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日嘎拉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與發展,人們的各種教育觀念也在不斷更新,美術教育的內涵也在日益豐富。教師在“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應當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在如何優化美術課堂教學方面大膽嘗試、不斷創新,使美術課堂教學優化為生動活潑、充滿活力的教學過程。
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優化美術課堂教學的重要前提
興趣是學習心理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它能夠成為學習的直接動力。能否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打開學生心扉、提高教學質量的捷徑,也是優化美術課堂教學的前提。從興趣入手,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利用美術學科的特點優勢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美術室注意環境布置營造氣氛,教學中除了運用實物教具和掛圖等簡單手段,還運用音樂、幻燈、投影儀、電視錄像、多媒體等電教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1 應用多媒體手段輔助美術教學,增加美術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
在信息技術日益發達的當今社會中,現代教育呼喚教學手段的現代化,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美術教學既是當前教學改革的必然發展趨勢,同時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一種必然要求。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較而言,現代多媒體教學的實效性強,有省時、省力、直觀、靈活、生動、節奏快、容量大等特點。隨著“校校通”的開通使用,一個美術課件可以為多所學校下載,網上資源可以共享,使得美術課堂素材更加豐富,有限資源得到無限使用。可想而知,只要老師能夠充分地發揮多媒體的作用,對美術課堂教學來說,無疑大有裨益。
1.2 拓展美術教學材料,豐富美術教學課程的內容
當今的美術在現代藝術材料和藝術技術、交流傳播媒體、視覺研究和信息技術的沖擊下,在表現手法上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就要求老師用發展的眼光對待美術教學和學生,而不能只停留在教授學生掌握某種繪畫技法上。再如,在5級《紙的造型藝術》一課中,老師不僅僅要教學生紙的剪、折、裁、疊、卷等方法,還要使學生了解和感受到不同材質的紙張的制作特點,更主要的是讓學生怎樣運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美化自己的生活,做到學以致用,這就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2 創建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是課堂教學的關鍵
課堂氛圍是師生共同在課堂上創造的心理和環境氛圍。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增進師生的情感交流,會產生更多的師生互動,學生愿意更多地表達自己。如何創建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呢?
2.1 充分運用教師語言的藝術
課堂并非是老師的一言堂,因此老師的話不一定多,但要能給學生以啟發和引導。老師就象是一位出色的演講家,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學語言藝術,言詞中透露著思辯與智慧,話語中體現著幽默風趣、語調中包含著抑揚頓挫。老師在主導教學時應努力營造出一種寬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在繁重的學業中得以輕松地展現自我,那么,學生就會把對老師本人的喜歡遷移為對美術學科的熱愛。以六年級的《發射構成紋樣》一課為例,我先從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現象,比如旋渦、波紋、射擊的靶心等例子出發,用生動的語言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引起暫時神經聯系的興奮,以喚起學生對感知過的事物或場景的聯想;再促使學生比較這些現象的共同點:由中心向四周擴散,和由四周向中心集中;接著我以這些現象的共性向學生提問,從圓形引申到正方形、三角形以及不規則的圖形等。最后我運用多媒體的動畫效果展示一些發射構成紋樣的作品,同時加以具體形象的描述,使學生從視覺和聽覺上對發射構成紋樣有了更深的了解,從完整意義上看,這是從認識到理解再到發展創造力的過程。在此教學過程中,老師的教學引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課堂氣氛寬松,學生思想活躍,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得到了發揮,學生學會了發現與思考、同時也學會了探索與創造,從學生的作品中表現的正是不同層次的創作。
2.2 嘗試失敗,因材施教,增強學生學好美術的信心
與其他學科比較來說,美術學科更注重實踐性和操作性。實踐必然會有成功與失敗,嘗試失敗的教學方法,就是事先不必給學生過多指導和框框加以限制,讓學生在多次嘗試與失敗中自我進步。當學生在實踐中出現錯誤時,或出現抵觸情緒、不想畫時,老師不應該責怪、批評學生,而應該意識到這是一個教育的契機,及時地給學生以鼓勵和引導,幫助學生完成心中想要表現的作品,使學生在失敗中學到許多東西。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大膽的嘗試更新穎、獨特的繪畫方式,以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比如在《剪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容易把剪紙和紙貼畫混淆在一起,因此,學生的作業中有剪紙,也有紙貼畫,出現這樣的情況,老師只有通過展示一些個性鮮明的圖例,幫助學生了解和區分紙的這兩種不同的表現手法,而不能完全否認學生的作業,要幫助受挫的學生樹立自信。隨著時代的進步,美術課堂教學設計的目標已不再局限于區分門類和傳授繪畫技法上,而是能夠利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進行變化和組合、創造出無數個新造型、新形象、新形式。
3 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化教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
個性化教育是未來教育的重要特征,它在承認學生共性的前提下,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個性的培養和發揮,突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個性化教育過程中,師生間的情感聯絡和交流得到加強,學生能發揮更大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作用,從而增強自學、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和自我識別、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能力。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在實踐中有些教師并沒有真正做到素質教育理念所要求的“以學生發展為本”,比如:他們讓學生課堂討論、動手練習,表面上似乎學生都很活躍,思維也開動起來了,但是,老師最后還是用一個標準答案無形中限制著學生的思維,學生還是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通過大量的實踐練習,雖然學生的繪畫技能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這樣很不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和個性的發展。我認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先進教學理念所倡導的是,教師除了教會學生掌握基本的繪畫技能外,還要指導學生如何把心中想畫的東西畫出來,甚至畫得更好。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以門類、畫種作為教學脈絡,比較注重以教師為中心,是老師教學生怎么畫,而現代美術教學模式提倡學生為中心,是教師幫助學生將他們想要展現的事物畫得更好,是老師幫學生怎么畫。
優化美術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而不僅僅是一門技術,它對開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都起到很大的作用。美術教師要與時俱進,具備以人為本的思想,把握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悉心研究教學教法,改進教學,這樣才能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