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維
隨著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學習英語的人數也在呈幾何倍數增長。所謂“萬事開頭難”,英語學習中最大的攔路虎莫過于背不出英語單詞了。無數的學習者在考試時常會遇到以下幾種情況:手心冒汗、手腳冰冷、見過這個單詞但就是想不起意思;抑或是張冠李戴,混淆了相似的單詞之間的意思,如adapt,adept,adopt等。忘記常常被重新演繹成“忘了就記,記了就忘,周而復始,惡性循環”……
“給你一場過去的四級,聽到都會紅著臉躲避,有時會突然忘了,我還學過英語……”(《因為單詞》)
這是最近在微博里聽到的新東方劉一男老師改編的《因為單詞》,歌詞中流露出中國學生對于學習英語單詞的那種困惑和無奈。可見,單詞難背、難背單詞似乎成為中國學生面對英語學習最大的困擾之一。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學習者學習效率如此之低呢?
一、以貌取“詞”
當學生遇到一些常見的詞匯,如ancestor,vision,destruction等詞時都抱怨單詞記不住,于是便草率地得出結論:單詞真難背。當問及背單詞的方法時,他們多數都是“嚴格”按照單詞的字母構成從左到右順序進行記憶。殊不知,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早就發現,無意義材料的學習比有意義材料的學習要難上9倍。英語中單個的字母與字母之間幾乎沒有任何聯系,靠這種方法背出來的單詞效果那是絕不會讓人滿意的。其次,他還發現,一段材料在學習后的頭幾個小時遺忘最快,隨著時間的推延,材料遺忘會越來越慢。所以,英語單詞的記憶是有其一定規律的。其實在英文中,詞根ance表示“從前”,vis表示“看見”,destruction和construction是一組反義同源的詞,在construction中,詞根struct表示動作“建設,建造”之意,de可表示反義詞根,所以建造的反義詞就是“毀滅”之意。因此,學生如果在記憶單詞的過程中能理解它并抓住它最核心的東西,背誦單詞將不再遙不可及。
二、從中文思維或意識出發,不遵循目標語文化
有人說,學習一門語言就是學習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的文化或者思維方式。在我看來,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漢語里的“膽小如鼠”,英語對應著“膽小如兔”(as timid as a hare);即使遇到同一個概念在表達上也并非完全一致,如“血肉”英文表達對應“肉血”(flesh and blood)。所以,要想把英文單詞學好,關注其與漢語的異同對于改善記憶單詞的效果絕對是有益處的。
三、理論與實踐的脫離
如果把英語學習比作是一場戰爭的話,那單詞記憶的好壞就像是軍備物資的優劣。軍事裝備再好,如果不懂得合理利用或是不去使用,想打勝仗那簡直是天方夜譚。有不少的中國學生從學英文開始到進入大學,腦中能蹦出來的完整英文句子無非是“Oh,yes.”“Really?”“I dont think so.”等。可見,缺乏交流或極少嘗試把腦海中的單詞轉化為自己的語言也最終使得單詞的記憶效果大打折扣。
四、“邪魔歪教”盛行
目前江湖上盛行各種版本的英語學習方法,如“聯想記憶法”“諧音記憶法”等。“聯想記憶法”把bet/yet/get/net聯想為“我敢打賭從網絡上獲得寵物至今還沒有辦到”“諧音記憶法”提倡把“pest”和“ambulance”對應成“拍死它”和“俺不能死”。不可否認,這些方法一定程度上是符合漢語的邏輯思維的,但這樣的單詞是漢語思維推導的結果,而且這樣的單詞只占英文單詞總數的極少部分,它的實效性和權威性也是難以保證的。
總之,英文單詞的記憶方式多種多樣,沒有哪種方法是最好的,只有哪種方法是最適合你的。背誦單詞就像記憶任何事物一樣,要懂得它的內在規律并使用科學的記憶方法。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摸索出單詞之間的內在規律,在英語學習的征途中一路暢行。
(江西師大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