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霖
受自然環境、歷史沿革和經濟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欠發達地區對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如何突破人才瓶頸?應充分汲取劉備的選人用人智慧,獨辟蹊徑,揚長避短,花最小代價選好、用好良才。
選人的智慧——在精不在多
劉備集團起初兵微將寡,實力弱小,既沒有袁紹集團門生故吏遍天下的優勢,也無法像曹操集團那樣面向全天下發布招賢令,但他通過三顧茅廬和桃園結義等一系列非常規動作,成功將“臥龍”諸葛亮以及關羽、張飛等一批文臣猛將納入麾下,為后來魏蜀吳三分天下奠定人力資源基礎。
忠縣等欠發達地區和劉備最初的情況類似,對人才的吸引力不強,與發達地區同臺競爭往往處于下風。因此,必須樹立人才在精不在多的思想,獨辟蹊徑,開拓創新,集中力量打一場招賢納士的攻堅戰。要具有伯樂的慧眼,堅持事業選人和崗位需求選人工作思路,遵循“重能力、重業績、重口碑、重平時、重基層、重考核”的“六重”原則挑選人才。要認真分析意向性人才的具體情況,針對性地制訂具體方案,綜合運用領導登門求賢、重金禮聘、情感公關等手段,將拔尖型人才順利收入囊中。要特別重視利用本土籍優秀人才資源,通過同鄉會、聯誼會等形式,用真情喚起他們建功立業、回報家鄉父老的共鳴。
用人的智慧——委以重任
劉備深諳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之道,在請得諸葛亮出山后,就把軍中大事一概交給他打理,很少干預。同時要求三軍將士甚至視同手足的關羽、張飛服從諸葛亮的調遣,掃清了諸葛亮在行使權力中的各種羈絆,讓他有機會淋漓盡致揮灑才能。同時,通過封侯,使“五虎上將”分管五大區域,各自有了事業上的定位。
忠縣等欠發達地區由于社會思想觀念較為保守,可供優秀人才施展拳腳的平臺不多,一些“庸才”甚至對人才抱有敵視的觀點,改變原有狀況難度較大,優秀人才要做出點成績不容易。因此,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勇于破除各種陳規陋習,將優秀人才大膽放到最適合崗位上,給他們一個能夠盡情施展拳腳的舞臺。領導干部要帶頭尊重人才,做優秀人才的堅強后盾。各級干部要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自覺支持人才開展工作,努力消除不利于人才發展的“雜音”和障礙。要注意包容和愛護人才,支持他們大膽創新改革。
留人的智慧——情感與薪酬并重
縱觀劉備的發跡史,后人都會如數家珍地講出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諸葛亮“六出祁山死而后已”這些部下忠君守節、死心塌地甘當馬前卒和急先鋒的事例。劉備的魅力主要還在于他善于運用情感和犒賞獲取人心。
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仕”,用人者必先贏其心,人才方會盡其智。欠發達地區的黨政領導必須要讓人才感受到求賢若渴的真心誠意,營造全社會關心和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各級領導要通過與人才結對子、認“親戚”等方式,經常與他們交心談心,幫助解決各種困難,讓其感受到家的溫暖,在潛移默化中增強歸屬感和主人翁意識,用真情留住他們。要努力提高優秀人才待遇,在解決住房、家屬調動等方面大開綠燈。定期召開獎勵大會,不斷豐富獎勵項目,由政府對做出成績的人才授予獎章獎杯等榮譽。要集政府、社會和企業之力設立人才基金,按照成果帶動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大小,定期重獎取得重大成果的人才,以激發他們建功立業的內生動力。
(作者單位:忠縣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