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新
當代中學生的作文,常常暴露出言之無物、主題膚淺、語言貧乏、知識面狹窄等諸多不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脫離了有效的閱讀活動,從而造成了寫作上的被動。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作家秦牧說:“寫作要建立三個倉庫,即直接經驗倉庫、間接經驗倉庫和語言倉庫,而后兩者的建立,進行有效的閱讀是關鍵。”人是否有思想有個性,文章是否有思想有個性,是以接受文化熏陶的多少為前提,深厚的文化積累,最有可能激起創作的沖動,助燃靈感的火花。因此,有效閱讀能提供寫作素材,孕育寫作思想,建構寫作語言。
一、關注教材
教材是極佳的閱讀、寫作資源,富含人文思考,它服務于學生寫作方面的價值經常被我們忽略,因而得不到最有效的利用。新版的高中語文教材分為課本和讀本,其中收錄了大量富有時代特征和人文內涵的篇目。教師可在教授課本、引讀讀本的過程中加強寫作教學滲透,多做一些有針對性的指導,如理清思路、揣摩語言、精華留存等,力爭將教材中豐富的思想內容轉化成學生自己的思想認同,將新鮮字詞、佳言美句等變成學生語言庫中可信手拈來的豐富庫存,并且可以經常引導學生對其中的精華篇章加以創造性復述、改寫等,不斷挖掘利用潛力。
二、印發專題
教師可以不斷結合寫作熱點,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專題性閱讀材料加以印發,組織學生進行閱讀。
三、留意影視
電影和電視,也是另類的課外讀物,引導學生課余時間帶著目的和要求觀看影視作品,以一種讓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去學習和品味“活動的文學”中的經典臺詞、形象塑造、場景描寫、細節描寫等,從中汲取寫作的營養。除此之外,電視中如新聞、紀實、法制、人物專訪、社會萬象等諸多欄目,甚至包括廣告詞、歌曲等都能為寫作提供素材或語言積累。
四、利用網絡
利用網絡進行閱讀是近幾年來新興的一種閱讀方式。網絡的空間廣闊無邊,只要輕點鼠標,多樣信息就會源源不斷迎面而來,這種閱讀量的無限性與獲取信息的迅捷性特點,是其他閱讀方式所無法比擬的。在這方面,語文教師應規范學生的閱讀內容,杜絕隨意性、盲目性,應著力培養學生網絡信息的定向搜集、篩選整理和轉化應用能力。網絡閱讀課,可以真正實現閱讀課的大容量、快節奏,能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寫作。
此外,為使學生的閱讀活動更好地為寫作練習服務,教師必須加強其他方面的同步指導,如不斷強化學生的閱讀欲望和理念,引導學生深入文字世界,感知優美形象,體驗真情真理;引導學生制訂讀書計劃,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建立讀書筆記,進行寫作原始積累;積極組織戲劇表演、專題辯論會、分角色朗讀、課堂小演講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為學生提供語言實踐機會,讓靈感的火花在碰撞中閃亮,寫作的思考在交流中升華。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