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林

針對當前黨員干部作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在全黨開展一次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十分必要,這是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一項重大舉措。這次教育實踐活動既要著力解決“四風”問題,真正讓每個黨員干部“洗洗澡、治治病”;又要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讓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
教育實踐活動是祛除“四風”之害的重要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說:“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道無形的墻把黨和人民群眾隔開。”“四風”問題是當前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是隔開黨和人民群眾的“厚墻”。形式主義是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視內容的形而上學的觀點、方法和作風,不僅虛擲民力財力做無用功,更助長了隱瞞、欺騙的歪風惡習。官僚主義是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老爺思想和領導作風,不僅是高高在上、麻木冷漠,更人為制造矛盾,又貽誤化解矛盾時機,影響和諧穩定。享樂主義是一種追求快感、及時行樂的庸俗哲學和行為取向,無謂浪費人力、財力、物力。奢靡之風是享樂主義的深度表現,不僅讓一些黨員干部墮落變質、走上違法亂紀的犯罪道路,還會使黨喪失民心、失去支持。“四風”問題侵蝕著黨的根基,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有助于凝群眾之心、聚群眾之力,打一場反對“四風”的“人民戰爭”,聚焦“四風”抓整改,扶正祛邪順民心,夯實黨的群眾基礎。
教育實踐活動是解決群眾反映突出問題的有力抓手。
當前,重慶仍處在欠發達階段,仍屬于欠發達地區,還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全面深化改革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艱巨,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不少。黨和人民在利益上的根本一致性,決定了我們黨要破解發展難題,實現改革攻堅,順利爬坡過坎,必須更加緊密地依靠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推動改革發展的強大合力。群眾路線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一種深入群眾、理解群眾、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實現群眾利益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形態;黨群關系從一定意義上說,既是外在的互動關系,又是內在的共鳴關系。因此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助于我們黨再度凝心聚力、凝神聚氣,消弭一切雜音噪音干擾,在將全面改革深入推進的過程中,解決群眾反應強烈的突出問題。
教育實踐活動是重塑黨員干部隊伍形象的重要平臺。
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然而,近年來,由于作風問題等因素的影響,黨員干部隊伍形象有所下降、人心有所渙散,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工作開展,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促使廣大黨員干部在重慶的改革發展中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一切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出發,做人民的勤務員;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將“科學發展、富民興渝”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只有廣大黨員干部牢記宗旨意識,堅持理想信念不動搖,革命意志不渙散,奮斗精神不懈怠,黨員干部隊伍的形象才能整肅一新,重慶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才有人力保證。
(作者系重慶市地稅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