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溪在2014年1月14日《長沙晚報》撰文指出:近日,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山西五臺縣,校園內盛行舉辦“謝土”儀式,校領導焚香點蠟,甚至下跪祭拜。老師要湊份子,自備紙元寶送到學校。該現象經山西省教育廳調查后,已被叫停,省教育廳還將進一步調查處理。學校和迷信本風馬牛不相及,然而,在忻州市,校園內竟然流行做“法事”,甚至公然讓學生參與,讓人大跌眼鏡。
誠然,當地校園內流行做法事,有著地方風俗的因素,但深層次的原因與部分教師的迷信思想,也與監管缺位有關。當地學校流行校內做“法事”,涉及當地主要學校,比如五臺縣教師進修學校辦過多次。人人皆知的事,可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竟然聲稱,沒有聽說過學校搞“謝土”儀式,這豈非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中小學校園環境管理的暫行規定》提出,堅決抵制賭博、酗酒、不健康的歌曲和封建迷信活動對學生的影響。而在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通知中,也要求教師不宣揚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說。身為教師,在校園內做“法事”,如何教育學生?校內做“法事”,不僅違背教育宗旨,而且有損教育形象,更會對學生造成極壞的影響。據了解,山西省教育廳表示,“謝土”儀式屬于迷信活動,違反教育方針。忻州市教育局發布紅頭文件,要求全市所有學校停止這種迷信活動。或許禁令之后,校內做“法事”不會再出現,但教師和官員頭腦中的“迷信”,更需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