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鴿
(許昌日報社,河南 許昌 461000)
堅守責任 服務民生
——強化都市類報紙輿論監督面面觀
□毛 鴿
(許昌日報社,河南 許昌 461000)
新聞媒體作為黨的宣傳陣地和輿論工具,不管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始終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相對于黨報來講,都市類報紙盡管在辦報風格、辦報思路、辦報理念等方面有其獨特的規律,但有一點毋庸置疑,都市類報紙也是黨的新聞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報的延伸和補充,黨和人民的喉舌功能和服務讀者的職能永遠不變,堅持黨性原則,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也是都市類報紙義不容辭的責任。
由于都市類報紙身處都市,面向社會、面向百姓,所有的報道都與老百姓息息相關。如果對于百姓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敢于進行正確引導與監督,不僅能夠在社會上產生積極的影響,還能為百姓服務,為政府分憂。因此,筆者認為,都市類報紙在做好自己品牌,不斷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同時,還應在輿論監督方面加強以下四點,才能贏得更多的讀者,占領更大的市場,從而取得更輝煌的成績。
輿論監督是新聞媒體的一項基本功能,它的根本目的就是幫助黨和政府改進工作,一些輿論監督能給政府解憂,做政府領導的助手,讓政府滿意。所以,都市類報紙要加強輿論監督的力度,做好輿論監督善始善終的報道,讓媒體的輿論監督真正成為政府的好幫手。
《許昌晨報》自2004年創刊以來,秉承“做市民有用的新聞”這一辦報理念,堅守社會責任,采擷有用資訊,搭建溝通平臺,服務民生民情,在引領社會輿論方面積極主動,充分發揮了新聞媒體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的主力軍作用,始終圍繞許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開展監督,對那些黨委政府有明確要求,群眾又迫切需要解決而因有關部門工作不力沒有解決的問題,《許昌晨報》就緊緊抓住不放,既促進了問題的解決,又達到了上下兩頭滿意。
2008年12月,許昌市被命名為“國家衛生城市”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國家衛生城市的鞏固提升工作。《許昌晨報》始終堅持把報道全市創衛工作作為全年的工作重點,每周堅持在要聞版面上刊發近期全市創衛工作的重點,使市民理解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方向,積極參與并主動配合,相繼刊發了《長效監管“五小”門店這個方法很管用》、《許昌這么美不容易大家可得多珍惜》、《一批違法排污企業被“抖”出來》等一大批報道,促進了全市創衛工作的開展,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成果,真正做到了為政府分憂,強化了輿論監督的政治性。
輿論監督并非事事都要監督,而是監督百姓所關心的問題,能為百姓實實在在地解決問題,為百姓辦實事,為百姓服務,使百姓滿意,這樣百姓才喜歡你。在給百姓解決問題的同時對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要敢于進行監督,對于違法違規的行為要敢于揭露。輿論監督報道應該以循循善誘的方式通過解剖實際工作和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良現象,從側面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問題,解決問題。
2012年,《許昌晨報》重點打造民生關注欄目,作為民生報道的有效載體,不斷從讀者關注的熱點民生問題中挖掘新聞,設立便民、熱線、資訊、樂善等版面,開設“便民熱線”、“市民熱線特別行動”、“民意直通車”、“樂善橋”等欄目,把讀者關注的民生新聞做深做透,同時傾聽社區居民關注的民生問題,無論是環境污染、拖欠工資、醫鬧事件、窨井蓋丟失、私占小菜園、停車混亂等小問題,還是一些部門工作不力、行動不迅速影響了全市創建工作的大問題,我們都進行了認真的輿論監督,從正面進行引導或通過曝光促進問題正確解決。又如“樂善橋”欄目推出之后切實關注社會弱勢群體,傳達其聲音,行使其使命。2013年7月的一篇關于身患絕癥但自強不息擺地攤賣手鏈的5歲女童母親的系列報道,引發“全城熱鏈”的良好效應。系列報道充分體現了報紙的人文關懷,擴大了晨報影響力,并切實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
由此看來,都市類報紙所寫的報道都與百姓密切相關,寫的是百姓關心的事,只有做好輿論監督的正確指導,才能著力服務民生,使之成為政府各項工作的助推器。
報紙的宣傳必須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實施輿論監督必須注重社會效果,要提高輿論監督的質量,必須要把握好輿論監督的分寸。
《許昌晨報》在多次組織部室人員研討的基礎上,改進形式,拓展思路,形成共識,強化輿論監督“度”的把握,避免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
輿論監督是要解決矛盾,不是激化矛盾。輿論監督的出發點不是為了出氣、解恨,重要的是為了幫助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讓誰難堪。因此,輿論監督要掌握好分寸,把握火候,確保對黨和政府工作只幫忙不添亂。這就要求記者在進行輿論監督時,要選擇那些群眾意見較大而政府又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監督,在此過程中,不能運用自己手中寫稿的權力,發泄個人牢騷,為個別人的利益危害群眾的利益。建立在幫忙不添亂基礎上的監督,才是黨和人民歡迎的監督,也才是最有效的監督,這樣的監督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種不良的現象時有發生,輿論監督的作用日顯重要,這就要求每一位記者所采寫的每一篇稿件都要做到真實和公正,不能道聽途聽,捕風捉影,寫每一篇稿件都要深入現場,細心采訪,反復核對,確保新聞事實準確。要保證這一點,就特別要求從事輿論監督報道的每一位新聞工作者都要有一顆公正、公平的心、要具有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陣地意識、創新意識和職業道德意識,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和宣傳紀律、職業精神職業道德,要以有利于問題的解決為出發點,切不可為監督而監督,為追求轟動效應而監督。因為與一般新聞報道相比,輿論監督稍有不慎就會處于尷尬被動的局面,所以,輿論監督所報道的新聞事實必須要準確,立場要公正。
綜上所述,都市類報紙輿論監督之所以會產生廣泛的影響力,縱觀其成功報道,關鍵一點就是報道的問題事關百姓利益,是黨和政府著力所要解決的。只有做到全方位地關心時政、服務民生,深入到社會實踐中去,弘揚社會真善美,傳遞社會正能量,同時更對那些領導重視、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要敢于進行監督,對于違法違規的行為敢于揭露,對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陽奉陰違、各行其是的行為敢于批評,對于丑惡的社會現象敢于鞭撻,才能使都市類報紙始終充滿著蓬勃朝氣,洋溢著昂揚的戰斗力,才能不斷增強報紙的戰斗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