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霞
摘 要:隨著“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的確立及“項目課程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必須著力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新課程標準提出了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激情引趣;解疑引導;明理強化;激勵評價
探究式課堂教學是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多種解難釋疑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
電工技術基礎是電子電工、機電及計算機專業的基礎課,不少學生認為這門課難學,而傳統的教學側重于知識的傳授,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沒有主動參與進來,就更覺得這門課難學。若采用探究式課堂教學,則能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并能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我認為,探究式教學在電工技術基礎課堂上需要通過四個步驟來實現。
一、激情引趣,自學探究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欲望。”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就急于傳播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負擔。為此,教學中我們要努力營造良好的探究氛圍,讓學生置身于一種探究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樂于學習。
電工技術基礎課本中的許多知識緊密聯系實際,與學生周圍生活密切相關,教師在上課時,可從生活實際入手,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如在講電動機結構、原理時,教師提問學生:機床上車刀加工工件是怎么轉起來的?要想知道我們來共同學習電動機的工作原理,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在自學探究中,能把學、思、疑、問聯系在一起,就會給自學探究增添無限的樂趣和動力。因此,不必擔心學生有沒有自學探究能力,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重要的是教師相信不相信學生,給不給學生自學探究的權利。能相信學生,也能給權利,學生自學探究水平肯定會迅速提高。
二、解疑引導,合作探究
在電工技術基礎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著重講明基本概念、觀點,把尋求結論的任務留給學生,從而使學生創造思維得以培養。例如,為了讓學生確確實實感受到自感現象的產生。在講課時,可以通過線圈與燈泡并聯,再與開關、電源串聯作一演示實驗。通過小組合作,搭接電路,演示實驗,學生會發現,當把開關斷開時,燈泡沒有立即熄滅,而是突然變得更亮之后才熄滅,老師可由此引導提出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原因。面對學生的疑問,教師不必過早解釋,只要綜合大家的提問,提出一兩個重點問題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即可。
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種,教師可根據需要確定選用哪一種更好。這三種形式包括:(1)生生合作探究。即讓同桌學生就相關疑難問題相互啟發,相互研討。(2)小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利用學生集思廣益、思維互補、思路開闊、分析透徹、各抒己見的特點,使獲得的概念更清楚、結論更準確。(3)大班集體探究。即抓住中心議題或關鍵性問題,讓學生各自發表見解,集中解決難點。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與學生面對面,切不可搞成問答或對話形式,要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對話、答辯、爭論,教師只需在關鍵處加以指點或引導,要避免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而且,在學生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做巡視指導工作,不斷點撥強化學生的合作探究。
三、明理強化,實踐探究
這一步既是對探究成績的鞏固,又是對探究效果的檢驗,其作用在于幫助學生學會方法。學生在自主探究中,不可能一下子獲得整個系統知識,因此,學生在課堂探究結束后,必須反思自己學習的行為所獲取的知識。每節課結束后,都要問一問:剛才的學習,我學習了哪些知識?最成功的探究方法是什么?通過反思,讓學生把思維過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找到科學的探究方法,探究規律,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教師要根據教材要求和學生合作探究情況,簡要歸納、概括討論要點,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幾句畫龍點睛的話,就給學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代。然后,要求學生運用自學和討論探究獲得的知識,學會舉一反三。學生實踐探究是鞏固和擴大知識,同時也是吸收、消化知識為能力的過程,實踐探究的內容和形式,要根據學科要求和特點決定,不必強求統一。總之,實踐探究是開發學生創新思維的有利途徑,方法形式一定要靈活多樣,只要有利于學生擴大知識和發展能力,怎么有利就怎么做。
四、激勵評價,深入探究
這一階段既要總結前三步探究活動的基本收獲,對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探究給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結論,為學生今后解決類似或相關問題導向指路。這是探究式課堂教學活動繼往開來的一步,其作用在于進一步讓學生牢記探究的方法,養成自主探究的習慣,把學習探究變成自己生活的一大樂趣。
這一步激勵評價可由教師進行,教師以問題解決活動為基礎,有意識地空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質疑問題,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對活動進行反思概括,進行提煉整合。對學生的積極主動學習和探究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允許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性行為,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特別是對實驗中學生的積極參與、發揮主觀能動性以及表現出的良好個性品質給予鼓勵性評價,積極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原理,大膽提出實驗電路存在的問題,并創造性地提出改進方案,給學生充分的“心理自由”感,促進學生創新品質的培養。對活動不太成功的學生也要給予鼓勵,希望他們在以后的活動中能積極主動,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也可以讓學生自評、互評,大家總結,教師補充。另外,教師要把局限于課堂的時間與空間擴大到課堂之外,引導學生到圖書館、閱覽室,到社會生活中去探究。給學生更多讀書、動腦、動手、實踐、探究的機會,培養出更多有思維、有能力的創造型人才。
探究式教學在電工技術基礎課堂是否能取得實效,歸根到底是以學生是否參與、怎樣參與、參與多少來決定的,同時只有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才能改變課堂教學沉悶的現狀,讓課堂充滿生機。所謂學生主動參與就是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權利,教師不要設框框,把學生的手腳捆綁起來,要求學生按照自己預先設計好的一套去運行。而每步探究先讓學生嘗試,就是把學生推到主動位置,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教學過程主要靠學生自己去完成,這樣就可以使探究式課堂教學進入理想的境界。
參考文獻:
[1]陶月強.淺談《電工基礎》課程的教學方法[J].職業教育研究,2004(4):34.
[2]李蘇揚.淺談學習《電工基礎》的興趣培養[J].職業教育研究,2004(6):46.
[3]于曉平.電工基礎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的實踐與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04(9):73.
[4]徐坤,王菲.淺談電工基礎教學中學習興趣的激發[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6(3):70-74.
[5]葉紅.關于電工基礎學習興趣培養的探索[J].機電技術,2006(3):19-21.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