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中醫醫院 四川新津 611430
手術室護理中的風險管理應用價值分析
張靜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中醫醫院 四川新津 611430
目的:探討手術室護理中的風險管理的方法及應用價值。方法:選擇我院自2012年5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手術室接診的230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本組發生的護理風險的不安全因素進行調查分析,并提出護理對策。結果:本組患者發生護理安全隱患15例,0.7%,但未發生嚴重醫患糾紛。結論:手術室風險管理對降低醫患糾紛,提高護理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護理對策
手術室護理風險是指當患者接入手術室,直至手術結束后送回病房的整個護理過程,由于手術室手術患者多為危重癥患者,存在較大的不安全因素,易導致護理風險的發生。本文針對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進行調查分析,探討手術室風險因素的管理及預防對策,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自2012年5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手術室接診的230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中男性1192例,女性1108例,患者年齡8~85歲,平均年齡(45.±5.7)歲。
1.2 方法
1.2.1 護理操作因素[1]
手術室對護理技術要求較高,要求護士應具備較高的應變能力與專業的知識、熟練的操作水平,有效地配合醫生完成手術。如護士操作不當或操作不熟練,易增加手術時間。
1.2.2 護士責任心因素
責任心是職業道德的體現,護士責任心的高低直接影響手術護理的質量,責任心不強,缺乏工作熱情,工作粗心、懈怠,護理擅離職守,易造成患者無人看管而發生意外。
1.2.3 行為言語因素
部分患者手術無需采用全麻,手術過程仍保持清醒狀態。如護士言語生硬,行為不當,易使本來就緊張的患者,更加緊張、恐懼,或護士隨意評論手術,一旦術后效果不理想,極易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1.2.4 制度管理因素
表現護士未嚴格執行手術室相關管理規定,如消毒、無菌操作規定,易引起醫院感染,影響手術效果。
1.2.5 法律知識淡漠
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要求的提高及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使手術室護士必須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及法律常識,才能避免醫患糾紛的發生。
本組患者發生護理安全隱患15例,0.7%,但未發生嚴重醫患糾紛,對發生安全問題的具體因素分析如下。
表患者發生護理風險因素分析
3.1 嚴格按手術室相關管理制度執行與操作實施
本組患者發生護理安全問題共15例,發生率0.7%,對引起安全隱患的因素進行分析認為,制度管理缺陷是重要的護理安全隱患,很大一部分差錯事故的發生都是由于制度管理不完善,或護士未能嚴格按制度管理工作來進行操作。因此,首先要完善手術室護理管理相關制度,嚴格執行醫療護理常規,以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為準則,醫療護理技術操作也是患者保護及自我保護的基礎;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確保滅菌合格率達100%,嚴格遵循無菌操作技術與管理規范,加強手衛生管理,特殊感染手術護理時,應嚴格按特殊感染手術管理相關規定做好術后相關物品處理。加強無菌物品管理,分類放置,標識醒目,定期檢查,定期消毒。正確使用與處理手術室物品,做到正確、規范地傳遞、使用銳利器械,術中正確處理銳器,避免利器遺留在布類物品中,術畢檢查所用手術物品與術前是否一致;規范術前檢查,詳細了解患者傳染病毒攜帶情況,做好圍手術期的安全防護工作;急診無法確認情況的患者,應按陽性標準給予處理手術用品[2]。
除此之外,建立考核及培訓管理制度,使護士將學習到的相關管理制度及流程能夠有效地運用到工作實際當中,加強制度的落實性。
3.2 加強學習培訓制度,提高護士相關技能
護理操作不熟練而引起的手術安全隱患尤其在新入職護士或新上崗護士最為突出,表現為護士對手術配合工作的不熟練,藥品、器械準備不到位,導致手術時間延長等問題。而手術室治療是一種高度緊張的工作,其對護理的要求較常規科室更為嚴格,因此通過定期或不定期舉行技能等相關培訓,通過崗前、在崗培訓等方式,采取講座、模擬演練等方式,提高護士相關理論知識,同時加強護士手術室護理常規技能的熟練度,提高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在此,還可鼓勵護士通過自學等方式提高專業基礎知識及操作技巧。培訓內容可不僅包括相關技術知識等"硬技能",還包括溝通技巧、責任心等"軟技能",從思想上增強工作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在各項工作中防范差錯,落實安全;提高護士與患者間的良性溝通,減少因言語或責任心不足引起的風險隱患。
組織護士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等,通過講座、座談、小組討論、案例分析等方式,使護士學習并掌握相關法律管理知識,強化風險意識及法律意識,培養護士"慎獨"精神,尤其是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3.3 加強交接管理與核對制度
做好科室內部班次間的交接,手術室與臨床科室間的交接管理工作,要以眼見為實,交接過程中,認真核對患者信息及手術情況,確認患者體位擺放是否正確,執行"四清點"、"十二查"等核對制度,術中醫生的口頭醫囑應重復一次,確認無誤后方或執行,并及時補寫醫囑。
3.4 制定并完善手術室風險管理制度[3]
根據手術室護理工作常見的風險隱患,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加強護士對手術室相關規章制度的學習及掌握情況,使護士及時掌握相關管理制度。建立風險評估表,對存在的風險問題、不安全隱患及時報告并給予討論,定期開展安全管理討論會等,對發生的問題及時總結,完善管理漏洞,做好風險防范管理。
本組患者經加強手術室風險管理,有效地控制手術室安全事故的發生,提高了護理質量。總之,手術室風險管理對降低醫患糾紛,提高護理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1]呂麗娟,宋倩.手術室護理的風險管理[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1,12(2):241-242.
[2]陳慶華.淺析手術室的護理風險管理[J].醫學信息.2010,5(23): 1346-1347.
[3]黃海明,王瑛,王曉枚,等.風險管理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4):1943-1945.
R473.6
B
1009-6019(2014)09-00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