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秀燕 王維靜
山西省腫瘤醫院干部保健科 山西太原 030013
肺癌患者化療后不良反應的護理干預
史秀燕 王維靜通訊作者
山西省腫瘤醫院干部保健科 山西太原 030013
目的:研究分析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肺癌患者化療后不良反應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抽取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64例肺癌行化療患者,按照每組32例將其劃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綜合護理干預,將兩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結果:實驗組患者綜合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滿意度83.3%,顯著優于對照組的58.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接受化療的肺癌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能夠促進患者滿意度的提高,同時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值得臨床推廣。
肺癌;化療;不良反應;護理干預
肺癌即原發性支氣管肺癌,該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給人類的生命健康帶來很大威脅[1]?,F階段對于該疾病的治療效果不容樂觀,化療是其主要治療途徑。然而,化療很容易會引發一些臨床不良反應,必須引起大家的重視。本文通過對本院收治的肺癌行化療患者開展分組護理,探討其臨床護理效果,現將詳細情況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64例肺癌行化療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32例。對照組男18例,女14例,本組患者年齡均在37歲至81歲之間;實驗組男15例,女17例,本組患者年齡跨度與對照組一致。64例患者中屬于腺癌的有30例,屬于鱗癌的有34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史等一般資料的對比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日給予患者紫杉醇175mg/m2治療,將其溶解于500毫升生理鹽水中,對患者進行3到5小時的滴注治療。第二天到第五天通過順鉑20 mg/m2開展治療,連續治療4天。在滴注紫杉醇初期應對患者開展為期12小時的心電監測,實時觀察患者臨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在接受常規護理的同時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療效。
1.3 綜合護理干預1.3.1化療前護理
重視對患者的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該要在化療實施前向患者積極提供化療相關知識,分析化療的主要目的,重點介紹一些化療效果顯著的治療案例,提前告知患者化療過程中的主要注意事項以及化療配合技巧,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療心態。同時遵醫囑給予患者使用抗過敏藥物以及預防嘔吐藥物。
1.3.2 化療中護理
首先,嚴密監測患者在化療過程中的異常反應,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低血壓、過敏、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對患者毒副作用進行認真監控,如發現異常應立即進行處理。由于順鉑具有較明顯的腎毒性,針對腎功能存在缺陷的患者,使用該藥物應該更加謹慎,使用該藥物過程中應叮囑患者多補充水分,幫助患者將化療藥物順利排出。其次,為了預防化療過程中的藥物滲出血管,護理人員應注意在輸液過程中進行熟練操作。最后,具體分析患者經濟狀況以及用藥情況,優先選用經外周中心靜脈置管方式。使用兩種不同化療藥物之間,應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者0.9%氯化鈉注射液進行血管沖洗。針對長時間接受化療的患者,應加強血管保護,盡可能避免靜脈炎的發生[2]。
1.3.3 化療后護理
對患者化療之后的不良反應進行追蹤觀察,觀察患者的脫發狀況、白細胞減少狀況以及惡心嘔吐反應等。針對惡心嘔吐等消化道不良反應,情節嚴重的可以通過肌注止吐藥物進行控制。針對化療引發的食欲不振,應引導患者家屬進行科學的飲食護理,鼓勵患者多食用瘦肉、雞蛋、牛奶等食物,補充其所需營養。飲食準備應該兼顧色香味,增進患者食欲,提高化療效果。針對脫發現象,應告知患者這屬于藥物副作用,停止用藥之后頭發會重新長出來,化療期間建議患者利用假發、戴帽子等進行暫時掩飾,引導患者保持自信心態,緩解其恐懼心理,使其積極配合化療。針對骨髓抑制狀況,醫護人員每隔一天就要檢查患者血常規,如有需要可以每天檢測其血常規下降狀況,如果白細胞尤其是粒細胞出現下降,應將其移送至隔離病房,加強消毒工作,必要情況下可以使用抗生素[3]。針對血小板降低現象,盡量做好出血預防工作,防止劇烈運動。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11.0統計學軟件,描述性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1 實驗組患者通過接受綜合護理,患者滿意度效果優于對照組,實驗組取得了83.3%(26/32)的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的58.3%(18/ 3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實驗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頻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針對肺癌,化療作為現階段應用較為廣泛的治療方案,能夠對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發揮一定療效,但是很容易會引發較為嚴重的毒副作用。醫務人員必須要高度重視肺癌患者化療后的不良反應護理,有效緩解毒副作用[4]。綜合護理干預以增強病人的耐受性,減少不良反應發生頻率為主要目的,在化療前開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并讓患者使用抗過敏藥物以及預防嘔吐藥物;化療過程中實時監測患者臨床反應,重視輸液技巧并采取針對性措施減少靜脈炎等不良反應的發生;化療后積極開展心理引導,注重飲食護理并針對不良反應狀況進行臨床護理,全面促進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提高,療效顯著。
總而言之,通過對患者進行化療前、化療中和化療后的綜合護理,能夠顯著提升化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1]何麗穎,路輝,郭紅敏.中西醫結合治療非小細胞型肺癌及護理102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8(07):5-6.
[2]王建茹,張建菲.肺癌患者化療期間不良反應的護理對策[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11(10):48-49.
[3]李靜,張永軍,彭曦.腫瘤化療藥物信息化分級管理[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4,11(07):47-48.
[4]趙鳳娥,何曉玉,楊秋平等.綜合干預對腫瘤患者護理風險的影響研究[J].河北醫藥,2013,11(04):8-9.
R473.73
B
1009-6019(2014)10-0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