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青
由于高校教材以學術嚴格要求著稱,不同于大眾出版物,每一個知識點都要具有理論性和實踐性。出版社在出版高校實驗教材數字化產品時,一方面要結合教學大綱要求來編寫,另一方面還需要聘請學科的專家為編寫的教材把關。
在當今的高校之中,實驗課程在教學體系中占據重要的位置,特別是以理工科為主的院校。雖然高校里的實驗課程較多,但是大部分高校使用的實驗課教材均為傳統課本,沒有與數字化接軌,如何嘗試將傳統教材與數字化接軌,是一件值得現代出版人思考的問題。在傳統的紙質教材中,普遍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實驗課教材過于枯燥。目前,大部分高校使用的實驗課教材多為講解知識原理,沒有實操技能圖解示范。實驗課教材從內容到結構基本上屬于菜譜模式,羅列內容缺乏系統性。在傳統的實驗教材里,主要包括目的、原理、儀器、試劑、具體的實驗步驟、數據記錄表格及實驗結果的計算方法等,內容表現不直觀,操作步驟的文字敘述篇幅冗長,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達不到教學的目的。此外,實驗課程中涉及的學科基礎知識、測量方法、調節技術、數據處理方法、減小系統誤差等方法都是需要學生自己總結,這樣的教材編寫方法不利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使用。因此,實驗教材改革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需要高校和出版社共同去努力,為學生出版適應新時代的實驗教材。
第二,難以與數字化教學接軌。如今的大部分高校,在實驗項目的選擇上,一刀切的做法造成實驗項目主要是驗證性實驗,能夠反映學科前沿的實驗鳳毛麟角。這樣的教材設計,難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無法滿足創新思維培養的要求。實驗教材如何創新呢?筆者認為結合數字化的發展,嘗試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出版符合高校實驗教材的數字化產品是很有必要的。教材的創新要建立在教師實驗課的教學需求基礎上,突破傳統實驗教材的模式,從培養學生手腦并進的理念出發,策劃編寫一個能循序漸進引導學生通過思考來解決問題的流程在課堂教學中實施。
創新出版,符合教改
在新時代的教學發展中,實驗課教材數字化發展可以為高校教學帶來三個方面的作用。首先,符合當前形勢下對高等學校教育的改革要求,學生不僅能學習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還能夠全面生動地了解實驗的全過程。這也是實驗教材數字化的重要作用,數字化產品在充分展示實驗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符合構建立體化的多層次實驗內容體系。其次,實驗課教材數字化可以將授課宗旨、培養模式、學科原理等信息通過教學平臺分層次、有目的地傳遞給學生,結合學生個人能力水平和特點,培養具有高素質的人才。再次,實驗課教材數字化是當前實驗教學改革的新要求,這種變化可以使教材內容新、水平高和實用性強、有特色,符合學生和教師的具體需求。這些作用為實驗課教材數字化出版帶來了新的思路,編輯可以根據以下兩個方面來突顯實驗課教材數字化的作用。
第一,嚴謹的編寫態度。由于高校教材以學術嚴格要求著稱,不同于大眾出版物,每一個知識點都要具有理論性和實踐性。出版社在出版高校實驗教材數字化產品時,一方面要結合教學大綱要求來編寫;另一方面還需要聘請學科的專家為編寫的教材把關。除此之外,在數字化教材的內容資源分配比重上,要考慮將重點放在實驗中演示困難等內容上。在教材編寫時,撰稿人要做到精準,對抽象概念則要有一定數量的感性資料,放寬資料的選擇面,從更多的資料和數據中挑選。對于展示效果與方式的問題,除遵循教學內容本身規律以外,還要充分利用多種技術手段,全面展示實驗原理與過程,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第二,注重數字化產品的教學效果。在出版實驗課教材數字化產品時,編輯需要設計符合學生學習要求的產品,在內容展現上,應該考慮多加入視頻講解內容,減少圖表和文字的表述;在產品操作上,數字化教材的畫面色彩不應過于繁雜,操作按鈕也應簡單易行;在教學使用上,實現教學互動的數字化產品才能適應新時代教學的需求。在傳統的實驗教材里,老師講解的內容居多,若是學生不能及時理解,那么對實驗操作會有很大影響。因此,實驗教材數字化產品要從根本上改變原有的教學思路,起到為教師整合資源,方便教學的作用。
接軌教學,突顯特性
實驗課教材數字化產品在出版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其本身具有的智能性、交互性等特性,適應教師對學生的因人而異的教學需求,讓學生根據自身選擇適宜的學習模塊,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在實驗課教材數字化產品中要充分體現本課程前期預習、中期學習、后期復習的內容要求,并設置不同難易程度供學生自主選擇。筆者認為可以突出四個方面的特性。
第一,專業性。由于實驗課程的特殊性,這就強調實驗教材要講究專業性,編輯在設計實驗教材數字化產品時,一方面要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方便教師能很好地規劃教學目標;另一方面則要滿足教師教學特色的內容,能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教學易難點。除此之外,在實驗教材數字化產品中還可以融入一些學科前沿、進階的教學內容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第二,創新性。實驗課教材數字化產品與傳統教材相比,最大的優勢是內容展現和互動環節。實驗課教材數字化產品并不是單純地將教學內容轉化,而是需要將課本、光盤的內容整合到數字平臺,利用數字平臺進行教學。在這個轉化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兩方面的操作,一是在內容上應有所取舍,除了突出基礎知識,還要注重新技術、新觀點的補充;二是在表現形式上,要善于運用多種數字化工具,借助現有的專業數字教學平臺資源,并配合使用PPT、Flash、Authorware等軟件,將抽象化的實驗內容形象化,方便學生學習。這樣在培養目標上,也就不再以發展學生記憶為主要內容,而是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著重培養開發智力、激發創造力和實踐創新力。
第三,實用性。實驗課教材數字化產品在使用中務必要做到內容實用、操作友好、反應快捷。在內容上要貼合教學大綱和考試內容,如果里面完全是拓展性的內容,會讓學生感到缺乏實際作用,就無法得到學生認可,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在操作界面上要保證友好性,如果操作過于復雜,將提升學生的使用難度,使學生在剛剛接觸時就產生抵觸心理。在反應速度上也一定要保證快捷,緩慢的反應速度會浪費學生時間,直接降低學生的使用熱情。因此,設計制作數字化教材一定要符合教學規律和人的認知規律,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第四,便捷性。實驗課教材數字化產品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通過教學平臺可以遠程了解使用者的信息。教師在教學中使用模板安排學生進行實驗學習,學生可以通過教學平臺跟老師及時溝通,并可以在教學平臺中遞交實驗操作的報告,方便教師檢查結果。這些教學互動,拉近了教師和學生間的距離,還可以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