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凱凱
摘 要 隨著我國網絡技術的應用與發展,計算機通信系統被廣泛地應用到生活當中。信息化社會的發展,使得大量的信息資源實現網絡共享,成為人們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也面臨嚴峻的考驗,本文將對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進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議,促使通訊過程中的安全性。
關鍵詞 計算機通信 網絡安全 防護策略 合理建議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由于信息時代的來臨,網絡在社會生活當中的比重不斷地增加,這使得網絡過程中的安全性也逐漸被關注,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但隨著社會信息化的不斷進步,計算機通信網絡也受到重大的威脅。
1計算機通信網絡存在的安全問題
1.1防范體系不完整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安全問題也隨之產生,在計算機的使用過程當中,網絡安全問題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做到防護措施的規范性非常重要,網絡的安全問題,主要體現在病毒入侵、惡意攻擊和黑客操控。在網絡日益普遍化的今天,很多公司與企業,甚至到國家安全體系都與網絡通訊技術的安全性有著重要的關系,不能做好計算機通信安全防范措施對國家安全和企業都會帶來一定的損失,因此加強計算機通信網絡的安全防范至關重要。
1.2管理體制不健全
我國的經濟在不斷地發展,計算機的應用是推動經濟進步的一項重要時代產物。現如今我國的計算機通信系統管理體制不夠健全,缺乏相應管理體制的建立。企業和單位不重視網絡安全性,只注重經濟效益的發展,忽略了推動發展的根本方式就是網絡安全。維護系統的相關人員缺乏專業性的知識儲備,技術水平達不到相應標準也是因素之一。企業在建立相關內部系統的同時沒有考慮到相關技術人員的配比問題,使得計算機維護過程當中達不到安全防范的效果。
1.3技術人員不專業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整個信息市場復雜化。計算機網絡技術也成為了一門重要的學科,社會上大量培訓學校的涌現,使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技術人員的素質低下,在維護企業系統安全時必然會產生安全漏洞,使整個系統混亂不堪。正式的技術人員又因為忽視企業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對工作過程敷衍了事。這些都是威脅計算機通信系統安全的因素。
2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的合理化建議
2.1建立完整防范體系
計算機網絡安全體系的建立是安全防范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企業的網絡體系過于龐大,使用單一的方法維護計算機網絡安全有著一定的難度。科技時代的來臨,想要使企業的系統安全得到保障,就必須運用現代手段,加強現代先進設備的使用率,用以保障網絡系統安全,減少企業后期維護所帶來的經濟損失。相關技術人員應該重視網絡安全,建立完善的體系,對進入公司內部系統的計算機進行嚴格的篩選,并在用戶端設立相應的管理密碼,做到多重防護。只有這樣,企業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才能得到保障,促進企業的進步和發展,同時,也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2.2完善網絡管理體制
在現代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通訊網絡管理中的安全問題逐漸被忽略,這也使得網絡體制出現漏洞,威脅企業生產效益。企業的相關人員應該重視企業計算機網絡安全,提高安全管理意識,加強企業的安全網絡系統的建設。如今的網絡被企業大量應用,相關的企業數據,企業的機密都被保存在計算機當中。所以網絡安全管理者更應該重視企業網絡安全,為企業的正常發展做到內部保障。網絡管理人員應該多學習借鑒先進的管理經驗,了解現時代的安全管理方法,有效地管理網絡技術人員對系統安全的正確認知。加強體制建設,建立完善的網絡管理平臺,吸引大量優秀人才,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2.3提高相關網絡安全技術
提高相關網絡安全技術是保障整個網絡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的安全系統當中,加強防護措施,運用現代化手段進行多重防護。對企業內部人員進入內網是設立獨立口令,從企業內部保證安全性。外部入侵就要依靠防火墻的應用和訪問控制技術的完善,以專業的計算機網絡安全知識保證企業的安全性。在安全人員選拔時也應該注意技術人員的自身技術水平和專業素養,建立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對企業安全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結論
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應用,對社會的不斷進步有著推動作用。只有做到建立計算機安全防護措施,完善計算機通信安全管理體制,提高相關網絡安全技術手段。才能從根本上抑制威脅網絡安全的因素滋生,推動社會信息技術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建.對通信網絡安全與防護的思考[J].信息技術應用,2011.10(15):255-266.
[2] 楊朝軍.關于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與防護策略的幾點思考[J].應用科學,2012.10(11):123-129.
[3] 蔣健.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與防護策略[J].科技咨詢,2012.12(25):355-359.
[4] 莊寧,孫麗影.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與防護策略[J].科技創業家,2011.10(05): 321-322.
[5] 孫一峰.淺談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與防護策略[J].系統安全,2011.10(10): 1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