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東
寧夏固原市醫院 寧夏固原 756000
癲癇易發病癥的常見診療手段分析
史曉東
寧夏固原市醫院 寧夏固原 756000
本文對癲癇易發病癥進行了詳細的闡述,研究和分析了癲癇易發病癥常見的診療手段,以期有助于幫助人們認識到癲癇易發病癥的危害,做好癲癇病的預防工作,注重日常的身體保健事項,保持身體的健康。
癲癇易發病癥;常見診療手段
1.1 癲癇易發病癥
癲癇病是一種大腦功能性障礙的慢性疾病,病癥較為復雜。它是由于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所引起的,是神經系統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癲癇的病發率與患者的年齡有著直接的關系。現代醫學理論認為,一周之內的嬰孩病發率最高,隨著的年齡的增大,病發率則會不斷的降低。同時,性別不同,患病率也不同。一般情況下,男性與女性的癲癇病發率為1.15∶1~1.7∶1。
1.2 癲癇易發病癥的病因[1]
癲癇易發病癥的病因較為復雜,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首先,原發性癲癇。這種癲癇又被稱作為特發性癲癇。其出現的病因不明確。即便是利用高科技的醫療技術手段,仍舊無法確定其發生的原因。其次,繼發性癲癇。導致這種癲癇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局限性腦部疾病導致的
其一,先天性異常。由于大腦皮質發育不全導致的。其二,外力作用導致的腦損傷。比如:顱腦手術后,腦卒中后,顱內感染后造成了腦部損傷。其三,產傷。孕婦分娩時,導致的腦出血或者缺氧等原因造成的先天腦部發育畸形。這種癲癇易發病癥的病發率最高,超過了百分之三十。其四,炎癥。主要是因為中樞神經系統受到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螺旋體感染所導致的。其五,腦血管疾病。比如:腦動靜脈畸形,腦出血等。其六,顱內腫瘤。其七,遺傳代謝性疾病。比如:腦-面血管瘤病等。其八,⑧神經系統變性病。比如:Alzheimer病等。
(2)系統性疾病其一,缺氧性腦病。比如:肌陣攣性發作引起的。其二,代謝性腦病。比如:低血糖癥可導致癲癇發作。其三,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壓腦病等。其四,熱性驚厥。這也是導致難治性癲癇一大誘因,治療難度較大。其五,子癇。其六,中毒。
2.1 癲癇易發病癥的診斷手段分析
癲癇易發病的診斷手段主要分為三個方面[2]:其一,是否為癲癇。由于癲癇病患者在發病時神志不清,無法與其進行語言上的溝通。因此,需要及時的了解患者的病例。這也是判斷是否為癲癇病最為常見的診斷方法。另外,還可以對患者進行腦電圖檢查,來確認是否為癲癇。這也是最為科學的確診方法。其二,是癲癇的哪一種。其三,查明病因。在癲癇病癥確定之后,要查明病因。比如:可以詢問有無家族病史,有無產傷,腦炎,腦膜炎等病史,腦部有無受過外傷等等。另外,還需要注意檢查患者神經系統局限的體征。并以此為依據,來進行相關的身體各項檢查。比如:經顱多普勒超聲波,腦血管造影,核素腦掃描等等,來進一步確認發病的根源。
2.2 癲癇易發病癥的治療手段分析
癲癇病發作時,持續的時間較長,往往會在十分鐘以上。發作時,癲癇病患者神志不清,喪失基本的思考能力,大腦處于昏迷的狀態。同時,還會出現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等現象。可以說,癲癇易發病癥的發作對人體的傷害較大,對人類身體健康存在著較大的威脅,死亡率較高。據國內流行病學的研究顯示,癲癇易發病癥的發病率約為總人群的千分之一,患病率約為人群的千分之五。采取何種手段來治療癲癇易發病被擺在了首要的位置,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3]。
第一,病因治療
病因治療適用于早期發現癲癇易發病癥的患者,要及時的要正軌醫院接受治療。在醫生了解患者基本的狀況之后,有針對性的進行其他各項身體檢查,幫助患者查明病因。之后,對癥下藥,擺脫癲癇病的患擾。
第二,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最常見的治療癲癇的方法。這種方法對于患者身體所造成的危害是最輕的,也是最為理想的治療手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服藥期間,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發現不適,要及時的反饋給主治醫師,及時的調換藥物。
常用抗癲癇藥
第三,心理治療
受到癲癇病痛的折磨,以及病發時的痛苦,在久治不愈的情況下,癲癇患者的心理將會變得消極起來。這對于癲癇易發病癥的治療來說,有著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在癲癇病的治療過程中,患者需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積極的配合醫生的治療。
第四,手術治療
在藥物無法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的時候,可以采取手術治療的方式。但是,手術治療也無法完全的根除癲癇,癲癇患者所需要承擔的風險系數較大。
第五,對癥治療
在選擇癲癇病癥治療方法的時候,需要慎之又慎。現階段,治療癲癇的方法很多,治療的方式也各個不同。比如:生酮飲食治療,精神心理治療等等方面。采取何種治療方法就需要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來決定。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癲癇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要采取科學的癲癇易發病癥的常見診療手段,做到及時的發現,及時治療,及時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癲癇患者的病痛,保證治療效果。
[1]許麗榮,魏靜麗,韓群英,等.五蟲散膠囊治療癲癇126例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08,3(25):120-122.
[2]王洪飛,周家利,馬華朝,等.神經調控治療特發性癲癇療效分析[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2,24(11):1050-1051.
[3]周家利,徐凌燕,蒲開春,等.中西醫結合治療特發性癲癇療效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09,7(3):278-279.
R742.1
B
1009-6019(2014)10-01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