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新課程改革在不斷深化,對于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構建高效課堂則是重要的一個環節。那么,什么是高效課堂呢?“高效課堂教學,是指教師以新課程理念和科學理論為指導,遵循教學規律、教學原則和各學科特點,采取一定的教學模式或流程,運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引領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簡單地說,就是使學生在一節課的時間里能獲取更多的知識,完成學習任務。但是,長期以來,有的學校對歷史學科不夠重視,再加上課時少,任務重,高考的范圍又廣泛,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提高成績可謂是難上加難。因此,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提高課堂效率。
對于歷史學科教學,每一位教師都有一些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和經驗。有的教師側重于幫助學生在理解中掌握知識,梳理知識體系,從時間、空間上給學生完整的認知。有的教師把練習作為重點,強調熟能生巧。有的教師把課堂或課后檢查作為重點,從而督促學生背誦……這些都可以說是傳統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我個人而言,則更傾向于課堂的實效性。
一、趣味課堂,高效之始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歷史課堂的趣味性,還得從歷史本身去探尋,由于歷史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因此,在提高課堂效率方面占盡先機。例如,在歷史長河中,不乏有“大禹治水”“懸梁刺股”“聞雞起舞”等益智故事,也有像“甲午海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等驚心動魄的戰爭畫卷,都能激發學生對歷史的自主探尋與思索。只要我們愿意深挖教材,學生對知識的追求就不是簡單的應付,從而能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自覺性。在實際教學中,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先聲奪人,注重“導學”。在上課前,我們可以先借助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影像圖片、軼聞故事、時事焦點等,一開始就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例如,在講述“抗日戰爭”時,引用日軍侵華時大量的歷史圖片,從視覺上讓學生獲得歷史信息。這樣,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激發了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習熱情,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2)課本插圖,直觀豐富。多姿多彩的插圖是歷史課本本身的一大特點,而學生喜歡的恰好是具有鮮活的、生命力的歷史。“歷史課程資源的核心即歷史教材中的插圖,涉及范圍廣,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民族關系等各個領域”,這些圖片可以從多個角度反映當時的概況,既是對教材內容的補充和完善,又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客觀地了解歷史。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課本插圖,既克服學生死記硬背時的枯燥乏味,又幫助了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記憶。
(3)多媒體教學,生動活潑。歷史的“過去性”,不可重復性,是歷史學科的特點,同時它又是具體的。但因教材的簡約性,使得原本生動活潑的史實顯得呆板、單調。因此,我們可以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去創設歷史情境。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中關于“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建議”中指出:“歷史音像資料包括圖片、照片、錄音、錄像和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等。充分利用歷史音像資料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歷史理解能力。”所以適當引用相關的影視材料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從而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理解并接受相關信息。例如,“虎門銷煙”的壯舉、“甲午戰爭”的風云、“開國大典”的盛況等。影視材料再現了歷史,從而加深了學生對歷史的認知。
(4)引用鄉土教材,觸摸“歷史”。通渭歷史悠久,留下了眾多的古跡和豐富的文化遺產。東漢杰出的“夫妻詩人”秦嘉、徐淑因作五言詩而著名;榜羅鎮因榜羅鎮會議而名垂青史;文廟街小學因毛澤東詩詞《七律·長征》正式發表而享譽于世等等。從這些身邊的歷史入手,讓學生感知歷史氣息。既拓展了內容,又提升了學生對家鄉的熱愛,進而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
二、構建高效課堂的措施
由于通渭縣地處貧困落后的山區,班級人數過多,總有部分學生對教學不感興趣,甚至還會出現在課堂搗亂的情況。針對以上問題,可以采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來提高課堂的效率。
(1)保持精力的集中,開創活躍的氣氛。大多數情況下,學校都將歷史課安排在上午第四節和下午第一節,從生物學角度看,這一時間是人體各方面最差的時候,因此,學生感覺精神疲倦、精力消退。根據心理學的“刺激——反應”學說,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刺激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最簡單的方法,不給學生放松走神的機會。如集體朗讀,或者以提問的方式來加大大腦的緊張度,或者補充歷史上的笑話。還可以運用一些幽默的語言來活躍課堂的氣氛。這樣,學生就會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精力就會始終集中在課堂上。
(2)抓好知識過關,做到每課有檢測。知識過關天天抓,節節抓,進行針對性地練習,留出一定時間讓學生當堂復習,通過復習,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達到對所學知識的鞏固。這樣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把“苦學”變成“樂學”,于是學生就會對學習歷史感興趣,教學就會事半功倍。
(3)把“今日事今日畢”變為“課堂事課堂清”。傳統的歷史教學主要是以“滿堂灌”為主。課堂是教師展示才華的平臺,教師講得過細、過多,占用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效果卻大打折扣。俗話說,教師教得精彩,不如學生學得精彩。利用一定的時間把預習和作業引入課堂,在課堂上完成一定的學習目標,適量做一些基礎的檢測試題,是打破滿堂灌的有效途徑。
當然,高效課堂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知識儲備,深挖教材,對各類教材融會貫通,才能更加自如地駕馭課堂,才能優化課堂教學,才能實現提高課堂效率的目標。
(甘肅省通渭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