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鵬偉姚 遠匡 偉郗正林
(1.江蘇省南京市畜牧獸醫站,江蘇南京 201112;2.江蘇省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學研究所,江蘇南京 210036)
雞新城疫抗體消長規律的監測與分析
臧鵬偉1姚 遠2匡 偉2郗正林2
(1.江蘇省南京市畜牧獸醫站,江蘇南京 201112;2.江蘇省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學研究所,江蘇南京 210036)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指由新城疫病毒(NDV)所引起的一種禽類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該病是危害世界和中國養禽業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被國際獸疫局(OIE)列為A類傳染病[1]。目前,接種疫苗是有效預防該病的措施,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新城疫疫苗免疫有時不能取得較為理想的保護水平,研究如何科學應用疫苗預防該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旨在監測新城疫母源抗體、新城疫疫苗首免和二免后抗體的水平,探索其消長規律,以有效評估雞群的免疫效果,并指導養雞場選擇適當時機進行科學免疫,有效預防新城疫的發生。
1.1 材料
疫苗:雞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二聯活疫苗,由哈爾濱維科生物技術開發公司生產,批號(2009)080012019。
檢測試劑:雞新城疫血凝抑制(HI)試驗抗原由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31226。
1.2 試驗動物
選擇同一批次1日齡健康固始雞600只,隨機分為3組,Ⅰ組用于監測新城疫母源抗體水平,未進行新城疫免疫;Ⅱ組用于監測新城疫首免抗體水平,根據Ⅰ組母源抗體檢測結果于12日齡進行新城疫疫苗首免;Ⅲ組用于監測新城疫二免抗體水平,根據Ⅰ、Ⅱ組的抗體檢測結果,分別于12日齡和40日齡進行新城疫疫苗的首免和二免。按照疫苗推薦劑量進行飲水免疫。
1.3 方法
1.3.1 樣品采集
Ⅰ組分別于1、4、7、10、13日齡采血,分離血清待測;Ⅱ組分別于12、19、26、33、40、47日齡采血,分離血清待測;Ⅲ組分別于40、47、54、61、68日齡采血,分離血清待測。
1.3.2 抗體測定
采用血凝- 血凝抑制試驗技術(HA-HI),按照國標《新城疫診斷技術(GB/T 16550-2008)》所規定的方法操作[2]。
1.3.3 結果判定
以完全抑制凝集的血清最大稀釋度為該檢測樣品的抗體效價。本試驗把抗體水平4 log2作為保護臨界值來評價免疫效果,當雞血清HI抗體效價高于4 log2時,免疫效力較好,判定為合格,低于4 log2時,免疫效力低下,判定為不合格。
2.1 新城疫母源抗體水平變化規律
如圖1所示,新城疫母源抗體平均效價在短期內(4d)呈上升趨勢,1日齡雛雞新城疫母源抗體監測合格率100%,4日齡達到峰值(8.2log2),隨后抗體水平逐漸下降,7日齡時母源抗體水平仍然較高,13日齡母源抗體降至4.2 log2,臨近保護臨界值4 log2。

圖1 雞新城疫母源抗體水平變化
2.2 新城疫疫苗首免后抗體水平變化規律
根據雛雞新城疫母源抗體的監測結果,選擇12日齡時對Ⅱ組試驗雞進行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并對免疫后抗體水平變化進行監測。監測結果顯示,12日齡首免后,抗體平均水平在1周內上升較為緩慢,免疫1周后開始迅速上升,至26日齡達到峰值(8.9log2),抗體合格率100%,之后抗體水平開始下降,40日齡時平均抗體水平雖然略高于4 log2,但抗體水平整齊度不高,合格率僅70%。

圖2 雞新城疫疫苗首免抗體水平變化
2.3 新城疫疫苗二免后抗體水平變化規律
根據新城疫母源抗體及首免抗體的監測結果,選擇12日齡和40日齡時分別對Ⅲ組試驗雞進行新城疫疫苗的首免和二次免疫,并監測二免后的抗體水平變化。如圖3所示,二免后抗體水平呈上升趨勢,至61日齡時達到峰值(9log2),抗體整體水平較高,且二免后所有抽檢樣品抗體整齊度較好,免疫合格率均為100%(見圖3)。

圖3 雞新城疫疫苗二免抗體水平變化
3.1 新城疫母源抗體的變化規律
根據新城疫母源抗體的監測結果,總的來看,在出雛后2周內,抗體分布的整齊度較好、合格率較高,抗體效價均高于臨界保護值,有較好的免疫保護力。母源抗體水平在較短時間內即可上升到高峰,之后緩慢下降。雛雞出生后,通過從卵黃囊中吸收抗體,維持雛雞在出殼后兩周內抗體保護水平,但隨著日齡的增加,由于卵黃囊的消失,母源抗體開始迅速下降,無法維護抗體保護力。因此,新城疫母源抗體在一定時間內可使雛雞被動得到保護,而同時又會對免疫接種產生一定影響。在養雞生產中應增強親代雞群免疫狀況、加強飼養管理,提高父母代抗體水平,從而提高雛雞母源抗體整體水平和整齊度,增強被動免疫的保護力。
3.2 新城疫疫苗首免時間的確定
雛雞只能在較短時間內,通過母源抗體獲得免疫保護力,但隨著母源抗體水平的下降,雛雞對病原體的易感性升高,而過早或過晚進行主動免疫,又會因為時機不當而可能造成抗體產生遲緩,使機體不能得到有效保護,或是殘留的母源抗體對主動免疫產生干擾而造成免疫抑制,其結果都是無法達到滿意的免疫保護的效果[3]。因此應對母源抗體進行跟蹤監測,以確定合適的首免時機。從本次試驗的結果來看,13日齡時雛雞的母源抗體水平已經接近臨界值,因此新城疫疫苗首免時間應選擇在11~13日齡較為適宜,既避開了母源抗體的高峰期又縮短了免疫空白期。
3.3 新城疫首免、二免后抗體的變化規律
根據首免抗體監測結果,首免后抗體平均水平在1周內上升較為緩慢,1周后開始迅速上升。推測可能是首次免疫,抗體水平在短期內無法迅速達到較高含量,需要經過一定潛伏期后才能產生免疫應答,抗體水平迅速升高。選擇40日齡二免后,抗體水平上升較為緩慢,但仍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這可能是在首免抗體水平處于下降期但未降至臨界值以下時,給予二次免疫,誘發再次記憶免疫應答,起到了免疫增強作用,抗體水平升高且維持時間也比初次應答增長。從本次試驗首免、二免抗體水平監測結果來看,雛雞新城疫首免后,選擇40日齡左右加強免疫,可達到較好的免疫效果。
[1] BW.卡爾尼克. 禽病學(第十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691-712.
[2] GB/T 16550-2008,新城疫診斷技術[S],2008.
[3] 王凱. 雞新城疫免疫效果的影響因素及防治對策[J]. 中國家禽,2010,32(18):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