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繼華
大豐市同仁醫院骨科 江蘇大豐 224100
探討交鎖髓內釘治療脛骨骨折的有關問題
何繼華
大豐市同仁醫院骨科 江蘇大豐 224100
目的:探討交鎖髓內釘治療脛骨骨折的有關問題臨床研究。方法:隨機選擇2009年-2014年前來進行手術治療脛骨骨折的患者共計30例,采用交鎖髓內釘固定治療,觀察全部30例患者的骨折愈合時間等相關指標信息,對其進行分析表。結果:根據上述方法進行治,按照治療中具體情況來看,患者住院時間為(9±16)d,痊愈時間為(12.1±2.7)周,并發癥例數為2例(13.3%),,按照患者恢復情況來看,優為4例(26.7%),良為8例(53.3%),中為2例(13.3%),差為1例(6.7%),優良率為80%,采用交鎖髓內釘治療脛骨骨折有著顯著地療效。結論:采用交鎖髓內釘治療脛骨骨折能夠大大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出現的機率,值得在臨床上予以推廣應用。
交鎖骨內釘;脛骨骨折
脛骨骨折在臨床上屬于一種常見的損傷,從其解剖的特點來看,脛骨骨折延遲愈合和不愈合發生率較高,因此在臨床上建議采用交鎖髓內釘來治療脛骨骨折問題[1]。這種方式在固定的時候對軟組織剝離較少,能夠維持脛骨長度,對骨折處的傷害降到最低,減少骨折治愈后并發癥出現的機率。本文選取30例脛骨骨折患者的臨床病例和相關信息做以比較,探討交鎖髓內釘治療脛骨骨折的臨床治療效果,詳細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隨機選擇2009年-2014年前來進行手術治療脛骨骨折的患者共計30例,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15例,其中男性患者共計21例,女性患者共計9例,年齡在23-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7.3±6.3)歲,因交通事故受傷的患者共計18例,因高空墜物而受傷的患者共計7例,因其他原因導致受傷的患者共計5例。兩組患者無論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交鎖髓內釘固定治療。在固定前對其進行連續硬膜外麻醉,從膝關節的正中縱向切口,將髕骨向外側拉開,使其位于脛骨結節髕韌帶止點上方、平臺下1cm處,做一開口將導針植入,當擴髓內釘的直徑粗為1mm的時候置入髓內釘[2]。之后根據實際情況對患者的置入情況進行調整。不論是進行靜力型固定還是動力型固定,在手術后的10天左右均可以進行適量的功能訓練。如患者采用靜力型固定方式,在術后6-19周對患者進行X線檢查,顯示有骨痂形成時便可取出兩個較遠端的鎖釘,之后進行靜力固定后動力化[3]。
兩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均需要征得患者同意之后進行手術治療,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和承受能力進行方案制定,如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應當立即停止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補救。
1.3 觀察指標
根據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愈合時間和并發癥出現的概率和患者術后優、良、中、差所占比例及兩組患者的優良率等相關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1.4 療效判定
按照Johner-Wruh方法進行評定,分為優(可以正常活動,不影響日常生活,基本無疼痛感伴隨)、良(關節較為靈活,可以做以簡單的活動,活動中偶爾伴隨有疼痛感)、中(活動不靈活,活動時伴有中度疼痛,能夠在他人的輔助下進行日常生活)、差(嚴重疼痛,關節不能活動,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幾個程度[4]。
1.5 統計學意義
本次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根據上述方法進行治,按照治療中具體情況來看,患者住院時間為(9 ±16)d,痊愈時間為(12.1±2.7)周,并發癥例數為2例(13.3%),,按照患者恢復情況來看,優為4例(26.7%),良為8例(53.3%),中為2例(13.3%),差為1例(6.7%),優良率為80%,采用交鎖髓內釘治療脛骨骨折有著顯著地療效,詳見表1、表2.
表1 30例患者情況
表2 30例患者手術后優良率情況
脛骨骨折在臨床上屬于較為常見損傷,而采用交鎖髓內釘對其進行治療的方法隨著臨床科技的發展和醫學技術的不斷提高,近幾年內逐漸發展起來.該種治療的主要特征是能夠維持骨長度,在治療過程中控制骨折部位的穩定性較好,有利于關節鍛煉恢復和恢復前期的負重。
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脛骨干骨折手術操作簡單,手術時間較短,最重要的是無需剝離軟組織,對患者的組織傷害降到了最低。值得一提的是,在手術中要注意一下幾點:首先,在選擇手術切口是應當機娘在髕韌帶內側,有利于后期膝關節的功能恢復,其次,在脛骨全段的解剖標志較為突出,在相關儀器的協助下可以閉合位、穿針能夠容易達到預期效果,再次,在安裝骨折前端交鎖時候,可以再X線透視下地骨折分離情況進行檢測,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使骨折間隙縮小,容易進行下一步操作,最后,50%以上的患者術后都會產生膝關節疼痛的感覺,該現象屬于正常現象,在手術中可以注意將髓內釘釘尾穿入時對側骨皮質2個螺紋便可[5]。采用交鎖髓內釘方法對脛骨骨折患者進行治療可以保證骨膜血管盡可能不受手術的影響,保證血液的正常供應,從生物力學角度來看,將干擾程度降到最低,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患者傷口骨折處的愈合。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采用交鎖髓內釘治療脛骨骨折,患者骨折的治愈率高達98%-99.5%[6],值得在臨床上就這一方法進行深入研究,在現有的基礎上更佳完善,更好的運用在臨床治療上,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兩組脛骨骨折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療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可以明顯看出,采用交鎖髓內釘的方法進行治療有著顯著地治療效果,大大縮短了患者的治療時間,降低了術后并發癥的風險,值得在臨床上予以廣泛推廣和應用。
[1]唐科,劉國平,李繼云,等.交鎖髓內釘治療脛骨骨折[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3,6(3):259-260.
[2]劉曉峰.交鎖髓內釘治療脛骨骨折40例臨床研究[J].臨床探討,2013,11(32):137-139.
[3]李東海,李東平.交鎖髓內釘治療脛骨骨折的臨床體會[J].論著臨床論壇,2011,31(13):102.
[4]唐三元,王旭生,王素偉,等.交鎖髓內釘治療脛骨骨折的有關問題探討[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2,9(2):116-118.
[5]李建卿,李寶林,麥興進.交鎖髓內釘治療脛骨骨折40例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2010,21(18):51-52.
[6]江洪和,王長純,張成敏,等.多節段全脊椎截骨術校正脊柱后凸畸形[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4,1(10):20-23.
R683.42
B
1009-6019(2014)10-01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