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璐燕
東芝攻略
——專訪東芝開利空調銷售(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燚華
文/張璐燕
最近,楊燚華異常地繁忙。無論是8月8日東芝長沙芙蓉中路一段的TCS店開業,還是21日東芝全國第21家辦事處在江蘇南通成立,亦或是22日東芝在上海舉辦的合作伙伴交流會……我們總能看到楊燚華忙碌的身影。
不斷地奔波于各地市場,不斷地開拓市場,楊燚華帶領著整個東芝空調團隊,正在努力踐行著年初經銷商大會上的“豪言壯語”,即到2016年完成20億元國產機銷售額和10億元的進口機銷售額。據《中央空調市場》2013年年報數據顯示,2013年東芝中央空調在中國市場銷量與2012年相比增長30%以上。2014年上半年,東芝空調的銷售額更是比2013年同期增長了40%以上,遠遠高于行業平均增速。那么,是什么樣的方針策略使得東芝空調在經濟環境并不理想的2014年有如此大幅度的增長?東芝產品會有哪些變化?接下來東芝空調在中國市場有何舉措?

niche market,即小眾市場,也叫利基市場。“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認為,利基是更窄地確定某些群體,這是一個小市場并且它的需要沒有被服務好,或者說“有獲取利益的基礎”。通過對市場的細分,企業集中力量于某個特定的目標市場,或嚴格針對一個細分市場,或重點經營一個產品和服務,創造出產品和服務優勢。
當然,小眾市場的中央空調項目,并不是任何一家企業、一個產品都能做到的。必須有強大的產品競爭力、良好的品牌影響力、精準的產品定位和市場推廣策略,以及成功的定價。其中,最關鍵的還是定位,以及對市場趨勢的精準把握。
中國中央空調市場在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不斷地經歷著大浪淘沙,從最初的十幾億元的規模到2013年600多億元的市場容量,發展速度在全球范圍而言可謂非常迅猛,也成為所有中央空調企業紛紛“搶食”的焦點。如今在中國的各個領域,市場都在被不斷地細分,空調行業亦是如此。東芝空調自2003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一直以全進口機為銷售賣點,以“高端、大氣”的品牌定位被許多高端消費者所推崇。
10多年來,無論是綠城中國、九龍倉、復地集團、仁恒集團等高端住宅項目,還是上海虹橋機場、北京故宮博物院、西安電影制片廠等公共建設項目,東芝空調所配套的高端項目都成為地區的高端精品工程。
楊燚華說,每到一個區域,他都習慣性地搜索一下該區域的高端樓盤,是否用的東芝的空調產品。而東芝空調也不負眾望,僅2014年上半年,與上海旭輝浦江國際廣場、上海兩灣一宅、綠城西溪城園五期、仁恒南京江灣城四期、湖北黃石佳木公園、杭州豐盛九璽、融創玉蘭華園等高端項目的合作,就再次堅定了東芝空調的品牌定位。
而在東芝空調的未來規劃中,針對最高端的消費者,東芝空調將用全進口機打造東芝的niche market。在這個市場中,東芝不準備與任何的對手進行競爭,因為東芝多年來已經有了自己獨特的市場,以價格最高、服務最好、安裝隊伍最好等獨特的優勢就可以完勝市場。
如果說把中央空調產品的客戶群進行等級劃分,那么一般可以分為下面幾類:第一類是只注重品牌和品質、不關注價格的純高端消費者,占到了10%左右,這就是楊燚華以上談到的niche market;第二類則是對價格十分敏感的,只要產品還湊活價格低的消費者占30%,這類市場東芝空調不會花費精力去關注;第三類是對價格有一定的敏感度,同時又喜歡名牌和高質量產品的準高端客戶,在市場上約占60%,這一類客戶則是東芝空調重點關注的群體。
對于此,東芝空調在產品線上做了一系列的調整。2014年初,東芝空調在杭州下沙的新工廠建成投產,并誕生了首臺東芝國產商用機。東芝向業界發出了強有力的信號:東芝要主攻60%的客戶群準高端客戶了!
那么,東芝國產化的空調產品是否意味著東芝產品質量的下降呢?為此,楊燚華解釋道:“東芝杭州工廠無論在技術設備、制造工藝還是品質保障體系等方面,均嚴格遵循日本東芝標準,與進口東芝產品一脈相承。但是東芝產品的國產化不等于放棄進口機,而是要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國產和進口齊頭并進的局面。而國產機的價格在中國60%的那部分客戶群體中會更加有競爭優勢。此外,未來,東芝在市場銷量上的很大提升將會在國產機的銷售中得到體現。”
作為西班牙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三的服裝零售商,ZARA被時裝業的同行們視為“怪物”。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0月31日,ZARA在全球86個國家擁有1 808家專賣店。盡管ZARA品牌的專賣店只占Inditex公司所有分店數的1/3,但是其銷售額卻占總銷售額的66%左右。
楊燚華在談到品牌推廣時說,他非常推崇ZARA的銷售理念。
那么是什么使得ZARA的銷售如此成功?是廣告的效應?ZARA很少進行大規模的廣告傳播,每年廣告投入只占了其銷售額的0.3%;是價格促銷?ZARA很少打折;是服務取勝?進入ZARA店,銷售人員也不會刻意笑臉相迎;是店鋪位置選得好?位置固然重要,但也有位置好的店鋪最終關門大吉的。
而楊燚華認為,ZARA的成功主要是靠其開店及口碑做營銷。
目前中國家裝市場處于迅速發展期,位于產業鏈下游的中央空調市場,尤其是家用中央空調市場這一塊的競爭日趨激烈。而東芝空調也在時刻抓住機遇,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截至2014年6月,東芝已經在全國各地擁有一級TCS店110多家,二級門店260多家。2014年的目標是新增100多家。我們也看到了,2014年上半年,在上海南匯、廣東汕頭、山西大同、湖南長沙等地,一個個東芝TCS店的開設,正在朝著新的發展目標奮進。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東芝把這一重點的目標放在了三四級市場上。楊燚華對此曾做過這樣的闡述:“東芝今后要開的100多家TCS店絕大多數會選擇三四級城市。這是東芝渠道上的一個重要發展方針。但是東芝開店并非盲目,而是要針對性發展。按照東芝對各個區域的要求是要把每個大區的市場進行劃分,并且明細到每個可以準入的三四級城市。”
付出總有回報。楊燚華說,2014年上半年,東芝家用中央空調的銷售額超過了3億元,同比增長60%以上。而一般到TCS店來咨詢購買東芝中央空調的客戶,成功簽約率就達80%以上。
然而,筆者認為一個企業的產品再好,生產管理能力再強,品牌知名度再高,對企業來講都不是真正的核心。真正的核心是渠道。如何通過渠道把產品銷售出去。這一點在東芝空調的戰略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直以來,東芝空調都非常重視經銷商渠道的開發,而且一直堅持的“少而精”的渠道發展戰略受到業內的贊許。為此,楊燚華談到,在零售方面,東芝一直堅持一個地區1~2家專賣店的模式。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市場被劃分得越來越細,東芝隨之也做了相應的調整,將經銷商的區域劃分得更加精細化。將一大塊蛋糕切成若干小份,分別交由經銷商代理,這樣就避免了同一區域的惡性競爭。同時,東芝也將加強渠道管理,在合同內嚴格規定區域,禁止區域外銷售。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東芝的經銷商之間的相處是非常和睦的。比如,在2014年5月,上海浦東新區南匯區的東芝惠瀛TCS專賣店開業當天,上海地區數十家東芝的核心經銷商到現場捧場祝賀,在酒席間,大家互相傳授銷售經驗,交流買賣心得。
正是有了這樣心與心的交流,使得東芝在各地擁有了一批忠實的簇擁者,如江蘇寧懋、上海澤天、武漢質宏、杭州芝浦、蘇州新城、浙江吉泰、廣州華夏、安徽弘金祥、南通亦潤等。也吸引了一批新的合作伙伴加入到東芝的經銷團隊中,如浙江炯達、上海惠瀛、深圳中洋等新生力量。
楊燚華說,目前東芝空調的囤貨商從年初的80家增加到160家。接下來,東芝空調還將通過增設TCS專門店、召開產品推廣會、組織經銷商成功經驗交流會等方式帶動更多的經銷商成長壯大。筆者想,東芝的攻略已經逐漸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