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偉
在現代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已成為音樂課堂上的重要教學輔助手段。使教學更具有直觀性、生動性。合理運用,可以為音樂教學創設情景,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音樂才能。
一、在欣賞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創設情境
音樂教學包括唱歌、音樂欣賞、識讀樂譜、器樂演奏等。通過在不同課型的音樂課上學習音樂,掌握音樂基本音樂要素,再通過教師的引導,聽懂更多音樂。使學生在音樂中感受美、體驗美、表現美、創造美,才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以聆聽為主,恰當運用流程式課件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情境,能吸引每個學生融入音樂。每個環節,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每個環節都有學生參與思考,參與互動。提高學生音樂素養就成為水到渠成的事了。
例如,欣賞《卡門序曲》,通過多媒體感受、分辨管弦樂隊中各樂器的音色,讓學生親身體驗大鼓和镲的基本奏法,了解打擊樂器在樂隊中起到增加音量和烘托氣氛的作用。再利用視頻,使學生初步了解《卡門》的劇情,創設情景,讓學生融入音樂。按課程流程,欣賞主題A,利用PPT出示打擊樂器圖譜。學生根據圖譜運用跺腳拍手等聲勢,體驗音樂中表現的斗牛場上熱烈喧鬧的氣氛。而 C段通過兩遍奏出不同的速度、力度變化的旋律、音色能表現不同的情緒,再通過讓學生隨音樂進行聲勢訓練:跺腳、拍手,感受由弱到強的力度變化,啟發學生體會斗牛士由遠及近的感覺及斗牛士離觀眾忽遠忽近,勇敢斗牛、氣宇軒昂的音樂形象。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需要在聆聽中體驗,在體驗中感知,情感體驗是通過主動參與自動生成的。我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學生的注意力調整到最佳狀態。視聽結合,通過學生對本科問題的設置及回答程度中,判斷出學生對歌劇音樂的了解和掌握情況,幫學生找到欣賞音樂的信心和動力。將歌劇音樂及“序曲”這種嚴肅音樂,深入淺出地傳遞給學生,通過欣賞掌握音色、力度、速度、節奏、節奏類型等要素,培養學生的音樂想象力。
二、在唱歌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有助于理解歌曲情感
在唱歌教學中,演唱的技術是基礎,而情感才是關鍵。教師要教會學生唱歌曲旋律,更要教會他們理解歌曲內涵,表達歌曲內在情感。在教會學生唱一首歌后,如何處理歌曲情感呢?單靠老師抽象地講解是非??菰锏模瑢W生也很難感受到。而通過現代教學媒體——運用視頻影像,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情感,理解歌詞,有助于處理聲音、咬字、吐字、力度、速度,從而,初步學會處理歌曲情感。例如,在教《軍民大生產》時,通過教師精講,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現軍民紡織,生產的歷史背景,視聽結合,如身臨其境。使學生強烈地感受到軍民團結一心,為爭取抗戰勝利,不怕苦,不怕難,奮起斗爭,自給自足,豐衣足食的精神風貌。從心靈深處受到震撼和教育,對抗戰英雄產生敬意,斗志昂揚,為報效祖國和人民,努力學習,奮發向上。有情感支撐,再范唱,讓學生模仿,再回頭處理歌曲,反復推敲,共同體會歌曲意境。演唱效果會大有進步。
三、在樂曲創作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有益于培養創新能力
在音樂學教學中,創作是學習音樂的高級階段,對于中學生,它很難掌握。教師也需要有一定的音樂素養和功底才可以駕馭課堂。首先,平日要有視唱訓練基礎,學生要具備簡單識譜能力和較好的樂感,才可以進行簡單的樂曲創作教學。利用多媒體作曲軟件,就可以進行簡單的樂曲創作教學。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使學生有勇氣親自嘗試作曲,由淺入深,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創作教學中,要把基本音級搞清楚,一、四、五級,每個音級寫在黑板上熟練掌握后,再在作曲軟件中套用,學生在各自和弦范圍內的幾個音,按一定節奏和規律自由組合填寫,再小組互相視唱,很有新鮮感。加上表情記號,一首簡單又好聽的樂曲就會清楚、直觀、生動地顯示在學生面前。就可以在初步的音樂創作教學中感受到樂趣,益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一節好課在于教者能否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教師素質,業務水平,對音樂教學流程的操控能力,將不同音樂的美傳達給學生,獲得審美體驗。
多媒體技術雖具有優化教學過程的優點,但一定要適時合理運用,純粹以多媒體取代教師的主導地位,無序、無度地頻繁濫用,會大大影響教師自身技術素質及教學能力的體現及對音樂的理解。因此,應根據教學需要合理運用。多媒體使用不在于頻率,而在于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容易,學生愿意參與互動。發揮“錦上添花” 的作用,真正讓多媒體技術成為音樂教學的“點睛之筆”, 使之最大限度地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遼寧省大連瓦房店市第七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