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聲
近年來,國內奇葩建筑層出不窮,從北京央視“大褲衩”到廣州電視塔“小蠻腰”,從上海環球中心“開瓶器”到蘇州東方之門“秋褲”,以及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丑建筑河北天子酒店“福祿壽三星”、貴州湄潭縣茶文化陳列館“天下第一壺”、沈陽方圓大廈“銅錢”、宜賓五糧液和宜昌稻花香的兩棟“酒瓶大樓”……都囧得令人汗顏,且不說建筑界、美學界的看法,就是普通百姓,也被它們雷得無地自容,就像那句流行語——丑不是你的錯,但出來嚇人就是你的不對了。
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在沙灘上,新發現的囧建筑更見奇特,我們來總結一下2013年修建或躥紅的囧建筑。
超級“紫砂壺”:我為無錫代言
建筑:無錫萬達文旅售樓處
囧程度:★★ 接受度:★★★★
江蘇無錫,一座在建的建筑正當紅。圓滾滾的外形,通體暗紫色,兩只像鼎一樣的底座,內凹的弧度曲線,中間被掏空,建筑中上部還有一只“撅起的嘴巴”。遠看,活生生一把巨型紫砂壺,依稀還是大師作品……
這座建筑在網絡瞬間走紅,網友紛紛點贊:“很合適,無錫宜興紫砂壺嘛”、“無錫味十足”、“能當無錫的標識,外地人開車經過一下子就能認出無錫了”……這把超大“紫砂壺”,出乎意料扭轉了網友對囧建筑的“挑剔”。
不過,建筑學者過偉敏教授認為它不能代表無錫,“火候”不夠。他說這把超大“紫砂壺”雖然融入了無錫的紫砂文化元素,用了非常具象的表達手法,展示性很強,但嚴格來說這不叫建筑設計。“建筑設計的內涵不是把簡單的生活物品放大,而是更講究抽象地表達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意境。”
好在紫砂壺外形本身就很好看,如果換成無錫的惠山泥人超大版,那網友還會不會買賬?
同款:“冰壺”——哈爾濱萬達城展示中心,難怪這么像,原來是同一個公司啊。
“馬桶圈”:人家是白金七星級的
建筑:湖州喜來登酒店
囧程度:★★★ 接受度:★★★
湖州喜來登酒店是中國首家水上白金七星級酒店,位于太湖畔,因為外形似太湖水中升起的一輪彎月,美其名曰“月亮”酒店。如此高大上的國際化酒店,不知道被誰說了一句好像一個翻起來的“馬桶圈”,瞬間充滿屌絲氣息,網友重新定義酒店為:“白金七星級馬桶圈”。
這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很開心,又發現了一棟囧建筑,尤其晚上亮燈后,各種色彩、各種圖案,更像馬桶圈了;酒店很郁悶,好好的酒店,被你們說成入廁的馬桶;本地人則更郁悶,好不容易出來一個“太湖明珠”,居然被說成像馬桶圈。
事實上,它側看似蛋形,正看似圓形拱門,如果沒有“馬桶圈”的暗示,確實蠻漂亮的。只能說,想象有時候也很毀三觀。
同款:鳳凰衛視新址,很像馬桶座,讓人產生一種“姻緣天注定”的感覺。
“玉米樓”:晚上我就煮熟了
建筑:鄭州千璽廣場
囧程度:★★★ 接受度:★★★
這棟樓位于鄭州CBD中央公園內,是鄭州第一高樓。一眼望去,沒有任何奇葩之處,挺正常了,可一旦到了晚上,就不同了。
燈光一開,金黃色層層透出,一位吃貨調侃:“真像煮熟的玉米啊。”可不是,線條圓渾飽滿,黃澄澄一根好玉米。這一說法迅速得到眾多吃貨響應,大家紛紛夜晚前去留影,親切稱其為“玉米樓”或者“大玉米棒子”,原來的大名反而退了一箭之地,被淹沒在茫茫樓海中。
想要看玉米樓“現原形”的同學們,記得晚上前去。
同款:寧波財富中心主體建筑:咦,莫非你是我走散的雙胞胎妹子?
“方便面”:上火車前的提醒
建筑:重慶火車北站廣場對面某樓
囧程度:★★★★ 接受度:★★★
這棟建筑在重慶火車北站廣場正對面,是日本國寶級大師星野嘉郎設計,參照了綠竹的外形,原本的寓意是節節攀升、節節高。
當它被上傳至網絡后,意思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餓了就看看,幻想它是方便面。”可不是么!這棟樓外形圓圓滾滾的,遠遠看上去像極了三桶康師傅方便面重疊在一起,桶沿都看得清清楚楚。網友們充分發揮想象:“太有創意了,天雷滾滾。”“該建筑應該掛一個‘由康師傅贊助設計。”“可以找到康師傅,探尋新的合作方式啊。”“難道是在提醒乘客,火車上食物太貴,記得買方便面……”
其實,這棟樓設計真是挺好的,既彰顯了現代建筑的古文化內涵,又有吉祥如意的兆頭。千不該、萬不該,就是不該建在火車站附近。人人都知道,中國人坐火車只吃泡面,怎么看都是在提醒你:記得買泡面。
不好說:純潔在于人心
建筑:北京人民日報社新址
囧程度:★★★★ 接受度:★★
人民日報社新址剛剛封頂,就遭遇轟炸式調侃,由于聯想不雅,就不好明說,只能調侃此樓“從此央視大樓不再寂寞”、“這是紅果果的耍流氓”、“這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大樓是一個球體變形后削去三個面,變成三面凹進的體形,混凝土框架與大型橫梁結構的超高層。未完工的時候,從某個側面上看,的確有點像男性生殖器官。眼下大樓的土豪金外衣,被一層白色琉璃棍包圍起來,已經變成“內衣”,備受吐槽的外觀也已經蕩然無存。
某些評論家說“魔由心生”,心中有所想,腦中方有所思。意思是大樓很簡潔,是看客的人心不純潔。其實,像就像嘛,調侃就調侃唄,人體器官也沒什么純潔不純潔的,倒是這個評論家的馬屁精神,可嘆可敬也。
“大腸塔”:這只是我的一個別稱
建筑:北京興創大廈
囧程度:★★★★★ 接受度:★
與別的建筑落成后被嘲諷不同,“大腸塔”從初建就被調侃,什么一摞盤子啊、呼啦圈啊,好不容易建成,又得了一堆外號:排煙管、蠶蛹、京南第一扭……
這棟“大腸塔”出自名家之手,雖然有點模仿芝加哥玉米停車大樓的模樣,而設計負責人還強調:“這是中國建筑師首次通過國際公開競賽贏得的設計權,標志著新一代的中國建筑師已經開始了創意中國的時代。”可國人并不買賬,“已經脫離秋褲,開始進攻內臟了啊”、“好想把它擺正了”、“每次坐地鐵看到它,都覺得像DNA雙螺旋結構”……
本來這棟樓的設計是120米,但附近有南苑機場,航空限高,被生生砍成80米,就成了現在的模樣。網友“花陰涼兒”調侃“如果再高一點就更像一整段大腸了。”
“傳送門”:生命從這里穿越
建筑:遼寧撫順“生命之環”
囧程度:★★★★★ 接受度:★★
“生命之環”一經發現,就在微博上引起網友PS熱潮。這座帶有科幻色彩的巨型建筑,被賦予各種聯想:宇宙傳送門、異次元傳送門、外星人進入地球入口、魔鏡……PS大神們充分發揮想象,將“生命之環”惡搞得一塌糊涂。
“生命之環”坐落于沈撫新城,是耗資2億元打造的巨型環形城市建筑。其直徑157米,有50層樓高,全部采用鋼結構網架,覆蓋金屬屏幕,上面還安裝了1.2萬只LED燈。夜晚,萬燈齊明,整座建筑流光溢彩,非常漂亮。
雖然業內人士稱,“生命之環”無論高度還是形式,都稱得上獨一無二,但沒人買賬,都說一個巨資打造的建筑,一點實用功能都沒有,未免太“敗家”,根本就是“短命建筑”。不過,它的現身,倒是讓網友對央視“大褲衩”和蘇州“秋褲”的容忍度放寬不少,“好歹人家還有點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