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農業部統一部署,由農業部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中心組織編制的“2013年度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正式發布,確定了糧油、蔬菜、果品、茶葉和其他等5大類679個產品、820家生產單位的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中心負責人介紹,經過縣級推薦、省級初核和專家審核,目錄基本上優選出了當前我國較有影響的種植業食用農產品。其中,有相當部分是歷史悠久的地方特產和名產,有3/4通過了“三品一標”和良好農業規范(GAP)等認證,質量安全可靠。
目錄的編發旨在發揮我國農業資源豐富和地域特色農產品眾多的優勢,發掘、保護、培育和開發一批名特優新農產品。通過目錄編發,可以引導各地進一步發揮區域優勢,促進優質優價機制的形成和完善,變特色產業為優勢產業,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篩選推介一批名特優新農產品,結合全國糧棉油糖高產創建和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等工作,推進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同時,目錄的編發也是培育農產品品牌、滿足市場消費需求和提振消費信心的需要。
據了解,自2013年7月開始,目錄的編制經過籌備、征集、審核、公示等嚴格程序,按照“寧缺毋濫”的總體要求,堅持“真實可信、公益服務、動態管理”的基本原則,從各地上報推薦的3470個產品、2947家生產單位中篩選產生的,產品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基本包含了糧食、油料、蔬菜、水果、茶葉等種植業食用農產品,而且各類產品的分布比較合理,有較強的代表性。根據有關規定,該目錄每兩年發布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