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
摘 要:小班孩子的注意力極易分散,對直白的傳授和表達很不感興趣,而生動有趣的情境能激發孩子積極的情感態度,使他們積極參與活動,大膽地感受音樂、表達情感,感受力、想象力、創造力得到極大的提高。現根據小班孩子的心理特征、興趣需求,就如何讓孩子在情景化的音樂活動中愉悅發展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在音樂教育中把“趣”作為向孩子進行音樂能力培養及整體發展和教育的有效手段是非常重要的。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緊緊抓住“有趣”這個特點,營造一個有情、有趣的音樂“童話世界”,讓孩子們玩在其中、樂在其中。
關鍵詞:情境感受;學唱演繹;魔法游戲
一、在情境感受中激“趣”
情趣是音樂教學“情感化”“審美化”的重要形式。音樂教學方法的情趣化,不僅給幼兒帶來極大的快樂,而且會使他們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使“要他唱”變為“他要唱”,變“苦學”為“樂學”,真正體現“樂(音樂)即是樂(快樂)的至理”。小班幼兒的活動帶有明顯的情緒性,他們常常在興趣的驅使下自發地進行多種活動。對他們來說,有情境的音樂活動更具有感染力,更能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更易于幼兒理解和接受。在“小小蛋兒把門開”主題中,孩子們了解了蛋的特點;知道了薄薄的蛋殼易碎,要小心呵護;感知了圓圓的雞蛋里面還會孵出毛茸茸的小雞……熟悉、有趣、充滿奧秘的這一切都吸引了好奇的孩子們。順著這樣的主題脈絡,我們將奧爾夫音樂中的歌曲《母雞孵蛋》充實到主題之中,既豐富了主題活動內容,又兼顧到領域的均衡。《母雞孵蛋》旋律簡單、優美,節奏活潑、輕快,歌詞有重復,是非常適合小班的動感教材,讓幼兒有更多的精力和興趣去享受歌唱和動作的快樂。于是,在開始部分以趣“入境”,讓幼兒在“母雞孵蛋”的有趣情境中感受、熟悉有趣的音樂旋律,激發幼兒興趣,引出活動內容。
二、在學唱演繹中感“趣”
原歌曲是讓幼兒在母雞下蛋過程中感知雞蛋的數量。而在本次活動中,我從幼兒的生活經驗、體驗出發,運用原歌曲的旋律,為雞蛋設定了鮮明生動的音樂形象,產生了歌曲中的“棒棒雞”“打嗝雞”“害羞雞”三只形象生動有趣的小雞,適合幼兒模仿,也深受幼兒喜愛。本次活動旨在讓幼兒在趣味化的演唱、模仿中學習歌曲,能用強弱的變化與不同的情緒來演唱“棒棒雞”和“害羞雞”,在打嗝游戲中尋找與感悟“打嗝雞”的節奏點,從而掌握簡單的歌唱技巧。分段學唱、完整演繹、魔法游戲,讓孩子始終在快樂、有趣的氛圍中去感知三只小雞不同的角色特點,嘗試用動作、聲音來表現有趣的小雞形象。在教學過程中我嘗試了應彩云老師的“求同存異”,運用3種不同方法引出3只不同特征的小雞寶寶。第一只棒棒雞,讓幼兒通過視覺、動作等感受棒棒雞的強壯有力,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用自信有力的聲音演唱來表現棒棒雞的特點。第二只害羞雞,“害羞”一詞較書面化,于是我讓幼兒看一看、學一學害羞雞的表情,并通過語言滲透引導,融合幼兒生活經驗,再加上教師聲情并茂地示范,害羞雞形象就表現得更為立體了。第三只打嗝雞,著重讓幼兒感受“打嗝”的有趣,因此,讓孩子先聞其聲,感受樂趣,引導幼兒在圖譜上尋找形象的打嗝標記,再來重點學唱“打嗝”難點(休止)。三只有著生動音樂形象的小雞,讓幼兒感受到了無限的快樂,而我在其中也是一名好的“演員”,懷著一顆童心,以全身的熱情融入活動中,引導幼兒在音樂的海洋里快樂的暢游,讓他們在樂趣中學唱歌曲,因為富有感染力和說服力的肢體語言,既可以做到渲染氣氛,又能將幼兒帶入“角色”中來,使幼兒有身臨其境之感,真正投入游戲當中,潛移默化地感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幫助幼兒降低了難度,達到了用不同的音色、速度來表現歌曲的目的。
三、在魔法游戲中增“趣”
音樂與表演是密不可分的,動作是幼兒表達自己對音樂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愛的方式。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游戲蘊藏著發展需要和教育契機。因為在游戲中,幼兒是快樂的、是放松的、是沒有任何壓力的。而最后環節我將游戲和表演相融合,用魔法棒點唱再次喚起幼兒演唱興趣,鞏固幼兒演唱技巧,鼓勵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小雞角色,來親身感受體驗小雞的有趣形象,而后在與客人老師的聯合表演中,孩子的大膽表演將活動推向高潮,最后雙胞胎雞的出現將延續孩子們對于本次的活動興趣。教學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與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他們一定的表現欲望,我確立了認知、情感、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互相融合的一面,具體目標為:
1.學唱歌曲,嘗試用不同的音色、速度來表現歌曲的不同角色特點。
2.在歌唱中感受自信、滑稽和害羞的多種情緒。
俗話說:“提領而頓,百毛皆順”,重點、難點的確定非常重要,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就定位在了在趣味地模仿演唱的過程中,學習簡單的演唱技巧。
興趣是幼兒學習音樂的首要前提。讓幼兒在有趣的音樂活動中實現音樂素養的目標,這是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讓幼兒在充滿童趣的、和諧的、平等自由的音樂活動中,感受音樂中的美,學會欣賞展示美,從而激發幼兒的創意,真正使每一個孩子都樂于展示自己,得到更好的發展,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音樂活動對幼兒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幼兒只有學會認識音樂、駕馭音樂,學會體驗音樂的美、追求音樂的美才能進入音樂的天地,獲得積極的人生經驗。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看不見,摸不著,幼兒對聲音的強弱、快慢、高低等抽象的概念是不理解的,因此需要我們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把音樂融于幼兒的生活和游戲活動之中,讓幼兒通過唱唱、跳跳、玩玩、動動的游戲活動,輕松愉快地學習。音樂又是一門表演藝術,要使幼兒感受各種表現手段所表達的內容,單靠聽覺是難以完成的。它必須讓幼兒也參與表演活動,使幼兒在實踐活動中直接體驗,感知音樂的力度、速度、節奏、音色……從而加深領會作品所表達的內容,并獲得相應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小班幼兒正是處于萌芽時期,對于音樂這門藝術更應準確地把握。因此,在開展音樂活動時,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心理發展和年齡特點,從他們喜歡的音樂入手,注重他們的感受、體驗和情感的表達方式,讓幼兒成為音樂活動的小主人。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