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超平
湖南省安化縣人民醫院呼吸科 湖南安化 413500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臨床護理分析
袁超平
湖南省安化縣人民醫院呼吸科 湖南安化 413500
目的:探討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過程中實施護理干預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于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6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為研究對象,對護理干預過程及臨床效果進行分析評價。結果:經綜合護理干預治療后,顯效93例,顯效率為68.4%,有效40例,有效率為29.4%,無效3例,無效率為2.2%。結論: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疾病過程中,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治療能夠取得令人滿意的臨床效果,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發展、改善臨床癥狀,具有較高臨床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護理干預;護理措施;效果評價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指呼吸性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以及肺泡充氣過多呈持久性擴張,同時伴有肺泡間隔破壞,肺組織彈性減弱和肺容積增大的病理狀態[1]。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根治難度極大,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因此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對促進患者身體康復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對我院于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6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總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6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95例,女性患者41例,年齡47-77歲,平均年齡(53.7±7.9)歲,患者病程1-12年。全部病例均符合由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于2002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治指南》中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相關診斷標準[2]。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中合并心肺病者27例,合并自發性氣胸者42例。
1.2 護理方法
1.2.1 飲食護理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呼吸負荷較重,能力消耗巨大,因而容易導致患者出現營養不良。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的飲食護理,鼓勵患者多攝入含有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同時注意補充維生素,幫助患者改善機體營養狀態,叮囑患者禁食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干果、堅果等,防止引起便秘,影響自身呼吸功能。患者飲食不宜過飽,以少食多餐為原則。如患者病情嚴重,應當在進食前及進食后吸氧約3-5min。
1.2.2 氣道濕化
采用5mgα蛋白酶、5 mg地塞米松、8萬U慶大霉素與20ml生理鹽水進行混合,患者進行霧化吸入,每次吸入時間不超過20min,吸入過程中如患者發生呼吸困難癥狀則改為側位或遠位吸入。如患者存在嚴重呼吸障礙,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如發現痰液阻塞氣道應及時采取措施加以清理,防止窒息。氣道濕化護理過程叮囑患者多飲水,每次約20-40ml,每間隔二十分鐘飲一次。
1.2.3 氧療護理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由于長時間的二氧化碳潴留,所以主要是通過缺氧來刺激呼吸中樞,而通過持續低流量吸氧是改善組織缺氧的主要措施,濃度一般為20%-30%,流量為1.5-2.0 L/min,同時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做好排痰護理,密切觀察吸氧過程中呼吸道的濕化與溫度。在氧療濕化氣道后,護理人員應當協助患者翻身,叩擊患者背部幫助排痰。
1.2.4 排痰護理
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排痰指導。協助患者取舒適坐位進行深呼吸,深呼吸末屏氣連續咳嗽,直至痰液排除,或采用叩擊拍背方法協助患者排痰,運用手腕力量從肺底自下而上有節律地叩擊患者胸壁,震動氣道,促進痰液排出,拍背時注意觀察患者面色、呼吸頻率等。鼓勵患者多飲水,必要時可以靜脈補液以促進痰液稀釋。
1.2.5 心理護理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疾病根治難度極大,導致患者呼吸功能受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因此容易造成患者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甚至產生恐懼、絕望的消極心理。因此對患者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顯得尤為重要。在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實施心理護理過程中,應注重觀察患者心理狀態和心理變化情況,與患者成為朋友、保持良好溝通,傾聽患者焦慮、惶恐的原因,幫助患者制定并實施康復計劃。通過耐心講解,消除不良情緒,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主動配合治療。
1.3 評價判斷標準[3]
療效評價標準一共分為三個等級。顯效:臨床癥狀中咳痰、咳嗽、喘息等顯著改善。有效:臨床癥狀中咳痰、咳嗽、喘息等有一定好轉。無效:臨床癥狀中咳痰、咳嗽、喘息等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患者通過綜合性護理干預治療后,顯效93例,顯效率為68.4%,有效40例,有效率為29.4%,無效3例,無效率為2.2%。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治療后取得令人滿意的臨床效果。具體見表1。
表1 護理干預后患者臨床效果評價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肺氣腫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目前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已有部分研究能夠證實的以下危險因素可能誘發該疾病的發生,主要包括:①空氣污染,尤其是二氧化碳等物質的污染,②被動吸煙,長期遭受二手煙的污染,③兒童時期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病毒感染。此外,也有研究認為性別、遺傳和種族也可能與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發生有關[4]。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疾病的不同患者其臨床癥狀輕重程度也不完全一致,早期癥狀主要表現為慢性咳嗽、哮喘等原發病癥狀,隨后逐漸加重出血呼吸困難。肺氣腫患者在冬季更容易遭受呼吸道感染,因此要注意保暖、重視感冒預防。
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基本原則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同時對其他并發癥進行對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病理變化具有不可逆性,除采用藥物手段進行治療外,采用康復護理治療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改善其體質和心肺功能[5]。患者在家中可以采取家庭氧療方式,每天持續給氧10~15 h,能延長患者壽命,顯著提升和改善生活質量。
目前尚無特異性手段恢復由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導致的氣流阻塞。隨著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病理及發病機制的深入研究,使得抗炎治療成為治療該疾病的新手段,研究表明抗炎治療能夠有效控制氣道慢性炎癥的發展,同時可防止肺功能下降。國外有學者首先開展肺減容手術,應用于治療晚期彌漫性肺氣腫,相關指標均顯著改善,近年來我國也有學者采用該方法治療內科治療無效的較為嚴重的肺氣腫。綜上所述,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疾病過程中,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治療能夠取得令人滿意的臨床效果,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發展、改善臨床癥狀,具有較高臨床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1]賈瑞霞,宋俊蘭.慢性阻塞性肺氣腫70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2):388-389.
[2]張立艷.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護理策略[J].中國實用醫藥,2013,(35):188.
[3]符岸秋,葉學嫦.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刊,2012,14(4):706-707.
[4]王亞勤,鄭彩娥.應用綜合康復護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25-27.
[5]鐘麗麗,紀偉娟.心理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焦慮及領悟社會支持影響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0,(30):64-65.
R473.5
B
1009-6019(2014)10-00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