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
摘 要:我國高校的輔導員工作是新中國成立后開始出現并逐步發展完善,每一階段都有深刻的歷史烙印。它總是服從服務于黨和學校的中心王作,永葆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的優良品質。在高校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關鍵時刻,輔導員工作出現了許多不適應,暴露出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因而創新高校輔導員工作勢在必行。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工作;創新
輔導員工作創新的目標是: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指導,強化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協調配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輔導員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努力建設一支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政治堅定、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高素質隊伍。注重輔導員工作在理論創新、理念創新、內容創新、方法創新上相互協調、整體推進。求真務實,奮力拼博,不斷增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感和說服力,逐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為高校的發展和大學生成才作出更大的貢獻。
1 素質創新
對輔導員的素質,各高校一直比較重視,中央2000年對此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和專兼結合的原則,選拔政治素質和思想作風好、學歷層次高,具有較強組織管理能力,善于做群眾工作的教師或高年級黨員學生擔任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員。”[1]2004年再次提出“所有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員,都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增強社會責任感,成為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2]因此,輔導員除了要有過硬的政治思想素質、優秀的道德品質素質、扎實的業務素質外,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素質的提升:一是開放、開明、現代的思想觀念,他會樹立育人和以人為中心的觀念,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使學生成長為知識豐富、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富于創新的新型人才。二是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質,具備有美好情感,較強的與人溝通、合作及組織協調能力。三是合理的知識結構,除了全面、扎實的專業知識外,輔導員還應具有多元、復合、動態互補的知識結構,使科技、人文知識互相貫通,增強輔導員工作的吸引力和說服力。
2 理念創新
輔導員工作創新中,理念創新主要體現在輔導員觀念的創新。人們常說,這個人觀念比較新,就說明這個人比較有思想,在這方面有一定的思考并形成相對穩固的意識。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的因素、個體自身的因素 (包括已有的觀念)及教育環境等共同作用于這一過程,并對人的思想政治素養、道德品質產生不同的影響,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能動反映。“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3]因此,輔導員工作的創新離不開觀念的創新,開放的、先進的、科學的觀念能為輔導員工作創新的思維和實踐施加積極的、能動的影響。
3 內容創新
新時期的輔導員工作不僅責任重大,而且內容也非常豐富,但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從來就是其工作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是一個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諸內容要素的系統。[4]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的素質在提高,反映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也要不斷地發展和更新。只有這樣,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結構才能在最高的層次上得到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感和針對性才得以加強,才能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成才中的育人作用。輔導員工作創新要緊密聯系國際國內形勢及學生學習、生活及思想實際,進行內容創新,不斷增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當代大學生,處在信息發達,人際交往和社會選擇相對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心智聰穎、勤于思考的大學生面對紛繁復雜的大干世界顯出許多的迷茫和失落:一方面,憑借他們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分析洞察力無法對獲取的海量信息進行有效的梳理和整合,需要輔導員和老師們指點迷津,幫他們澄清觀點,理順思路,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他們更無法解釋現實中存在的某些較特殊的現象,比如某些國際關系的處理、黨內腐敗、下崗人數增加、高校貧困學生人群擴大、心理疾患學生數增加、畢業擇業中的非正態效應等。這些都是他們的思維能量難以企及的深層次問題,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者和輔導員能深入研究,用新的眼光和創新思維回答這些問題。在給大學生提供滿意答案并傳授給他們應對這些復雜問題的思維方式中,輔導員培養和鍛煉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內容創新上,要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緊緊圍繞江澤民同志提出的“四個如何認識”,聯系國際、國內形勢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用有說服力的新內容回答學生思想上的種種疑慮,消除不正確認識;要密切聯系我國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理性分析改革中出現的暫時的、局部的問題,認清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成分、經濟利益、社會組織形式、社會生活方式多樣化及人們價值觀及個人需要趨于功利的現狀,用最新的理論研究成果解答這些問題。同時,輔導員要不斷強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教育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用新的教育內容豐富和提升大學生的理論素養;要緊密聯系大學生學習、生活、成長的實際,用鮮活的現實內容,教育他們珍惜時光、勤于思考、奮力拼博,自覺地把自己培養成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的全面發展優秀人才,積極應對市場的競爭。
4 方法創新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非常重要,我們用毛澤東同志的一段話可以非常深刻形象地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路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5]同樣的道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和發展,正如要快速、安全地過河,就要有好的路或好的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許多,傳統的方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發展并發揮著新的作用。同時,我們更應結合實際,推陳出新,不斷探索和實踐輔導員工作的新方法,更好地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方法創新中,我們要爭取做到:灌輸教育和滲透教育相結合、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性和多樣性相結合、思想政治教育與咨詢教育相結合、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
參考文獻
[1]《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的若千意見》。
[2]《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
[4]張耀燦《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人民出版社,第184頁。
[5]《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l39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