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

“背街小巷‘臟亂差堵現象嚴重,能不能整治一下?”
“小區底樓餐館油煙直排,樓上住戶被嗆得太難受了?!?/p>
“‘棄管小區電力設備老化嚴重,隔三差五出問題?!?/p>
…………
2014年3月5日,江津區幾江街道得勝社區進行著一次充滿“火藥味”的院壩會。
會場中央,坐的是江津區委書記陶長海。
這是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江津區利用院壩會面對面聽取群眾意見的一個縮影。
在召開院壩會“面對面”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江津區還通過書記談心“點對點”聽取意見、委托督導組“背靠背”收集意見等創新方式廣納民意。
4月9日,區委常委會召開。
“目前,我區全面完成了學習教育,共收集意見建議7000多條……”江津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區委活動辦主任敖天才匯報全區教育實踐活動情況。
“問題是活動的靶子。”聽完匯報后,陶長海開門見山,“今天開會的目的就是‘專題會診,開出處方。”
“意見建議多,我們要分門別類,一項一項梳理?!?/p>
“可根據輕重緩急,列出重點解決的50或100條建議意見,實行掛單整改?!?/p>
“要按照市里‘十個專項整治要求,對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具體問題進行梳理,結合實際拓展內容,然后根據分工,由區領導掛帥,明確責任單位、牽頭部門,協同整改……”
“處方”在討論中形成共識。
于是,江津區開出一份份“治病”的良方:
4月20日,區活動辦梳理的50條重點建議“出爐”,由區領導根據分工,進行重點督辦。
4月25日,區活動辦從群眾7000多條意見建議中,梳理出100條建議意見,下發文件,由區委各督導組督辦。
5月10日,江津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十個專項整治”動員部署會召開,對拖欠農民工工資、教育系統亂收費等十個問題開展專項整治。
…………
此時,得勝社區居民李和林還不知道他的“無心之言”將帶來一場變革。
3月5日,李和林提出背街小巷“臟亂差堵”現象,希望政府整治。
意見提過了,李和林權當是過了嘴癮,壓根沒指望這個問題能夠解決。
但他的無心之言,卻引起陶長海高度重視,“要從點上小問題入手,解決面上大問題”。
到小區實地查看后,陶長海召集相關部門研究決定,由區市政園林局掛單整改,區財政拿出800萬元,用于城區77條背街小巷整治,拿出600萬元對無物管樓院73個項目進行集中整治。
半個多月后,全區背街小巷煥然一新。
其實,這僅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江津區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區領導牽頭督辦,部門掛單整改的一個縮影。
截至5月底,江津區“十個專項整治”推進順利,區領導重點督辦的50條建議意見已完成了39件,100條一般的群眾建議意見已完成了5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