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驕
摘 要:青龍縣城緊鄰南河左岸,左岸防洪堤防洪標準偏低,現狀防洪能力與青龍縣的發展不相適應,防洪形勢嚴峻,一遇較大洪水,南河河道左岸防洪堤即被淹沒,給青龍縣城區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因此只有盡快完善青龍縣城區防洪體系,才能有效應對頻發的洪水。近年來,青龍縣經濟迅速發展,而縣城現狀防洪標準不足20年一遇,已不能滿足青龍縣的經濟發展需要。隨著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對周邊環境要求也日益增高,合理完善縣城防洪體系,加強城區生態建設和瀕水景觀建設是十分必要的。規劃建設20年一遇堤防3600 m,充水橡膠壩4處,工程實施后,橡膠壩水面梯級相連,在南河城區段能夠形成長1262.5 m、水面面積8.3萬 m2的連續水面景觀,蓄水總庫容12萬 m2,可使城區面貌得到大大改善。堤防和清淤工程完工后,能夠與一期工程相銜接,進一步提高縣城的防洪標準,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關鍵詞:青龍南河 規劃 景觀
中圖分類號:TV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2(c)-0119-01
1 規劃項目基本情況
1.1 概述
青龍滿族自治縣位于燕山東麓,地處河北省東北部,東經118°33′40″~119°36′30″,北緯40°04′53″~40°36′41″。青龍縣處于環京津、環渤海經濟圈內,是首都經濟區及沿海開放區的直接腹地,縣城距秦皇島港口120 km,距京沈高速公路70 km,距北京市250 km,距天津市265 km,具有較好的經濟地理優勢。全縣總面積3508 km2,轄25個鄉鎮,396個行政村,總人口51.6萬人。青龍滿族自治縣城位于青龍河支流南河中游,南河發源于孟家窩鋪村老石槽和頭道杖子村,因流經縣城南部而得名。南河流域總面積為211 km2,其中青龍縣城以上流域面積144 km2。青龍縣城是青龍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人口36200人,城區面積12 km2,耕地2500畝。根據有關規范,青龍縣城防洪標準應達到20年一遇。
1.2 水文
1.2.1 流域概況
青龍縣境內有青龍河、沙河、都源河、起河、星干河五大河流,南河為青龍河的一條支流,位于青龍縣的中部偏西,發源于青龍縣大營子鄉孟家窩鋪老石槽和逃軍山鄉頭道杖子。南河由西向東流經逃軍山、青龍鎮、前莊、朱杖子鄉在小蔡莊村注入青龍河,河長36 km,流域面積211 km2,河道自然落差347 m,平均坡降9.63‰。
1.2.2 水文氣象
青龍縣地處中緯歐亞大陸東岸,屬北溫帶大陸季風性氣候,春季天氣多變,時冷時熱,時刮西北、西南大風。干旱少雨,經常發生春旱。夏季炎熱,雨水集中,經常因大雨和暴雨造成山洪暴發,河水上漲,形成洪水和泥石流。秋季晴朗少云,氣候適宜,晝暖夜涼,氣候變化顯著,平均晝夜溫差在10 ℃左右。冬季氣候寒冷干燥,降雪稀少,最大凍土深度1.09 m,一般年份凍土深度0.8~1 m。徑流年內變化比較大,汛期(6~8月)徑流量約占全年徑流量的60%~80%。在年際變化上,最大年徑流量是最小年徑流量的9~10倍。
2 工程建設的必要性
青龍縣城緊鄰南河左岸,為滿足防洪、經濟發展和改善環境的需要。為改善河道周邊水環境,根據縣城建設規劃和南河河勢以及建壩條件,本工程計劃在城區的河道建四道橡膠壩并對河段進行堤防改建和清淤疏浚。修建工程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2.1 防洪形勢的需要
青龍縣城緊鄰南河左岸,由于現狀南河河道淤積嚴重,左岸防洪堤防洪標準偏低,現狀防洪能力與青龍縣的發展不相適應,防洪形勢嚴峻,一遇較大洪水,南河河道左岸防洪堤即被淹沒,給青龍縣城區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因此只有盡快完善青龍縣城區防洪體系,才能有效應對頻發的洪水。
2.2 經濟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青龍縣經濟迅速發展,而縣城現狀防洪標準不足20年一遇,已不能滿足青龍縣的經濟發展需要,提高防洪標準已迫在眉睫。
2.3 改善環境的需要
隨著青龍縣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對周邊環境要求也日益增高,合理完善縣城防洪體系,對整合歷史文化資源、瀕水生態資源、加強城區生態建設和瀕水景觀建設是十分必要的。工程實施后,橡膠壩水面梯級相連,在南河城區段能夠形成長1262.5 m、水面面積8.3萬 m2的連續水面景觀,蓄水總庫容12萬 m2,可使城區面貌得到大大改善。堤防和清淤工程完工后,能夠與一期工程相銜接,進一步提高縣城的防洪標準,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3 項目規劃建設地點
規劃工程起點位置為金源橋上游600 m處至承秦公路拉馬溝橋下800 m處,全長3.67 km。
4 規劃建設規模和建設內容
4.1 規劃建設規模
因南河右岸為規劃的南河公園,考慮為與南河公園整體規劃相銜接,結合南河右岸為南山,根據青龍縣城段河道現狀工程情況,本次工程規劃共分二部分。
(1)堤防加固工程
對南河成逸橋以下左右堤防進行加固,結合河道清淤對迎水坡坡腳進行防護,并對南河左岸結合堤防加固進行沿河景觀設計。
壩頂安裝大理石欄桿,材質選用天然石材,設計為通透的形式,在柱頭做龍的浮雕,突出青龍特色,其他部位設計與之相呼應的浮雕圖案,豐富欄桿效果。
(2)橡膠壩工程
在金源橋處往下間隔400 m,分設4道橡膠壩,使該段河道形成水面景觀效果。
橡膠壩壩高4.3 m,壩袋長50 m,壩袋為枕式雙錨固線袋體,與邊墻為直墻式連接,壩頂高程231.8 m,底板高程227.5 m。根據壩袋塌落尺寸和構造要求,確定底板長17.0 m,底板厚1.1 m,上下游設齒墻。底板前鋼筋混凝土鋪蓋長15.0 m,厚0.4 m,鋪蓋設1∶15倒坡,前緣設齒;鋪蓋前齒下設混凝土防滲墻,防滲墻厚0.6 m,底部嵌入強風化花崗巖0.5 m;鋪蓋前設高強鋼絲石籠水平防護,順水流方向長10.0 m,厚0.6 m。底板后鋼筋混凝土護坦長15.0 m,厚0.4 m,坡比1∶15,護坦后設高強鋼絲石籠水平防護,順水流方向長12.0 m,厚0.6 m。與兩岸連接的翼墻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墻頂高程233.2 m。
4.2 混凝土防滲墻規則
河道左岸混凝土防滲墻范圍是4道橡膠壩。河道左岸混凝土防滲墻兩壩之間700 m緊貼漿砌石護岸擋墻墻趾布置,高程根據擋墻底高程確定,橡膠壩混凝土防滲墻在混凝土防滲板前齒下設置,右岸延續至山體與巖石接密形成完整防滲體系。
5 效益
5.1 生態環境效益
工程規劃新建橡膠壩2道,橡膠壩建成后能夠形成1262.5m長的連續水面,夜晚,在景觀燈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的水面與南山公園相呼應,形成一道山水相連的靚麗風景線。為城區人民營造一個良好的休閑和觀光場所,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5.2 經濟環境效益
通過河道綜合整治等措施的實施,提高南河治理段的防洪標準,促進南河河道兩岸土地開發利用的有序進行,改善南河沿岸生態環境,提高河道兩岸土地價值,為青龍縣經濟建設提供基礎條件,促進經濟快速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