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呂佩春
(淮安市清河區承德公寓A幢南201室,江蘇淮安,223001)

胡劍明寫的《民國明信片見證革命青年愛情》一文,刊登在2014年第2 期《檔案與建設》雜志上,3月30日被《揚子晚報》轉載。文中留下懸念:男主人公陳霞林在1937年國共合作抗日時被釋放,自此不知去向。
3月31日,陳霞林的侄外孫、現居住在淮安市清河區的筆者看到該文后,告訴在上海的舅舅——陳霞林嗣子陳兆俊。經多方聯系,輾轉找到現保管陳霞林寄出的十張明信片的許燕吉兒子魏忠科,從魏忠科處拿到了十張明信片的復印件。謎底終于解開。
陳霞林,江蘇淮陰人,1911年6月生。1928年來到上海,在中共創辦、陳望道任校長的中華藝術大學上學。1930年1月在校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時與司曉南相識相知,建立了“革命同志”式的姐弟戀愛關系。1930年6月,任中共淮陰北區區委書記的陳霞林,與同志共同組織領導了大興莊農民暴動。暴動失敗后,到徐州做過礦工、店員,任共青團徐州中心縣委書記,后任中共淮鹽特委委員、宣傳部長。1933年3月任中共淮鹽特委書記。11月他去上海向中共江蘇省委匯報工作時被捕,被蘇州高等法院判處12年有期徒刑,關押在南京中央軍人監獄。
在獄中陳霞林一面與敵人斗爭,幾度被加戴上手銬腳鐐,一面又刻苦學習日文。同時他向司曉南尋求支持,希望她提供日文書籍與字典。他在一封明信片中寫道:“你不要來看我,因為這是沒有必要的,而且我覺得拿好幾塊錢買五分鐘的見面不值得,所以我希望你能夠買些書(書在現在成為我的生存要素之一了)。”在另一封明信片中,陳霞林激情地寫道:“我已恢復了健康,又能有系統的來親近我的書本了,我再自由的歸到你的身邊時候,姐姐,我將以我的‘博學’向你炫耀哩!”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開始后,國共第二次合作,8月陳霞林結束了四年的監獄生活,按照組織安排北行。他連家都沒回,只請人帶回口信:已平安出獄,現經徐州去陜北。9月抵達延安后,被安排到山西臨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新軍)晉南隊工作,同時在臨汾民族解放大學任教。后在山西抗日犧牲同盟總會工作,在薄一波領導下從事抗日統一戰線工作。
1939年11月,國民黨決定實行軍事限共。12月閻錫山發動“晉南事變”,集中大量兵力,進攻決死隊。經過激戰,決死隊轉入晉西北和太岳抗日根據地。陳霞林在太岳根據地從事農民運動,任三分區農會主席。解放戰爭時期任《岳北人民》報社社長、中共太岳地委辦公室主任。1949年3月調南下工作團,隨部隊南下。
1949年5月末,南下工作團進駐上海大同中學,因工作繁忙陳霞林竟無時間寫信回家。他遇到淮陰籍劇作家陳白塵,托陳白塵帶口信回家報平安。到1949年6月21日,相隔12年之久,方給家中寄出第一封信。信中寫道:“過去所以未給家中去信,因為我在敵后,又因在解放區,除郵遞不便更因家中為敵占區,恐因來往信件,使家中受累到。中國革命已經成功,以后當能在解放了的我們的世界里自由的寫信,不會再長期間不給你們去信。”
1950年2月,陳霞林在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負責人任上,因積勞成疾,突發心臟病去世,至此他僅給家中寫過5封信。1949年6月22日他離滬去福建時,給家中寄回一件皮大衣,信中說:“我由北方帶有自己穿的皮大衣一件,以后恐沒有什么用處,我寄到家中。你們用不著,可以變賣給母親用。因解放軍不可能有很多錢,也無法解決家中困難,這一點心意望能體諒。”這是陳霞林在20年革命生涯中唯一的給家中的物質支援。他在信中反復強調,只要母親生活能維持,不讓老人家餓死的前提下,就不要給人民政府添負擔。1950年1月12日,他在給家中最后一封信里寫道:“快過陰歷年了,寄回相片一張,當作紀念吧!”誰知一語成讖,這張相片成了給家中留下的唯一影像了。今日重讀這5 封來信,這位共產黨員忘我忘家、兩袖清風、廉潔奉公的崇高形象歷歷在目。
陳霞林在任《岳北人民》報社社長期間,認識了山西籍女通訊員李蔚良,于1947年初結婚,此時陳霞林已是36 歲的大齡青年了。在南下行軍途中,李蔚良因病在蘇州切除輸卵管,故兩人沒有子女。
應該說,司曉南是一個目光似炬的奇女子。陳霞林這個弟弟,是個對敵斗爭英勇且酷愛學習的人,也是一個懷瑾握瑜的好弟弟。陳霞林進入太岳根據地,而司曉南輾轉于抗日大后方,每到一地必登報尋人,但無發生信息交集的可能。退休后,她又遍訪各革命老區,均未獲結果。她不知姐弟倆早在1950年2月就已成隔世了。
據魏忠科介紹,司曉南在南京工作近50年竟未回過近在咫尺的泗陽老家否則,她可能早就從清江市委黨史辦、淮陰地委黨史辦了解到陳霞林的相關信息了,她在有生之年一定會去福州北門外屏山陳霞林墓前獻上一柱心香,悼念英年早逝的弟弟了。可以想像,司曉南對弟弟刻骨銘心的思念,不知伴隨她度過多少個日日夜夜。念此不禁令人唏噓嘆息再三。正如許燕吉女士的一句詩——“義重情深未團圓”。
真是:過半世紀尋未果,太岳敵后音難通。近在咫尺留遺憾,天國姐弟情誼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