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現代出版的網絡化和數字化,開放存?。∣pen Access,以下簡稱OA)的出版模式被越來越多的期刊編輯部所接納。在國外學術期刊界,期刊的開放存取模式被廣泛應用。中國期刊的OA模式起步相對較晚,但在國家相關機構及各個期刊編輯部的通力合作之下,中國期刊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本文針對中國非醫學期刊開放存取的數量、類型、學科分類、上網方式、滯后時間、技術支持等問題進行調研,分析我國非醫學期刊的基本現狀與整體發展情況,討論我國非醫學期刊在發展過程存在的發展模式、版權、同行評議質量、運營費用等問題,希望能對中國期刊開放存取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非醫學期刊;開放存??;現狀研究;出版
[作者簡介]李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繼《自然》(Nature)推出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tific Reports,《細胞》(Cell)推出Cell Reports之后,《科學》雜志的主辦者、出版者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宣布,計劃在2015年推出開放存取在線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1]。
2013年湯森路透《 Web of Science 》報告稱,2002年通過開放存取發行的論文數量只占有 2%的市場份額,而在2013年,這一數字已經躥升至 11%[1]。開放存取作為全新的出版模式之一,在出版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為了提高中文研究成果在網絡上的影響力,中國期刊屆正努力推開放存取的模式[2]。因此,了解國內期刊的開放存取現狀,發現其中的問題,探討中國期刊開放存取模式的完善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由于醫學期刊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而非醫學期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選取中國非醫學期刊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定量與定性的分析。
一、開放存取的發展簡況
1. 開放存?。∣A)
開放存取即允許任何用戶閱讀、下載、復制、傳播、打印和檢索論文的全文,或者對論文的全文進行鏈接、為論文建立索引、將論文作為素材編入軟件,或者對論文進行任何其他出于合法目的的使用,而不受經濟、法律和技術方面的任何限制,除非網絡本身造成數據獲取的障礙[3]。
2. 開放存取研究現狀
美國、日本、英國、瑞典等國以及一些國際組織機構都制定了相關的OA政策及實施方案,并且都已取得了初步進展。美國《2008年綜合撥款法案》要求NIH將獲得研究基金者的經同行評審的研究論文在出版后12個月之內提供開放存取,這是美國政府首次將政府提供基金的研究論文供公眾在網上開放存取以法律的形式所做的規定[4]。當下,有影響力的OA平臺: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創建的J-STAGE——日本科技信息網絡電子平臺,主要發布學術團體信息、展示日本科技成果、傳播科技期刊文獻信息、通過因特網加速科技信息的傳播等[5]。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PLoS)是致力于世界科技與醫學文獻成為公共信息資源的非盈利組織,2003年創建了其首份OA期刊[6]。BioMed Central(BMC)致力于出版經同行評議的生物醫學類期刊[6]。此外,Springerm在其Spfinger Open出版70多種OA期刊,另有1500多種傳統期刊采用混合型OA模式[7]等。
我國開放存取的發展標志是2003年中科院院長路甬祥代表中國科學家簽署的《柏林宣言》[8]。2004年科技部啟動科學數據共享工程[9]。2006年科技部宣布實施強制開放存取受公共資金資助研究產出的科學數據,其中80%的科學數據均可提供開放共享[8]。從整體來看,我國在OA政策方面不夠清晰權威,起步晚,資源總量與質量都不算高,但我國開放存取工作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并且還在進行著不懈的探索。
二、國內非醫學期刊開放存取現狀
為了解中國非醫學期刊的開放存取出版現狀,筆者對國內非醫學期刊的開放存取現狀做了調研,于2013年4~6月使用Google、百度搜索引擎對研究期刊的刊名進行搜索。調研對象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布的正規期刊中的非醫學期刊(共9967種期刊)。調查內容主要有OA期刊的數量、學科分類、上網形式、刊期、特征、內容、期數、更新時滯、OA期刊系統等。
1. OA期刊的數量
本文對有固定的可以免費訪問期刊全文內容網址的期刊列為OA期刊,即OA期刊必須符合兩個條件:(1)有固定訪問網址;(2)可免費使用期刊全文內容。截止到2013年6月底,9967種非醫學期刊中OA期刊有1282種,參考《2013年版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排除醫學期刊),其中非醫學學術期刊1011種,占OA期刊總數的78.86%。由于學術科研交流的迫切需求,學術期刊OA期刊數量發展迅速,同時,非學術期刊也開始探索這種出版模式。
2. OA期刊的學科分類
本調研的期刊學科分類按照萬方數據公司的分類標準。非醫學期刊中,各學科期刊數、OA期刊數達到本學科比例數據見表1。從數據可以看出,由于學科發展程度與特征不同,OA期刊比重不同,基礎科學與工業技術類的OA期刊數量較多,基礎科學、工業技術和農業科學類OA期刊占該學科期刊比例較高。
3. OA期刊的核心比
核心期刊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1版、2013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13南京大學核心期刊目錄為標準,以上三種之一即可視為核心期刊。非醫學期刊中,核心期刊有2209種,OA期刊702種,約1/3的非醫學核心期刊已實現OA;換個角度,非醫學OA期刊1282種,其中,核心期刊702種,占一半以上,可見,核心期刊OA出版模式中發展較快較早。
4. OA期刊上網方式
期刊上網方式是根據程維紅等的分類方式更新完善的,OA期刊的上網形式歸類為:(1)一刊獨立上網;(2)多刊聯合上網;(3)依托主辦單位上網;(4)中國科技論文在線;(5)其他(注明)。非醫學OA期刊分別為955種(74.49%),41種(3.20%),190種(14.82%),78種(6.08%),18種(1.40%),見圖1。絕大多數期刊都采用獨立上網的方式,編輯部自主性強,更新速度快,也更方便讀者檢索。如圖1所示,中國科技論文在線作為一個全新的為廣大科學工作者提供快速發表和共享最新科技成果的平臺已經有了一定的占用量。
5. OA期刊上網特征
被調研的非醫學OA期刊中,部分期刊采用部分文章OA的模式。被調研期刊中能夠全部文獻OA的1085種,其中現刊有974種,過刊111種;而只是部分文獻OA的期刊有197種,其中現刊144種,過刊53種。1212種期刊可直接查看全文,70種期刊需要登錄后可查看全文,基本上OA全文是很方便獲取的。此外,有977種是登錄后付費查看全文、發送到郵箱、無法查看等情況,通常這些期刊是中國知網、龍源期刊網等為編輯部制作的編輯部系統,還有極少部分是編輯部自行組織的收費查看全文。
6. OA期刊上網時效
非醫學OA期刊上網時效主要以期刊上網滯后時間來判斷,單位“月”,為了便于統計,可分為四個階段:(1)滯后≤3個月;(2)3個月<滯后≤6個月;(3)6個月<滯后≤12個月;(4)滯后>12個月。第一階段1025種(79.95%),第二階段93種(7.25%),第三階段58種(4.52%),第四階段106種(8.27%),見圖2。從數據可以看出,OA期刊大多數能夠及時更新數據,不能同步更新的主要原因是不希望電子期刊對紙質期刊發行有影響,還有一些是由于缺人力、物力等因素而導致上網滯后。
7. OA期刊系統支持
本次調研中發現,部分編輯部自行開發OA平臺實現開放存取,部分期刊依托于他們所合作的數據庫公司提供的網絡平臺和技術支持,實現了間接OA模式。在非醫學OA期刊技術支持中,瑪格泰克公司提供的有263種,勤云公司提供的有160種,三才公司提供的有71種,中國科技論文在線78種,其他系統、自行開發系統有710種?,敻裉┛恕⑶谠乒竞腿殴臼菑氖滦侣劤霭嫘袠I的應用系統開發和推廣的公司,他們都有穩定的技術支撐與用戶,通過這種合作模式搭建的OA平臺有多方面的優勢:(1)時效性強,由于這些網絡出版技術公司采用標準的技術模式為多家期刊編輯部提供技術支持,期刊編輯部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OA;(2)專業性強,OA平臺技術由專業企業負責,個性化定制便于突顯個性、提高效率。這些都為我國OA期刊事業推動和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
8. 調研說明
本次調研是基于網頁信息開展,雖然嚴格按照調研標準進行,但網頁本身的特點導致網頁信息不穩定,同時,由于OA平臺選擇多樣性,期刊可能會在多個平臺進行開放,但發展不一,因此會存在錯誤OA鏈接及假OA的情況,筆者在調研中盡可能減少這些情況的出現,以確保調研的準確性。
三、討論
1. 優化發展模式
從上面的調研可以看出,我國OA期刊已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期刊的數量一直在穩步增加,覆蓋的學科范圍突破自然科學領域、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領域的OA期刊開始出現。我國開放期刊都是采用期刊自建網站平臺,即將現有紙質期刊數字化加工后放在自建網站或OA平臺上,相關的同行評議、時效性、版權等問題都沒有用OA深層含義去解決,這并不是開放存取的真正意義。我國的OA期刊需要更大的網絡平臺,更堅實的技術支持,以及廣泛的同行評議與學術交流,嘗試新的發展模式。
2. 化解版權爭議
從發展模式的問題探討,不得不引出OA期刊的版權爭議問題。期刊開展開放存取時,需要相應的知識產權政策作為支持。為了盡可能地擴大學術成果的傳播,作者授權讓他人免費使用研究成果,但這并不意味著不受版權保護。對于OA期刊來說,大多是由作者擁有版權,一些是由出版商擁有版權。無論哪種情況,版權所有人都必須保證文獻能夠公開、免費地獲得。如果是出版商擁有版權,那么文獻能夠立即實現開放存?。蝗绻亲髡邠碛邪鏅?,作者必須與出版商簽訂協議授權開放存取,以確保論文能公開、免費地獲得。
3. 提高同行評議質量
開放存取最大特點就是可以“先出版,后評議”,尤其是去年的“釣魚”事件,讓很多人對開放存取的質量產生質疑。其實,“釣魚”事件出現的質量問題并不是開放存取本身帶來的問題,所以不能把它們混為一談。在實踐中,我國OA期刊基本沿用了傳統學術期刊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同行評審制度,并完善了這種制度,提高了出版速度,還使同行評議也變得高效便捷。開放存取中存在視質量為根本的出版社,也存在以營利為目的的出版商,如何擺正態度,加強同行評議才是根本。
4. 支付運營費用
期刊OA開放,需要實施更加嚴格的同行評審制度和堅實的技術支持,作者向編輯部支付OA出版費用,編輯部由于只出版電子版期刊,成本降低,可以保證期刊出版質量;對于作者而言,大多OA論文出版費用比紙本期刊版面費還低一些,而且論文也屬于課題研究的一部分,應該可以由經費支持;對于廣大讀者來說,不需要支付高額的費用即可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傮w來說多方得益,但許多作者及機構仍不愿意為選擇開放存取額外付費,OA出版者也因此為回收成本掙扎奮斗,這個轉變過程需要一段時間過度。
四、結論
我國的OA期刊雖然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也為學術研究做了突出貢獻,但是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也存在著各種問題。開放存取這種資源整合方式的優勢及前景毋庸置疑,它提高了讀者接觸最新科研成果的時效性,降低了紙質出版帶來的成本,又解決了網絡平臺內容欠缺的問題。在國家政策引導下,廣大期刊編輯部的密切合作中,這種全新的出版模式必將在今后出版數字化的道路上彰顯它的價值。
[1] http://media.sohu.com/20140214/n395005346.shtml.
[2] http://roll.sohu.com/20131226/n392453198.shtml.
[3] http://www.soros.org/openaccess/indes.shtml[2004-07-21].
[4] http://zt.cast.org.cn/n435777/n435799/n1105056/n12644369/12648927.html.
[5]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8685&do=blog&id=49145
[6]任勝利. 開放存?。∣pen Access):現狀與展望[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5,16(2):151-154.
[7] http://www.springeropen.com/journals.
[8]王應寬,吳卓晶,程維紅,叢宏斌,曾勰婷,武耘,朱明. 國內外開放存取期刊研究進展綜述與發展動態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23(5):715-724.
[9]程維紅,任勝利,路文如,嚴謹,王應寬,方梅.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網站建設現狀[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l,22(5):649-655.
[10]程維紅,路文如,嚴謹,王應寬,方梅. 2007-2011年中國科協科技期刊開放存取出版進展[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23(5):7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