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山
摘 要:圖書資料分類標引工作,是指對圖書資料的學科性質及其他有檢索意義的特征進行分析、歸納,以求用分類語言進行描述,賦予排架、貯存、檢索以標識的過程。其內容包括圖書分類法使用本的調整,圖書資料分類標引的程序和圖書資料分類標引的質量管理。
關鍵詞:圖書資料;分類標引;質量管理
圖書資料分類標引的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到對圖書資料的科學管理和檢索利用的效率。圖書資料分類標引質量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 如果管理得當可將不利因索化為有利因素提高標引質量。
1 分類標引的質量標準
圖書資料分類標引的質量標準,歸納起來有十個字:充分、準確、一致、適度、及時。
1、充分:所謂充分是指對圖書資料的學科內容和外表特征既要全面分析,又要有針對性地分析。全面分析是為了深度標引其特征,針對性分析是為了有效地標引其特征。所以,對某一圖書資料的特征,從整體到部分,從重點到一般均要分析出來,其中特別是對讀者有參考價值的部分不能漏掉,無論其內容的主題是顯性的還是隱性的,是單元的還是復合的,是單個的還是多個的都應如此。
2、準確:所謂準確是指辨類、歸類準確無誤。即圖書資料分類標引時賦予的分類標識符所代表的概念與其學科內容、外表特征完全相符或基本相符。也允許根據本單位性質、任務、讀者對象作概括標引或上屬標引。機器檢索要求分類標識符盡量專指,以便提高校準率,滿足讀者檢索時的求準心理。
3、一致:所謂一致是指要求對同一種圖書資料,先后所賦予的分類標識符一致,標引的深度相同,標引的方式一致。在一個單位,對于同一種圖書資料,無論其版次和出版年有什么不同,也無論該單位的分類法更換多少次,其排架分類號以及目錄分類號前后都應保持一致,以便提高檢索效率。
4、適度:所謂適度是指對圖書資料分類標引深度要適中。標引深度是指對圖書資料的學科內容和外表特征揭示的詳略程度。揭示得詳細,標引的類號多,為深標引;揭示得概略,標引的類號少,為淺標引。標引時,不能將分析的結果無選擇地一 一標引,也不能無故地遺漏有情報價值的主題,一定要根據讀者的需要進行適度標引。這一點對于專業性圖書館、情報單位尤為重要。同同時,不同的檢索手段,其標引深度的標準也不一。手工檢索要求每本書、每份資料其分類號控制在l一3個以內,而機檢可多達l一5個。分類標引的作用不同,其分類標引深度也不相同。供檢索用的分類號稍多些,供排架用的分類號只能一個。
2 分類人員的素質,圖書資料分類標引工作是智力性和技術性的綜合勞動。作為一名合格的分類人員除了具有能勝任工作的體魄外,還應具備有一定的知識和修養
1、相當的圖書情報基礎知識和工作技能。就是說,所具備的圖書情報基礎知識能勝任分類標引工作。起碼的要求是:熟悉本單位使用的圖書分類法,并能用來標引圖書資料;要有閱讀、分析、概括、提煉圖書資料的主題并較準確地歸類的能力;會使用工具書解決分類標引中的疑難問題。
2、要有廣博的基礎知識和合理的知識結構。當然,知識的廣博不是漫無邊際,而是有一定的限度。知識結構的合理也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
在標引工作中,分類人員要接觸各種學科的圖書資料并要能快速而準確地類聚和區分。圖書分類法有序地匯集了當今世界差不多的科學知識,分類人員不僅要熟悉它而且要應用它;不僅應用它標引記載現有學科知識的圖書資料,而且還要標引記載反映新學科、新技術、新事物的圖書資訊也許它們在分類法體系中未列出明顯類目或上屆類目。從總體上來看,分類人員面臨的是多學科的知識海洋,然而就某—個單位而言,分類人員所需要的是有限度的廣博知識。所以分類標引人員應根據分類標引工作的具體要求,本單位的性質特點、藏書范圍、讀者對象、本身承擔工作的學科范圍以及本人的興趣愛好等有計劃地學習相應的基礎知識,并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具體要求是:從總體上把握各學科研究對象、內容范圍、分支學科、學說派別、歷史現狀及各學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等。特別對新學科、新技術、新問題也應略知一二;與該學位專業有關的學科應能稍微深入地了解,對本專業學科亦應盡量專深地了解。這樣,分類人員不僅能較難確地概括圖書資料的主題,而且能正確地理解圖書分類法的體系結構、類目涵義和收書范圍,使圖書資料歸入較恰當的門類。
分類標引人員雖然不直接接觸讀者,然而他所做的工作卻是面向讀者的。因此,應研究讀者的檢索心理,如求準心理、求快心理、求新心理、求全心理等。為了滿足讀者的檢索需求,分類人員應當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周密細致、勤學好問,踏踏實實地把工作搞好。
3 圖書分類法的管理
圖書分類法是類分圖書資料的依據和法規,是影響圖書資料分類標引質量的關鍵因素。若圖書分類法本身不夠全,如:科學體系不嚴謹,某些部分列類標準混亂,類目概念模糊而注釋不明確,類目必要的概括性或專指性、排它性弱,類目之間組配能力差,標記符號繁瑣,容納性、規律性差,又無主題相關索引等,用這樣的分類法宋標引,其結果不堪設想。這就要選擇并管理好圖書分類法。我國現行的幾部分類法不愧為“依據”和“法規”,然而多多少少也有不合理的地方,需要不斷地修訂以臻完善。
選定某圖書分類法后,在調整圖書分類法使用標引時要作記載,以便使用起來有據可查,有規可循,有利于分類標引的準確性和一致性。
分類標引方法,對圖書資料進行分類標引時要賦予恰當的標識符,沒有分析、鑒別、標引的方法是達不到目的的。因此,分類人員都應掌握分類標引方法。
改編圖書資料和改組分類目錄是圖書館藏書為了適應圖書分類法的變化而采取的兩項措施。其目的是為保持圖書資料分類排架和分類目錄各自的一致性。如果在改編和改組的過程中,態度不認真,方法不得當,非但達不到目的,反而會攪成—團亂麻。
對己標引的圖書資料,積累到一定程度后,應進行標引質量分析,若發現問題應及時改正。標引質量分析的標準就是“充分、準確、一致、適度、及時”。分析的方法可采用抽樣的方式和調查訪問的方式。前者從定量上進行分析,后者從定性上進行分折。
參考文獻
[1] 張巖. 數字圖書館給編目工作帶來的變化[J]. 中國圖書館學報. 2003(02)
[2] 張小琴. 數字圖書館中編目技術的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