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

2013年5月4日,九龍坡區檢察院。
“我在任期間,多次收受他人賄賂大約有300萬元。”重慶市林業局計財處原副處長凌某(另案處理)供述。
“他人”之中,就有豐都縣林業局原局長劉武洪。
辦案人員順藤摸瓜,調查發現劉武洪不僅行賄上級,還收取服務對象賄賂達41萬元。
“林業局局長”,本該是護林使者,守一方水土,卻成了“蛀蟲”。
心理失衡
1981年,劉武洪高考落榜,十年寒窗付之東流的苦悶,使得劉武洪天天窩在家里。
然而,1983年,劉武洪迎來了人生的轉折。
這年,豐都縣委組織部在高中畢業生中招聘一批團干部,劉武洪報了名,幸運地成了某鄉政府一名團干。
“這是個‘泥飯碗,說不定哪天就打碎了。”此時的劉武洪仍然感覺不踏實。
為轉成國家干部,他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很快得到領導的賞識。
“之后,組織部門開始對我進行培養,把我送到縣委黨校去學習。”劉武洪供述說。
畢業后,劉武洪得到重用——1987年,他被提拔為鄉黨委副書記,后又被提拔為鄉黨委書記。
劉武洪并沒有放棄學習,通過努力,他取得了黨校法律本科文憑,并參加了黨校研究生課程班學習。
多年來,由于工作業績突出,劉武洪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
從此,劉武洪的仕途一路飄紅——2001年,他擔任縣農業局局長職務;2009年,劉武洪調任縣林業局局長,成了豐都林業系統的“一把手”,各種榮譽隨之而來。
2013年4月15日,劉武洪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綠化獎章”。
此時,劉武洪辦公室的書柜上已放滿了各種獎牌。
然而,獎牌背后,劉武洪早已蛻變。
2001年春節前的一個下午,剛升任縣農業局局長不久的劉武洪正在辦公室修改文件。
突然,手機響起,他有點不耐煩地說:“喂,我現在有事,一會再打來吧!”
這時,電話里多了點埋怨:“我的聲音你都沒聽出來啊!我是……”
原來是同學蔡某打來的,說晚上要聚一聚,他拒絕道:“感謝老同學的盛情!我今天有事。”可沒想蔡某居然跑到辦公室來請他:“沒有什么事要你幫忙,怕什么嘛!”
盛情難卻,劉武洪參加了這個規格相當高的同學聚會,再續了同學情。但同學會后,時不時有同學邀請他做客,一些不上綱上線的小事情也開始麻煩起他來,他也很爽快地“辦一辦”,并開始收別人的一些小禮品。
慢慢地,劉武洪對這種燈紅酒綠的生活也習慣了,“看到有些人官比我小,膽子卻比我大,不安逐漸變成坦然”。
2009年,調任縣林業局局長后,劉武洪膽子更大了。
大膽受賄
2009年3月,縣林業局下屬的永望林業投資有限公司與李某的苗木公司簽訂合同,項目額為5600萬元。
“合同約定由李某提供苗木,栽植完成驗收合格后付款70%,第一生長季節成活率在95%以上,再付余款30%。”縣林業局負責人說。
然而,全部栽植完成后,永望林業只付了部分苗木款,而且第一生長季節過后,資金仍沒有到位。
這讓多次催要無果的李某十分頭疼。
2009年11月,林業局更換主要領導,新任局長就是劉武洪。
聽到此消息,李某決定投石問路,打探一下欠款事情。
2009年11月下旬,李某到劉武洪辦公室拜訪。
幾句寒暄后,李某轉入正題:“劉局,您看苗木欠款的問題什么時候能解決?”
劉武洪說:“我剛來,聽說投資公司沒有錢,怎么支付呢?”
“哎,又沒戲!”聽到劉武洪的回答,李某垂頭喪氣地離開了。
轉眼就是春節了,李某決定,“正門走不通,就走后門”。
2010年1月的一天晚上,李某給劉武洪打電話:“劉局長,過年了,想和你聊一聊。”
沒想到劉武洪不但沒有拒絕,反而告訴了自己在一家酒吧唱歌。
這次李某有備而來,他到了酒吧,在劉武洪耳邊說了幾句悄悄話后,拿著劉武洪的車鑰匙離開了。
幾分鐘后,劉武洪接到李某電話:“過年了,給你拜個年,東西在你的駕駛室里。”
此時的劉武洪,既緊張又興奮,他馬上到停靠車輛處接了鑰匙,回到家里,打開包裹一看,一扎扎嶄新的人民幣呈現在眼前。
李某見到了吃腥的“貓”,想到上千萬元余款不久就要兌現,也暗暗高興起來。
果然,幾天后,縣林業局財務處給付了李某幾十萬元,可后來再無動靜。
李某決定繼續“操作”,就這樣,工程欠款成了劉武洪大膽受賄的籌碼。
幾次交易后,劉武洪已沒有籌碼繼續做受賄的“生意”了——單位賬上已無錢還款。
公款行賄
這時,劉武洪想起前任領導的“秘密交代”。
原來,2009年初,豐都縣林業局曾經向市林業局遞交報告,申請3億元財政貼息貸款和撥款。
“希望關照一下豐都,事成后我們知道感謝的!”縣林業局時任領導給市林業局計財處原副處長凌某打電話。
“好的,沒問題!”凌某果斷答應,隨后的確進行了“關照”——豐都共獲得700萬元貼息貸款,同時得到128萬元撥款。
就在凌某等著“感謝”期間,豐都縣林業局領導卻因為工作調動,去了其他單位。
想到空歡喜一場,凌某心里有些失落。
“我會找機會給接任的局長交代原來的‘承諾,你放心!”此時,凌某接到了這個前任局長的電話。
“凌處長對豐都縣林業局非常照顧,要投桃報李呀。”前任領導向劉武洪交代說,“聽說凌處長準備換一輛車子,我在位時準備‘幫助的,現在離開了,你看著辦。”
劉武洪并未當場答復,心想以后再說。
沒想到這個“以后”并未過多久,沒有籌碼的劉武洪打起了這個“財神爺”凌某的主意。
2010年2月,劉武洪幾次拜訪凌某。
幾次打探,他得知“財神爺”換車需要20萬元左右。
“這20萬元從哪里出呢?”劉武洪開始動腦筋,他找單位的會計出謀劃策。
“可以通過下屬的一家林場把錢拿出來。”會計說。
為盡快辦好此事,劉武洪決定親自出馬。他給下屬一家林場場長做了一番交待。
最終,場長以林場的名義向縣林業局借了20萬元,交給會計,會計又把錢轉給劉武洪。
2010年3月的一天,劉武洪一個人開車再次找到凌某。
兩人見面后,劉武洪從車里提出一只口袋,一邊說著感謝的客氣話,一邊把口袋遞給“財神爺”。
“沒想到還真兌現了‘承諾!”凌某得到好處,陸陸續續又給豐都撥了800多萬元項目款。
資金到賬后,劉武洪喜出望外:“這下又有籌碼繼續做‘生意了!”
隨之,劉武洪幾次約見李某,繼續進行著“受賄—還款”的交易,最終累計受賄31萬元。
然而,伴隨著九龍坡區檢察院對凌某案件的查處,劉武洪被牽了出來。
2013年5月,劉武洪被立案偵查,案件隨之水落石出——此時他已受賄41萬元。
同年11月15日,豐都縣法院經過公開審判,以受賄罪判處劉武洪有期徒刑11年,對其犯罪所得贓款41萬元予以追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