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魏 萊圖片說明:邁克·墨菲 近年來空氣污染使中國市場的空氣凈化器需求迅速增長,不少國外知名空氣凈化器品牌進駐中國。來自瑞士IQAir AG公司的HealthPro?就是其中一員。該公司中國區CEO邁克·墨菲日前在北京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說,HealthPro?空氣凈化器在中國市場上單價相對較高,但去年也有一段時間供不應求。在中國這場“清潔革命”中,一個全新的市場正在構造。 環球時報:在空氣質量比較好的發達國家,需要空氣凈化器嗎?你們公司的產品來自瑞士,瑞士公司又是如何想到做空氣凈化器產品的呢? 邁克·墨菲:發達國家對環境與空氣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使用空氣凈化器也是流行的做法。因為一些過敏性疾病不是由于直接的空氣污染,而是由于換季時節空氣中的潮濕空氣與粉塵、灰塵、寵物皮屑以及霉菌混合作用而引起的。特別是過敏性體質人群更需要空氣凈化器來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瑞士IQAir AG公司是一個家族企業,從1963年開始起步涉足空氣凈化器行業。公司的研發總部在瑞士和洛杉磯。自1999年起,公司的產品進入亞洲市場。2002年開始進入中國。 環球時報:你如何評價中國的空氣凈化器市場? 邁克·墨菲:凈化器市場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各種廠商的新產品涌入市場,面對幾百種空氣凈化器產品,消費者感到眼花繚亂,難以辨別。這樣的問題不僅是中國市場才有,在世界其他地區也很常見。我認為最終消費者會在“質量、服務和價格”3個考量因素中選取兩個來決定究竟選擇什么公司的產品,因為很難有一個空氣凈化器公司能同時把這3個方面都做到最好。作為達到工業級的空氣凈化器,我們產品的突出特點是質量可靠,使用時間長,已經在高凈度實驗室、醫院等普遍使用。 另外,一些機構對凈化器的評價方式也不夠嚴謹。比如評價的標準過度看重消耗了多少電能,而不是看清除了多少灰塵與有害顆粒物,還有,其測試產品的時間只有20分鐘到1小時,如果用1年、10年甚至30年去衡量一個產品的質量,可能就會得出另外一個結論。 環球時報:聽說你們公司近期還為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捐贈了空氣凈化器,這是出于什么考慮? 邁克·墨菲:清潔的空氣不僅關乎人類健康,對動物同樣如此。我們的產品在動物居住的環境中也經常使用,比如蝴蝶飼養房及大猩猩飼養房等。中國的珍稀動物大熊貓舉世聞名,去年我們參觀了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后,就打算為保護熊貓的生存條件做微薄貢獻。目前,我們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多個熊貓產房中都安裝了空氣凈化器,希望能為即將在7月出生的熊貓幼仔以及研究人員提供清潔空氣。 環球時報:據你預測,中國空氣凈化器市場的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邁克·墨菲:過去幾年空氣凈化器行業在國內市場發展迅猛,盡管并不能確定中國空氣污染狀況會繼續惡化,但好在人們對空氣污染及對健康危害的認識正在逐漸覺醒。空氣質量水平每日監測報告的推出,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的廣泛應用促進了這一進程。我們感覺自身仿佛置身于一場“清潔革命”,一個全新的市場正在構造。空氣凈化行業的商業機遇將不僅受限于空氣凈化器生產本身,每一個與空氣凈化器上中下游有關的領域,以及預防和防治空氣污染的領域都會在未來幾年遇到可期的商業增長。 環球時報:一些人不愿意購買凈化器,認為即便通過使用空氣凈化器,把室內空氣質量提高了,但在室外依然要面對質量較差的空氣,對此你怎么看? 邁克·墨菲:這樣的想法邏輯上可以理解,但并不有益于健康。的確,在室外沒有空氣凈化器,會受到惡劣空氣對健康的損害。在室外,我個人的建議是使用有過濾功能的“口罩”,目前別無他法。不過,很多人每天約有90%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我們不能保證所有時間吸入肺部的都是清潔空氣,但可以做到盡可能地減少不清潔空氣吸入肺部,減少對肺部和身體造成的不良負擔與反應。比如說,一個吸煙者如果從每天吸煙20根減少到每天吸煙2根,我們不能說這個人就沒有患肺部疾病的風險,但很明顯,我們可以認為他患肺部疾病風險的概率大大降低了。當然,中國的空氣污染問題還要從“源頭上”根治與處理,比如,預防與限制不達標的氣體排放,堅決禁止與嚴格處罰那些給空氣帶來有害粉塵、灰塵的工程項目。否則,普通中國人只能通過使用空氣凈化器這樣“被動”的方式,來保護自己,治標不治本。▲
環球時報201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