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醫院普外三科 湖南湘潭 411100
護理風險管理對普外科護理管理中效果的影響
陳穎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醫院普外三科 湖南湘潭 411100
目的:研究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為今后普外科護理提供參考和借鑒。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期間普外科收治的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兩組,觀察組進行風險護理,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發生護理風險事件和護理管理的得分情況,分析護理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效果的影響。結果:兩組患者在風險護理中,觀察組發生發藥、加藥、注射錯誤、溝通不良以及患者跌倒、墜床的不良護理事件低于對照組,而在護理滿意度的比較中,護理滿意比對照組高。結論:護理風險管理能提高護理人員在護理中的干預性和預見性,加強護理風險的管理可以見醫患之間的糾紛,使患者滿意,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護理質量,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護理風險管理;普外科;護理
護理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RM)是識別、評估及處理純在或潛在護理風險的過程,避免護理過程中發生不良事件給患者造成的損害。普外科(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是以手術為主要方法治療肝臟、膽道、胰腺、胃腸、肛腸、血管疾病、甲狀腺和乳房的腫瘤及外傷等其它疾病的臨床學科,是外科系統最大的專科。外科患者一般病情較為復雜,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1],變化較快使得護理風險加大,引起護理糾紛和投訴,護理質量下降。近幾年來,我院通過增強護理風險管理,普外科護理質量明顯提高,現將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普外科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60例。觀察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齡為17~60歲平均年齡(40.5±3.5)歲,病因主要包括:膽囊炎、急性腸胃炎、胃炎,急診,對照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為18~50歲,平均年齡(36.5±3.8)歲,病因主要包括消化道出血、甲狀腺炎、急性闌尾炎、結腸癌。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因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分組具有高度可比性,患者均是在知情同意下簽署相關協議,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1.2 管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觀察組采用風險管理方式進行護理,具體方式如下:①加強護理人員的護理風險知識的培訓,增強護理人員的護理風險管理意識,培訓的內容應該包括對于患者突發情況的處理,護理的常規操作和普外科專業護理技術,急救技術。聘請專業人員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增強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護理人員在患者和患者家屬接觸時應該具有一個專業的態度,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感和工作作風,避免因為在言語上的失誤而引發的糾紛。②護理風險的控制風險管理的關鍵是進行風險控制,控制手段主要包括制訂護理常規及操作規程、護理安全管理制度、重點環節操作流程、護士長夜間查房等,經常督促各項措施的落實情況。護理人員應該制定好合理的輪班時間,避免出現無人護理,在護理期間對患者的輪椅、欄桿、剎車等定期檢查,對于患者容易撞到、摔倒的地方放置提示標語,保持地面的整潔衛生,防止患者滑到摔傷,保持病房環境良好舒適,在輪班時進行工作的交接,建立完善的護理風險管理組織體系[2]:護理部-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及護理安全管理委員會-護理質控小組及安全管理小組-科室護理質控小組及安全管理小組。③對于護理人員應定期組織內部討論大會,了解護理人員的情緒波動,樹立護理人員的信心,排解護理人員在工期間的壓力。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在護理期間發生患者跌床、墜床、溝通不良等不良風險事件的情況,并計算出發生風險護理事件的發生率和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評分。
1.4 效果評價
臨床治愈[3]:患者在預計時間內疾病治愈,相關指標恢復正常,患者康復出院,有效:患者癥狀有所減輕,相關指標較之前有所改善,無效:患者的相關指標和疾病癥狀較之前沒有改善,需住院接受治療。
1.5 統計學處理
數據的收集與處理均由我院數據處理中心專門人員進行,保證數據真實性與科學性。初步數據錄入EXCEL(2003版)進行邏輯校對與分析,得出清潔數據采用四方表格法進行統計學分析,分析結果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在在護理不良事件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0.0%,而對照組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48.3%,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比對照組發生率低,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護理不良事件情況比較(n,%)
2.2 兩組護理管理結果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風險護理滿意度的中位評分97.5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2分,詳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管理結果滿意度比較(±s,分)

表2 兩組護理管理結果滿意度比較(±s,分)
組別例數護理滿意觀察組60 97.5±1.6對照組60 84.2±1.3 t值49.9727 P值0.0000
醫療護理行為時醫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患者的生命與健康"醫療風險無處不在"已經成為公認的事實,只要有護理活動,就存在護理風險[4]。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知識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法律意識和健康意識也逐漸提高,醫患關系趨于緊張,醫療糾紛也逐漸增加,對于醫院來說不僅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也有損醫院的正常工作。在實際的臨床護理中,護理風險可以說隨處可見,即便是一些很細微的事也有可能導致護理部良事件的發生,從而導致醫患糾紛發生,所以風險護理管理對普外科護理風險管理有重要影響[5]。
護理風險的管理其目的是在于規避風險,降低護理中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減少由于護理不良事件對患者造成的傷害,提高護理的質量,減少醫患糾紛,同時也是為醫院樹立良好的救死扶傷形象[6]。護理風險的管理有利于患者和患者家屬對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的提高,有利于進一步改善醫患之間的關系,讓患者積極的而配合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得的業務水平,護理質量能大大提高。研究顯示,在兩組患者護理中,觀察組施行風險護理管理,墜床、跌倒等不良風險事件均小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護理風險的管理是一件任重道遠的工作,但是具有深遠的意義,護理風險管理能有效地提高護理的工作質量,同時也能讓護理工作更加規范化,質量化,高效化,科學化,安全化,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1]張海燕.風險管理對普外科護理管理效果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3,34(36):7741-7741.
[2]雷玉珍.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7,26(4):418-420.
[3]袁倩倩,謝唯雙.普外科護理管理中風險管理的應用體會[J].價值工程,2013,(33):108-108,109.
[4]余凌.護理風險管理在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4):638-639.
[5]包彩華.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0):103-104.
[6]暢亞紅.探討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病房中的應用價值[J].按摩與康復醫學(中旬刊),2012,3(9):233-234.
R473.6
B
1009-6019(2014)10-00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