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峰
有調查表明:學生的不良情緒80%來自身邊的長者,其中也包括教師。教師作為特殊的職業群體,其心態會對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教師心態良好,可以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正面情緒;教師心態不良,有時直接會帶給學生負面影響,甚至傷害學生自尊。在當前的社會與工作背景下,教師容易產生的一些消極心態,如失落、怨尤、浮躁、壓抑、求全、功利化等。對于此,教師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培育自己的積極心態:
理性平和。只有理性平和,才能少產生一些“羨慕嫉妒恨”,遇事才不會“郁結于心”。魏書生提出的一些觀點值得借鑒。他曾建議,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多搶挑重擔,少推卸責任;多吸收,少批評;多研究,少重復;多開放,少封閉;多琢磨事,少琢磨人。想成為成功教師,就必須有這樣的好心態,把自己的事情先做好。
開放包容。開放包容是人性發展的較高境界,也是教師職業精神的內涵所在。歷史是發展的,教育是變化的,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的教育缺乏生命力。教師要以開放的心態投身教育改革,主動適應、參與教育實踐。教師日常接觸的學生、家長與同事多種多樣,每個人的個性、愛好與需求都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教師學會包容,善于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充分理解他人的思路,接納他人的風格,甚至包容個別人的挑剔,用自己的開放包容去獲得周圍人的認可、接受和尊重。
積極向上。常言說得好:改變不了環境就適應環境,改變不了別人就改變自己。教育工作是復雜的,對于每一位教師來說,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會遇到挫折和失敗,這就需要教師具備成熟的理智感、正確的挫折觀、積極的自我暗示與良好的情緒調控能力。總而言之,面對工作與生活,教師應盡量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博客鏈接:http://taoli.jyb.cn/home.php?mod=blog&id=847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