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英皎
辰溪縣人民醫院骨傷科 湖南辰溪 419500
人工股骨頭置換應用于老年股骨頸骨骨折的臨床效果
楊英皎
辰溪縣人民醫院骨傷科 湖南辰溪 419500
目的:觀察人工股骨頭置換應用于老年股骨頸骨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資料選取本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診治的108例老年股骨頸骨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54例予以空心釘內固定術,研究組54例予以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并分析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的綜合手術結果、髖關節功能與術后并發癥相關情況。結果: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與住院時間無明顯差異(P>0.05),研究組患者下地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研究組治療的優良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術后各發生2例(3.70%)并發癥(P>0.05)。結論:人工股骨頭置換應用于老年股骨頸骨骨折效果顯著,促進患者髖關節功能康復,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人工股骨頭置換;老年股骨頸骨骨折;內固定
由于老年人骨質疏松且較脆弱,日常跌倒或下肢扭轉等運動均可能引起骨折,因此老年股骨頸骨骨折發病率較高[1]。臨床治療老年股骨頸骨骨折的主要目的在于縮短臥床時間、減輕病痛,提升術后生活質量[2]?;诖耍狙芯糠治鋈斯す晒穷^置換應用于老年股骨頸骨骨折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資料選取本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診治的108例老年股骨頸骨骨折患者,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研究組54例,男女比例32:22,年齡61-82歲,平均年齡(68.64±9.27)歲,對照組54例,男女比例31:23,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68.24±9.34)歲。兩組患者中左側股骨頸骨骨折58例(53.70%),右側股骨頸骨骨折50例(46.30%)。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基線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詳細檢驗與牽引治療,術前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進行麻醉。對照組患者予以空心釘內固定術,取平臥位并抬高臀部,X線檢查后制定合理手術方案,完成股骨頸骨折空心釘內固定術固定[3-4]。研究組患者予以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行髖關節后外側切口將后關節囊切開,將患者骨折筋斷骨骨頭取出并取出其余骨塊碎渣,將髖臼圓韌帶窩內軟組織清理干凈后切除多余部分,術中保持40°俯傾角與20°前傾角,選擇型號相當人工股骨頭假體植入,內置負壓引流管于關節腔內后逐層縫合切口。術后對患者進行充分防脫位與功能康復訓練護理干預,結合鈣質、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補充,促進整體療效。術后進行為期1年隨訪,觀察兩組患者髖關節康復效果。
1.3 療效觀察指標
①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與下地時間。②采用Harris評分法評價兩組患者治療后髖關節功能恢復效果(優: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69分)。③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④對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5-7]。
1.4 統計學處理
2.1 兩組患者手術綜合結果對比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與住院時間無明顯差異(P>0.05),研究組患者下地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綜合結果對比(±s,n=54)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綜合結果對比(±s,n=54)
組別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住院時間(d)下地時間(d)研究組82.24±22.15 273.17±42.07 16.39±3.42 11.24±4.91對照組71.39±11.37 266.85±43.51 17.31±2.98 52.46±21.08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髖關節功能評分對比
研究組治療方案總優良率為87.04%,明顯優于對照組的64.81%(P<0.05),詳細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髖關節功能評分對比[n(%)]
2.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兩組患者術后各發生2例(3.70%)程度相當的感染,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本研究資料選取患者均為老年股骨頸骨骨折患者,從骨折原因方面來看患者中由摔跌傷導致骨折47例(43.52%),由交通事故導致29例(26.85%),由墜落導致21例(19.44%),其他原因11例(10.19%),其他基線資料不具統計學意義。內固定術是骨科常用手術方法,臨床具有手術過程簡單、創口小等特點,但在老年骨折中容易造成患者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難以達到根治效果,許多患者需要進行二次手術,且術后患者下床時間較長,生活質量難以保證[8]。研究組選取的人工股骨頭置換是高齡骨折患者的理想方法,利用關節假體良好契合患者關節腔,提升術后髖關節功能恢復效果,縮短術后康復時間,安全性更高。
觀察研究結果可見,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與住院時間無明顯差異,表明內固定術與人工股骨頭置換對老年股骨頸股骨折的治療均達到預期效果,均可有效治療患者股骨頸骨骨折。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髖關節功能評分結果,可以看出研究組患者經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后總優良率為87.04%,明顯優于對照組的64.81%,且研究組術后下地時間更短,表明研究組治療方案對患者髖關節功能的遠期康復影響效果明顯,原因在于關節假體植入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對患者關節腔的契合效果與吻合度更佳,避免出現術后髖內翻畸形并發癥,有助于患者術后運動功能的恢復,從而縮短患者下地時間,提升治療的預后效果。
兩組患者術后均出現術后感染并發癥,且感染程度相當,為減少患者術后感染情況,應在術前24h予以相關抗生素預防性治療,維持患者機體酸堿度與水電解質平衡,進行充分的抗感染治療,從而減少術后感染對患者創口愈合情況的影響,促進整體治療效果,醫院應將此作為老年股骨頸骨骨折治療的重點內容加強管理。另外,實際治療中考慮到患者年齡特點,易產生焦慮、緊張情緒,護理人員需對其進行充分的心理干預,在圍術期充分緩解患者消極情緒,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手術,從而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
綜上所述,人工股骨頭置換應用于老年股骨頸骨骨折效果顯著,促進患者髖關節功能康復,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1]劉培倦,陳亞洲,李貴堅.DHS內固定與人工股骨頭置換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對比研究[J].當代醫學,2011,17(21):10-12.
[2]曾偉清.小切口人工股骨頭置換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5):168-170.
[3]黃武,趙欽來,賀云松.90例高齡患者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后臨床療效分析[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3(8):1142-1143.
[4]馬戰備,趙曉宇,于濤.全髖關節置換與人工股骨頭置換治療96例老年股骨頸骨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J].四川醫學,2013,34(2): 260-261.
[5]嚴勝軍.全髖關節與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277-278.
[6]趙莉敏.人工股骨頭置換術65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1):5198-5199.
[7]袁展程.人工股骨頭置換治療高齡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0(11):858-859.
[8]白振國.人工股骨頭置換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體會[J].山東醫藥雜志(下半月刊),2012,14(3):347-348.
R683.42
B
1009-6019(2014)10-01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