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平
摘 要: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弘揚學生個性的今天,師生需要溝通。職業學校班主任需為學生起到“師”和“范”的作用,能在專業授課上有所突破,學生管理中深入學生心。
關鍵詞:班主任; 管理; 深入學生心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即為“師范”最恰當的解釋,作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應當二者兼備,才能為學生起到“師”和“范”的作用。這就需要老師本身具備過硬的基本功,將自己的學識有的放矢地展示給學生,不吝嗇地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從心底真正以你為師;其次老師的一言一行在學生面前要謹慎,恰到好處地展示個人魅力,讓學生以你為范,真正做到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那樣在學生管理的許多問題上就會迎刃而解,學生難管理、難教育將會得到改觀。
作為一名班主任,尤其是職業學校的班主任,在管理學生的問題上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甚至有管不了、管不住的現象。我們知道此類學生與普通高中或高校的學生學習上存在差異,但好的教師能促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得到喚醒和激勵。而我們可以利用職業教育的特點,用自己的“師”和“范”的作用,引導學生在職業技能上學有所長,挖掘潛力。這樣就需要我們在擔任學生的專業課教學上要有所突破,管理上深入學生心。
要能上好、上出精彩的專業課,需不斷學習更新教學理念、扎實推進教學改革。就我個人而言,身上還存在些許“師道尊嚴”的傳統教育理念,通過實踐證明現代教育教學必須要摒棄這種傳統觀念,利用新的教學方法,如:任務驅動法、講授法、討論法、情境教學、翻轉課堂等,深入學生中去,使學生在全新的學習模式中去接受新的知識。學生對老師所授課程感興趣之后,同時對老師也會服管服教。下面就平時管理淺談如何深入學生心。
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弘揚學生個性的今天,師生更需要溝通。通過溝通,求同存異,有利于增進師生互相理解,取得學生的信任、支持和配合;有利于增強教師的親和力、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構建師生間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那么,首先要言傳身教,以德感人,做到為人師表,不“以勢壓人”,切實地關愛學生,與學生心貼心的交流。我們知道進入職業學校的學生在中學階段受重視的程度不如進入普高或普通高校的學生,甚至一些學生會有自卑,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學生重拾自信,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及技能實踐中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在職業學校階段重塑自我,對自己今后有一個初步的職業規劃。我們恰當地用自己一言一行、切身成長的經歷去感染學生,使學生在我們的引導下從一種學習生活模式過度到現有的模式,贏得學生的信賴和尊重,使學生產生聽得進,記得住的效果。
其次要真正地深入學生中去,與學生在人格上建立平等的地位,與學生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從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以為學生的著想來增強學生的親和動機,弱化自我意識對外界教育影響的“過濾”功能,讓學生對我們敞開心靈,在我們真正了解其內心世界的基礎上,采取有效準確的教育方式。
學生是活生生的情感豐富的人,與學生談心必須動真情、講真話,忌“空洞說教”。真情是無價的,也是遵循等價交換原則的,我們應用真情,感染學生,一句溫馨的話語,一束關注的目光,往往能撥動學生的心弦,使學生走出既定的生活圈子,擺脫因煩躁帶來的不良情緒。從學生生活小事去理解、關心學生,促使學生感情涌動,就會從內心勃發出強勁的驅動力,真心實意地通過自身的努力滿足教師期待。每個學生也都會有心情心情郁悶,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這時我們要善于觀察,主動傾聽,使其心情感覺舒暢,然后加以綜合分析,找出其心理問題的所在,再給其指點迷津,讓其從郁悶的情緒中走出,擺脫煩惱。這樣有利于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也進一步接近了我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
學生都會有犯錯的時候,有自控能力的學生一旦犯錯,常常會引起內心的自責,及時談心點破,可能使其失去自信;性情孤獨的學生一旦犯錯,總希望他人諒解,老師的嚴肅批評,往往會傷害其自尊;性格倔強的學生一旦犯錯,教師找其談心,往往總是情緒偏激,不是強詞奪理,就是或避重求輕,反而會形成敵對心理。因此,出現此類情況不必操之過急,采取“冷處理”或積極的暗示,把握好時機與學生溝通,將更有利于學生的轉化。犯錯并不可怕,我們不必過于責備求全,要正面激勵,“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進入職業學校的學生學習行為習慣或多或少發存在一些問題,但只要本質上沒本問題,我們應尊重學生個性,并激勵其張揚,通過與學生交流,讓學生在“揚善救失”中積極面對,尋找對策,自覺加強自我調控、約束能力。
再者,在與學生平時的交流中,我們不要吝嗇表揚贊賞之詞。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王蘭說過:“不是聰明的孩子常受表揚,而是表揚會使孩子更聰明。”可見,表揚是一種積極、有效的強化劑,是鼓勵學生進步的必要手段。職業學校學生在中學階段受重視程度不是太高,因此這些學生的受到的表揚也會寥寥無幾,而這些學生同樣也需要老師的表揚與鼓勵。老師的一句贊賞能激發他們的斗智,一個表揚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恰到好處的表揚能使我們在學生管理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經過幾年的職業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經歷,我深感我們的職業學校學生有很多綜合能力還是比較好、學習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只要給予學生真心,做好他們的引路人,使其走上正軌,老師的教育要求,學生不但易于接受、而且樂于行動。
參考文獻
[1]王海軍.張善芳.昌莉麗.新課程下職校老師如何上好專業課.中國文房四寶.2013年第07期
[2]劉青云.怎樣和學生談心.新課程(教師版)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