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
摘 要:從20世紀60年代的高速發展時期起,全世界,尤其是發達國家的物質生產能力大大增強。各國相繼進入了物質產品非常豐富的“大眾消費社會”。在巨大消費需求的帶動下社會經濟快速增長,“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被看成是經濟發展的推動力。其結果,導致了資源的過量消耗和環境的惡化,使這種資源浪費型和環境破壞型的生產方式難以為繼。日益嚴峻的資源和環境形勢,企業必須從根本上改變那種大量消耗和浪費資源同時又破壞環境的傳統生產方式,實施綠色經營是必然的選擇。
關鍵詞:綠色經營;中小企業;戰略對策
1 綠色經營的內涵
綠色經營是現代企業面對消費者需求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對傳統的生產經營方式進行反思后萌發的一種新的經營思路。它是指企業為適應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把節約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以及有益于消費者和公眾身心健康的理念,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增長,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的有機統一和傳統經營理念相比,這一思想的核心是把環境保護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的中心環節,它要求企業經營管理的整個過程和各個環節都要以節約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為基礎,通過實施污染物零排放和資源循環再利用等方式,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生產經營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從而避免企業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的矛盾沖突,實現二者的和諧統一。
2 實施綠色經營是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中小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在眾多的中小企業當中,資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能源和原材料工業占很大比重,傳統產業的比重也很大。由于大多數企業技術落后,設備陳舊,工藝落后,能源和資源利用率不高,缺乏治理污染的技術及設施,很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當前,生態環境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2.1 綠色經營是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本質要求
作為社會經濟體系的中堅力量,中小企業為了取得未來長遠的生存與發展,必須從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自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否則,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由于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對于中小企業來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不僅要求科學管理,保持自身快速、健康地成長,而且還要保持其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實現企業與環境的和諧統一。綠色經營作為一種綜合考慮環境影響、資源消耗和社會責任的現代企業經營模式,要求企業在制定經營戰略時,不僅要考慮傳統的市場環境因素,而且要考慮生態環境因素,在生產、管理、核算、資源利用和市場營銷等方面全面推行綠色經營模式,使環境保護與企業經營協調發展。因此,從本質上來看,綠色經營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內在的一致性。
2.2 綠色經營是中小企業適應消費者需求變化的必然選擇
近幾年來,選購綠色商品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時尚,綠色商品市場也急劇擴大。面對綠色消費浪潮和綠色商品的巨大市場,中小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準確把握市場需求變化的新趨勢,通過更新傳統的經營觀念,實施綠色經營,開發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綠色產品來獲取差別優勢和成本優勢,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由此可見,沒有綠色經營戰略的實施,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失去了堅實的基礎。
2.3 綠色經營是中小企業適應國際貿易形式變化的客觀需要
隨著環境危機、資源危機在全球范圍內蔓延,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在全球貿易自由化不斷發展的今天,綠色壁壘的影響正愈演愈烈,特別是在農產品、紡織品、機電產品、醫藥用品等領域都制定了嚴格的法規標準。有眾多的中小外向型企業,他們經營的大多數商品都屬于工礦產品、農副產品、藥用動植物產品、手工藝品等。因而,為了適應國際貿易形式的新變化,中小企業必須樹立綠色觀念,開展綠色經營,才能保證產品順利進入國際市場。
3 中小企業實施綠色經營的戰略對策
由于綠色經營涉及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各個環節,它的實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從現階段西部中小企業經營的現狀來看,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 制定和實施綠色經營戰略
制定和實施綠色經營戰略是開展綠色經營的前提和基礎。根據國際國內的實踐經驗,中小企業在制定和實施綠色經營戰略時,首先要轉變觀念,樹立綠色價值觀,確立綠色經營思想。企業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必須率先把環境保護作為企業經營和發展的立足點,在不危害環境和人體健康的條件下,確立企業的經營方針和經營戰略,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都要與環境保護結合起來,環境保護是企業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其次,要制定明確的綠色經營戰略目標和規劃。實施綠色經營要注意根據市場競爭形勢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趨勢,客觀分析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機會和威脅,制定出既符合市場環境變化趨勢,又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具體規劃,把握未來市場競爭和企業發展的主動權。第三,要制定實現綠色經營戰略的具體措施。第四,要分階段、有步驟地穩步推進和落實綠色經營戰略。
3.2 實施清潔生產,推行綠色生產模式
中小企業依然采用的是傳統的生產模式,比較注重生產技術、工藝、產品性能和質量控制等環節,對于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處理主要采用末端治理。一些中小企業由于環保意識淡薄、資金少,缺乏治理污染的技術及設施,對污染物的毒性和有害性的處理十分有限,很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實施清潔生產,可以通過應用專門技術、改進生產工藝、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等措施,降低生產過程中廢棄物的數量和毒性,使生產末端不再產生廢棄物,實現污染的零排放,確保企業的整個生產過程不危害環境和人類健康。同時,企業也可以通過實施清潔生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3 推行綠色管理,建立綠色管理體系,實現管理創新
綠色管理是一種把環境保護與企業管理緊密結合的管理方法,是綠色經營思想在企業經營管理全過程中的貫徹和應用。中小企業實施綠色管理,一是要建立綠色管理體系,把綠色經營思想納入到企業管理的過程中去;二是要制定環境方針,成立綠色管理領導小組,按照IS0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對產品生命周期進行環境規劃;三是要實施綠色會計制度,及時、準確、合理地對企業耗用環境資源的程度進行核算,科學地評估企業環境績效及環境活動對企業財務成本的影響。
3.4 開展綠色營銷,推行綠色市場營銷戰略
綠色營銷是以綠色消費需求為導向,在經營中將企業經濟利益、消費者需求和環境利益相結合,滿足市場的綠色需求并產生綠色效益的一種整體經營過程。小企業實施綠色營銷,首先要從綠色市場調查開始,尤其要對消費者進行調查,廣泛收集綠色產品市場信息,然后根據這些信息,分析當前綠色產品市場的發展動態,預測未來市場的變化趨勢,從而為綠色產品的開發設計提供可靠依據;二要開發設計綠色產品。產品在開發設計階段就要充分考慮產品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影響,產品使用的原材料和包裝都要有利于環境保護;三要創造綠色品牌。爭取綠色認證和產品的綠色標志,培養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四要大力進行綠色促銷。利用綠色廣告、宣傳報道、人員推銷、營業推廣等各種促銷形式,在市場上廣泛宣傳自己的綠色產品,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和熟悉企業的產品,樹立企業良好的綠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