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國
摘 要:技工院校學生的基礎相對薄弱,對應用數學的學習興趣較低,該文結合教學實踐論述了如何從教學內容、方式和評價手段上進行改革,以“新穎”知識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巧妙運用綜合素質評價這一杠桿來促進數學教學。
關鍵詞:教學內容 任務驅動 綜合素質考核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2(c)-0145-01
在技工院校的教學中,應用數學擔負著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又要服務于專業課學習的雙重任務。作為一名一線的數學教師,我深深地感到只有通過數學教學內容、教學思想及教學模式的變革教學才有活力,才能適應技工院校大發展的要求。
1 轉變教學思想,改革教學體系
針對學生的文化基礎和以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的人才培養要求以及專業教學的需要,轉變教學思想,積極改革教學體系,堅持走“實用型”的路子,培養學生思維的開放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自覺性與主動性,不從理論出發,而從專業實際需要出發,在內容深度上,本著“必需、夠用”的基本原則,在內容構架體系上,堅持以實用性和針對性為出發點,以立足于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把教學的側重點定位在對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方面,以問題解決為方向,以培養應用能力服務專業為目標,將數學教育思想的重點放在“讓數學有用”上,所有知識點的傳授都是以實際問題為突破口。力爭每一節數學課都是以實際任務為切入點,完全突破數學原有的嚴密理論體系,把要傳授的知識鑲嵌在任務中,學生通過探究進而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應用。[1]
2 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
在教學方法上,傳統的教學方法根本無法讓技工院校的學生接受教師傳授的數學知識。如果采用直接引導學生進入問題,側重于對問題的分析,建立數學模型,學生真正弄懂任務后,再分組進行自學,教師對自學的結果進行適時的檢測。當然必須提前精心設計好自學提綱,絕不能讓學生盲目地學,因為學生的基礎薄弱,這一點十分重要。另外自學后的檢測絕不是一個程序而已,要讓全體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課前設計好的簡單的達標題目,事先聲明自學不認真的同學要口頭匯報并對題目進行講解,達標到80%以上方可允許學生解決任務,事實證明急于進入任務的解決是徒勞。這也真正適應了讓學生做到五個轉變的指導思想,從一個個專業任務入手,學生通過自學最終完成任務,學到相應的數學知識,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意識到學習的意義和價值,關系到他們未來的工作、生活和前途,同時讓學生明白數學學習,并不是學會做題,而是學會一種數學思維,數學思維一旦形成,用它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大大提高。
數學課程具有典型的抽象性和嚴密性,然而技工院校的教學對象是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一方面抽象化往往成為他們理解的障礙,另一方面過度嚴密并非他們知識結構的必需,所以在介紹各種概念的時候,應以實例引入,使概念盡可能不以嚴格“定義”的形式出現,而是結合自然的敘述,輔以各種背景材料順勢引入,減少數學形式的抽象感。比如在學習導數的概念時,可以讓學生先觀看郭晶晶的跳水視頻再推算跳水運動員的高度變化,用逼近瞬時速度的方式來引入,學生興趣較高,理解也比較到位。在介紹基本定理的時候,不拘泥于“定理—證明”的單一模式,而是盡可能地在通俗易懂的敘述中漸入主題,既交代了來龍去脈,又沖淡了抽象成分,讓學生有一種“水到渠成”之感。比如在學習余弦定理時,我讓學生在箱體上鏜孔A、B、C,先鏜C孔,而后按坐標尺寸(30,57.66)鏜A孔,求B孔的坐標尺寸。學生認為這種專業知識很好處理,我擇準時機推出定理,效果很好。
3 更新內容,用“新穎”知識調動積極性
把相對穩定的、重要簡約的、與時代同步的數學知識充實到自編的應用數學教材中去,使它們得到應有的位置,并讓這些重要的現實問題與數學知識相聯系,達到最終應用數學的目標。比如在橢圓部分教學中,利用神舟五號的運行軌跡引導學生自學,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賦予數學時代感,又加強了愛國主義教育。再如在講解線與面的位置關系時,可以從比薩斜塔的斜而不倒入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將斜塔抽象成直線,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再比如從太陽灶的應用出發講解拋物線。通過播放我國著名跳水運動員郭晶晶的跳水視頻來引出導數的學習。從旅游角度引導學生設計帳篷推出導數的應用等等,這些知識都是教材上沒有的。實踐證明讓知識與時代同步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重要一環,通過對數學新內容的增加,不片面追求純數學知識的完整性,避免繁瑣的理論推導與運算技巧,形成了適合學生特點的“時髦”內容,這樣收到的效果十分有效。
4 樹立科學的數學教育評價觀,改革考核方式
職業教育課程應當突出“能力目標”。[2]原來單一的考試方法很難全面檢驗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實際能力。實施綜合素質考核(百分制考核學分制管理),可以為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如此一來數學課的考試打破了閉卷唯一形式。教師可以抓住機會合理地分配平時所占的分值,聽課、做筆記、作業及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等都占有一定的分數,上課前,可以在學生工作頁中附帶設計好以上幾項內容,快下課時采用甲給乙,乙給丙這種流水打分的方式進行,大家互相監督保證了公平性,并實行一次課一公布分數的方法,實踐證明效果非常好。這種靈活的考查方法大大激發了學生自學、思考、實踐的熱情,真正達到了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的統一,學習知識與能力提高的統一,實現了數學考核的公平性,合理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總之,通過數學課程內容改革來突出應用數學課程的基礎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以綜合素質考核為抓手,改革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利用數學軟件,將信息技術引入到教數學,學數學,用數學之中,可以實現數學課程為專業服務的目標。當然,開發學生的創造能力,提高他們的數學素質仍然任重而道遠。但是我深信只要能巧妙統籌各種因素,一定能形成特色鮮明、行之有效的技工院校數學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 郭淑鋒.數學及應用[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1.
[2] 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