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鍇


新人結婚,親友前去祝賀并“隨份子”(饋贈禮金或紅包),這在國內很多地區已司空見慣,甚至成了一種民間習俗。其實,這種習俗不但國內有,國外也有,前不久,我就在法國參加了一位朋友的婚禮,并且隨了一份法國版的“份子”
大學同寢室的學友老B留學法國多年,上個月突然發來短信,說他“學業與戀愛齊飛,事業共媳婦同進”,并且告知了他們結婚的確切日子,邀請我們作為“娘家人”的代表出席他們的婚禮。
因為辦理簽證時間較長和工作繁忙等原因,同寢室的6位學友無法全部去參加老B的異域婚禮,只有我和室友老K前往里昂祝賀。
到了里昂,我們見到了老B和他的法國準新娘切利亞。老B幾年不見,竟然混成了“博士后”,而準新娘切利亞則是他的同系校友,一位人高馬大的“洋妞”。在籌備婚禮的幾天里,我和老K發現,在法國,結婚的程序與國內有著很大的不同:在國內,一般都是女方向男方要“彩禮”,通俗點說,新郎娶新娘,新郎要“破財”。而在法國則正相反:新郎娶新娘非但一分錢不花,相反能賺上一筆嫁妝錢!——新娘的娘家都陪送一筆可觀的嫁金和豐厚的嫁妝!尤其讓我和老K羨慕不已的是:舉行婚禮、設擺婚宴的所有費用均由女方負擔!——老B省了若干聘金!
出國前,幾位室友都把“份子”交給了我和老K。待我們到了法國才發現:這里,參加婚禮的親友是不用“隨份子”的,更不用說紅包了,而是送實物!——結婚前,老B依照法國的婚俗,給我和老K送來了一張“結婚禮物明細表”,上面居然羅列著他們結婚和婚后生活需要的各種必需物品!——那意思非常明了:讓我們“按圖索驥”,照單買禮品!這是哪門子“隨份子”啊?新郎新娘結婚居然還興“派購”的!最可氣的是,“結婚禮物明細表”上居然還指定了購物商場!——定點采購!
沒辦法,入鄉隨俗吧,人家列單了,咱就買吧!我和老K按照老B發的“明細表”,找到了指定的那家商場。選購商品時,店員一直陪著我們,時不時地提醒我們:微機顯示,某某禮物已被賓客購買了——哦,合著我們這次采購是來“補漏”的!按照店員小姐的介紹,我們為老B買了其他賓客未買的一組水晶茶具。
老B的婚禮沒有在教堂舉行,而是在新娘家——一個類似莊園的農場里舉行。據介紹,新娘是這個農場主的女兒。
老B的婚禮在農場的草坪上舉行——露天婚禮,又與國內不同。婚禮上,“司儀”——老B的一位法國校友,竟然在婚禮現場拍賣起了新娘的褲襪:從20法郎一直叫到260法郎!好家伙,婚禮變成了拍賣會!這可真夠另類的!尤為讓我和老K目瞪口呆的是,每次有人竟價,新娘的長裙就要往上撩高一點,一直撩到露出襪帶為止!看得我和老K臉色緋紅,不忍抬頭,而其他賓客卻視若無睹地起哄、競價……
這場異域婚禮,確實讓我們開了眼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