挖掘職工的學習和工作熱情,提高廣大職工的勞動生產積極性。如果沒有強有力的約束性機制,項目管理會失去控制,沒有后盾支撐,企業就難以延續。除此之外,企業還有必要制訂各項企業規章和相關制度,使各項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如果企業可以建立起這樣的一個監督機制,并且以提高工程質量和企業經濟效益為核心,切實建立有效的項目管理和監督體系,實行目標化管理,責任到人,這樣的企業才是正規的企業、創新的企業。
2.3 工作人員計算機應用水平有待提高
在這樣一個科技泛濫的新時代,科學技術在任何企業的日常運轉和發展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如果想要實現企業的現代化管理,就必須要求職工具有熟練應用計算機的技能。計算機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重要媒介。工程從最開始的中標階段到交工驗收階段,除必須具備較高的施工技術水平以及一支具有專業施工技術的團隊以外,還應該有效利用采用先進的現代化管理手段和途徑來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而大部分的管理手段則一定要依靠計算機來完成。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建筑企業行業實行計算機輔助管理的實行和普遍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種現代化管理思想手段逐漸被應用到施工企業的日常員工管理活動中。計算機的應用自那時起對施工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工程質量的有利保證等都起了積極的作用。而在當今社會,工作人員計算機應用水平的整體提高會對企業的發展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2.4 建立健全市場化資源配置管理體系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不斷加快企業內部生產要素市場的建設,進而逐步實現內部市場與外部市場的相呼應,從而實現資源的市場化配置和和市場化管理。與此同時,相關施工企業要按照市場化的要求,對其所承包的工程項目和工程物資、施工設備等項目資源的選用要實行全面推行公開招標的形式。企業還要在此基礎之上建立健全能夠適應項目管理各項要求的資源配置中心、資金中心、企業人才培訓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建立健全企業內部勞務市場、機械設備租賃市場、物資供應調配市場,在全企業范圍內形成人力、資金、物品、技術、管理等其它資源的合理流動和有償使用,從而實現項目資源配置的市場化。
3 結 論
綜上所述,企業施工項目管理是現代工程項目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建設項目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通過與之相適應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體制、管理機制、管理方法的有機結合它的作用才能更好地發揮出來。
隨著國內外建筑市場的不斷發展,以及在企業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不斷創新的新形勢新背景下,企業要在實踐中不斷自我創新,努力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企業競爭力提升的需要。除此之外企業的領導層要進一步提高對項目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以務實的態度,把精力集中到項目管理中來,把企業的項目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張火明.建筑施工管理關鍵問題探討[J].科技信息2008,(20):47~48.
[2]陶峰.建筑施工管理創新淺談[J].科技創新導刊,2010.
[3]黃金枝.工程項目管理.上海交通出版社,1995年5月.
[4]李遠富.土木工程經濟管理.西南交通大學,1997年7月.
[5]姚晉川.對進一步深化和規范施工項目管理有關問題思考.施工企業管理,2000年第一期.
作者簡介:張遠(1975-),男,漢族,四川閬中人,大學大專,工程師,現從事房地產開發建筑工程施工及技術管理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